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有反常必为妖,而成妖者必有背后的土壤。

  有一个“邻居不是人”的段子流传。大意是上海崇明原农场地区,可能是上海市商品房价格最低的地区之一,一套数十平方米的两居室,均价在 20 万元以内。最近几年吸引了不少市区市民前来购房,不过,还有一些 " 神秘 " 的买房者,他们只在每年清明节前后出现。他们将房子作为存放亲人骨灰的场所,并定期前来祭扫。

  这一举难免让人感觉恐怖,自己的邻居不是人而是骨灰。但这不是段子,而是实实在在的真事。

  而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墓地价格太贵,在上海崇明一套房子20万,但在上海买处墓地十几万,且很难买到,翻看上海墓地价格,墓穴按面积计算的单价已经超过 10 万元 / 平方米。10 万元 / 平方米是个什么概念?最贵的达到30万元。

  来自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市内环新建住宅均价为 107730 元 / 平方米,全市成交均价 28981 元 / 平方米。

  相比房屋70年的产权,墓地已经比房地产贵十倍以上。

  这一情况导致的是墓地公司获得暴利。

  有媒体报道称,作为国内最大的殡葬服务商之一,福成股份去年的殡葬业毛利率已达88%,远高于该公司餐饮业62%的毛利率。它旗下的河北省三河市灵山宝塔陵园,2018年卖出了2748个墓位,营收2.6亿元,算下来每个面积不足1㎡的墓穴售价9.5万元。

  如此天价的墓地推高了其利润,2018年,寿福园的收入更是水涨船高,16.51亿元,增长11.79%,净利润6.16亿元,增长11.90%。其2018年公告显示,墓穴的平均销售单价较2017年上升了7.5%。而2017年其销售单价为10.24万元,这意味着2018年已经突破11万元。

  位于河北廊坊的殡葬服务商万桐园,2017年在港股上市,其毛利率高达82%。

  现在墓地价格每年涨幅超过20%,毛利超过80%。香港殡葬业上市公司福寿园的财务数据显示,墓地服务中土地成本占比只有14.8%,而墓石成本超过30%。听上去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石头比地皮贵。同动辄就八九万一平米的墓地相比,福寿园拿地成本简直就低的令人咋舌,上海福寿园购买土地成本每平米190元,河南福寿园每平米成本只有44元。可变成墓地后,就每平米数万,福寿园经营的是高端墓,墓地均价超过20万元。

  殡葬行业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暴利?

  有媒体分析称,殡葬行业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质,而市场监管普遍存在缺位。随着殡葬改革的持续深入,禁止土葬、提倡火葬已成一种硬性规定,然而,面对殡葬行业畸高的收费项目,普通消费者的消费难“普通”得起来。究其原因,殡葬机构多隶属于民政部门,作为事业单位,其服务本应具有公共服务性质,但垄断的市场地位又赋予其一定的市场属性,如果缺少行之有效的价格监管,难免会造成服务收费一路飙升。

  2004年只开放了殡葬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强制火化的火化服务,仍然由属于政府机构的“殡仪馆”提供,民营企业很难进入。因此“殡”这个链条跟其他一半开放一半垄断的公共服务一样。而在葬这一端,企业的“经营权”要有牌照,产品“墓地”要有审批,因为土地供应限制,能拿到“地”的极少。

  入土为安,在绝大多数地方依然是难以改变的传统,再叠加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造成墓地供不应求。为满足民众殡葬需求,本应建设更多公益性墓地,以缓解供需矛盾。但现实中殡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公益性墓地成了稀缺品。

  有的大城市,为节约土地更是叫停了公益性墓地,比如南京就将近20年没有审批过公墓。没了廉价的公益墓地,民众只能购买市场上的高价墓地,墓地价格被越炒越高。

  生死是谁都绕不开的话题,墓地是一个人最后的归宿,不应该让后代在经济上承受沉重的负担,而有关部门在批地和制定政策时,应该予以倾斜,很多地方批了很多地建高尔夫球场,建开发区,为何偏偏墓地成为最后一个垄断的堡垒?

  很显然,政府在这方面的应该提供公益性质服务,底线是不应该成为暴利行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