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蔣夢惟 圖片 / 網路 來源:北京商報

隨著寒假的臨近,不少旅行社、遊學機構又把目光投向了研學旅行市場。近日,根據中國社科院多部門聯合發布的《旅遊綠皮書2018-2019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展望》(以下簡稱「報告」)指出,目前我國旅遊延伸性消費嚴重不足,研學旅行、特色小鎮等模式在發展過程中都顯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對於近兩年在旅遊市場大熱的研學旅行,報告指出,這部分主要潛在消費者超過2億人,潛在整體市場規模超千億元。然而,中國社科院還同時指出,目前我國研學旅行界定模糊、行業標準不健全,從而導致行業存在准入門檻低、退出機制不完善等問題。

1

旅企暗戰研學市場

「研學旅行是指學生集體參加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校外參觀體驗實踐活動。」原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司長王定華早先曾如此定義研學旅行這一新的旅遊產業類別。而2016年,原國家旅遊局又進一步提出:研學旅行是以中小學生為主體對象,以集體旅行生活為載體,以提升學生素質為教學目的,依託旅遊吸引物等社會資源,進行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教育旅遊活動。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有在校小學生10093.7萬人,小學專任教師594.49萬人;在校初中生4442.06萬人,專任教師354.87萬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970.99萬人。「研學旅行的主要潛在消費群體覆蓋了K12教育市場。」報告指出。

按照目前國內旅遊企業提供的研學旅行類產品,報告認為,目前國內的研學旅行主要可以分為知識科普型、自然觀賞型、體驗考察型、勵志拓展型和文化康樂型五大類。記者梳理髮現,現階段有不少旅遊企業已經發布了研學旅行重點線路。舉例來說,去年11月正式實施《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的廣東省,就已有多家旅行社企業率先開發了相關產品搶佔市場,已開發的產品有涵蓋知識科普、自然探索、體驗考察、勵志擴展和文化康樂五個方面的研學產品體系,之後也還將陸續推出南粵古驛道研學、廣東本土非遺文化傳承研學、海上絲綢之路主題研學、粵港澳大灣區交流研學等線路;某些企業也研發出60條研學旅行產品,涵蓋歷史遺迹、傳統技藝、名校巡禮、自然探索、科技創新等主題。

2

准入門檻低

研學旅行概念大熱,但任何一個新業態在發展初期難免要經歷一段摸索經驗甚至野蠻生長的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研學旅遊成為行業發力熱點,但由於整個業態仍在發展初期,掛羊頭賣狗肉的產品並不在少數。」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吳麗雲指出。

報告也指出,研學旅行市場缺乏規範。目前市場上多數機構提供的研學旅行產品只能納入「旅遊+教育」這一種旅遊新產品中,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研學旅行產品。這一類產品以名校參觀、歷史遺產遊覽以及夏(冬)令營為主,產品中的目的地選擇、游線設計、內容編排等與研學旅行服務規範有相當大的差距。而且,報告還直言,到目前為止,研學旅行行業內部還沒有形成一套健全的行業標準。加之界定模糊,導致研學旅行的進入門檻低,准入門檻、退出機制以及評價準則亟待完善,「研學旅行是一項需要多部門協同的項目,涉及教育、公安、交通運輸、財政、旅遊等多個部門,需要一套完善的部門聯動準則來協調各單位分工」。

與此同時,還有專家提出,研學旅行本身是基於「旅遊+教育」的新型教育產品,脫離了傳統旅遊產品的範疇也超出了一般的教育服務體系,因此無論是旅遊企業還是教育機構都難以獨立承擔研學旅行產品的定製和運營工作,而在此之前,兩者鮮有合作,跨界融合機制尚未健全。目前,功能完善、要素齊全的研學旅行產品還未出現。

3

專業度亟待提升

「今後,企業在研發研學旅行產品時,應該組建由更多領域專業人士參與的研發團隊,提高產品研發專業性。」吳麗雲表示。

而報告進一步提出,為滿足研學旅行對專業性的要求:

首先要形成跨界融合機制,促進旅遊產業和教育產業融合發展;

其次要加強人員培訓,研學導師以及其他工作人員也要經過背景審查和專業知識考核才能上崗;最後要利用工程化手段不斷完善研學旅行產品,在實際運營的反饋中不斷提升產品專業性。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發展研學旅行是旅遊業進行供給側改革的契機,作為中小學生的剛需,研學旅行龐大的市場勢必吸引力大量資本以及傳統旅遊產業集團和教育產業集團的介入,「研學旅行本身要求旅遊和教育高度融合併突出教育功能,兩個產業在資本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有了融合發展的機會,這也為旅遊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形成模板」。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還提出,研學旅行中的課程也要與學校的專業課程區分。研學旅行的核心指向是培養學生在實際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的提升需要系統化的培養,而非碎片化的知識傳遞。根據研學旅行服務標準對教材與課程的規範,研學旅行需要向課程化發展。應該在課程化研學旅行的理念下,利用課程策略來管理旅行,將課程要素融入實踐過程中,規範研學旅行的課程開發、實施和評價,做到整個活動有明確的課程目標與要求,課程有目標的授課內容和實施方案,活動結束後有學習評價和課程反饋。這樣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研學旅行的系統性、科學性以及規範性,使得研學旅行產品框架整體上可重複使用。

文章整理至公眾號研學頭條,研學頭條帶你發現研學旅行的樂趣,關注研學頭條的那些人和事兒,每天為你獻上研學旅行的最新消息、政策、行業大事件。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