作者:温骏轩

不好意思,隔了这么久才开始新的更新。新的篇章开始之前,总是要进行一下大脑切换,以适应接下来的内容。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压轴篇,对美国的解读将成为接下来的主线。然而,将这部分内容理解为解读美国,又是不够全面的。我们需要从更高的纬度,来看待接下来所以展现的一切。

在政治领域,主角似乎总是那些具备「帝国」属性的国家。虽然按照「帝国」二字的愿意来划定范围的话,应该只有君主制国家才有机会被称之为「帝国」,但在全球仅剩余二十多个君主制国家,且君主权力大为受限的今天,「帝国」概念的使用范围,早已不再局限于君主制国家。

国家是否强大,并非认定一个国家是否具备「帝国」属性的唯一标准。能够被视为「帝国」,甚至被冠以「帝国主义」之称,更要看是不是有强烈的扩张欲望。当然,在现实政治中,一个强大国家是很难摆脱「国强必霸」倾向的。最起码你不能阻止你的竞争对手,基于你的强大而产生危机意识。因此不管自身认不认可,「美帝国主义」乃至「中华帝国」这样的标签,始终会不时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如果要评选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帝国,一战结束时的「大英帝国」,以及冷战结束后的「美利坚合众国」,应该是最有力的竞争者。前者凭借对德国的胜利,将殖民地扩大到了史无前例的3370万平方公里 (1920年);后者则击败了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大陆帝国——苏联,成为当下这个星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一定要说区别的话,那就在核武器讽刺性的成为人类和平捍卫者的情况下,大国之间爆发全面战争的风险已经趋进于零,领土争夺亦不再是国家博弈的重点。如果仍要用「帝国」这个带著腐朽气息的名词,来形容参与竞争的大国们,那么帝国们的战场更多体现在经济及价值观层面的竞争上。

虽然老话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历史经验不能简单套用在当下。不过「太阳底下无新事」,在人性和这个世界的物理状态,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了解历史的意义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大航海时代及其之后的历史,能够完整的告诉我们,今天的世界是怎么形成的。

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英国和美国的历史变迁尤为显得重要。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代表,更在于地缘关系复杂的英美两国,还在对今天以及今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发挥著至关重要的影响。

再来说说「大航海时代」的定义吧。狭义理解「大航海时代」或者「地理大发现」的概念,通常指向的是15世纪中到17世纪末。在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前,世界的范围其实只局限于由欧亚大陆及北非所组成的「世界岛」内。及至17世纪末,地球表面90%的陆地及海洋,都已经为人类的足迹所涉及。当然,这依然是一个政治不正确,或者说从旧大陆人类文明角度出发的说法。最起码美洲、澳洲、黑非洲等地的原住民后裔,有理由认定他们的祖先早在数千年前,就代表人类做过这些工作了。

狭义理解「大航海时代」的话,英国并没有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因为回顾历史,英国真正击败对手,称霸海上是在18世纪。然而从「地理大发现」的角度来说,旧大陆人类对一片陆地的「发现」,并不能局限于某一个航海家,机缘巧合的经过这片陆地的某个点,并将之标注于地图之上。

以澳大利亚为例,17世纪初的西班牙、荷兰航海家,就已经看到甚至登陆过这片大陆。只不过,一直等到1770年,著名的英国库克船长,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后,这片土地才因为英国的殖民,慢慢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另一个案例是旧大陆势力对刚果雨林的探索。尽管葡萄牙人早在15世纪,就已经触及这片雨林的边缘,但一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有探险家能够深入这片全球第二大雨林,并得以窥见它的全貌。其后关于刚果的争夺,直接触发了1884年-1885年的「柏林会议」。正是这次会议,掀起了西方诸国对非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瓜分狂潮。

可以这样说,柏林会议之前的「世界」,还处在不断被「发现」的阶段。此后则进入了政治版图重组阶段,并对今日世界的政治版图造成了深远影响。如果你认为「大航海时代」的核心价值是「地理大发现」的话。19世纪末或者说柏林会议本身,更应该被认为是这个时代的终结。

上述断代的意义,在于能够让我们从更广阔的历史空间,窥探当下世界的形成过程。 一片土地的「地理」属性往往是十分稳定的,但「地缘」属性却因为「人」的因素介入,相对没那么稳定。种族、宗教、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重塑,才会造就一片土地新的「地缘属性」。大英帝国的扩张以及美国的形成,为我们探索这两个词的区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可以让我们看到,最初来自英国的一群移民,是如何将一片未开发的土地,塑造成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国家,甚至认定自身能够成为「历史终结者」的。

需要说明的是,接下来这段时间所展开的内容,虽然是以发生在北美,或者说美国土地上的事件为主线,但同时还会将对大洋洲的解读纳入。回顾大英帝国的「殖民史」你会发现,单纯从「殖民」一词的本意来说,因英国移民而形成的国家,只有身处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纽西兰。尽管大英帝国的遗产中,包括「英联邦」这个由50余个独立国家组成的邦联体,以及让英语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语言,但真正能够与英国结成核心联盟的,只上述四个与之有共同文明基础的国家。五国之间的这种紧密联系性,在当下很多方面都能够体现出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二战后由上述五国情报部门共同搭建的情报共享平台——「五眼联盟」了。

随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力量在21世纪的崛起,人类内部的竞争将不可避免的更多体现为文明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中国人,除了更准确的认知和挖掘自身文明的长处,更需要认清世界其它文明的特点。将全球竞争简化为中、美之间的竞争,或者笼统认定为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并不足以构建清晰的认知模式。从历史和文明定义角度来说,由英国而起、美国进行升级,英、美、加、澳、新五国为核心政治成员的地缘共同体,完全可以被视为一个独立文明体的存在。我们可以将之称为「英美文明」或者「盎格鲁-撒克逊文明」。

有鉴于此,与其说接下来的内容是在解读美国,倒不如说是在从地缘角度,全方位的认知「英美文明」的形成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