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讯 第三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暨首届国际稻米博览会将于4月11-13日在三亚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日本、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澳大利亚、朝鲜等国家官员、顶尖水稻专家、行业人士及国际水稻所等国际组织代表汇聚三亚,并于12日齐聚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看稻”, 参观包括一带一路国家种植的五百多品种水稻。

  据悉,第三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以“稻路引领,传承创新”为主题,集稻种稻米论坛、科研、种植、加工、商贸、工艺、文化为一体,展示水稻上下游产业链的最新科技成果,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中国水稻科学发展成果世界共享

  “三亚看稻”是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的重要部分,每年有来自全球的500多个水稻新品种(组合)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进行集中种植展示,多个农业新技术作为配套展示。今年首次增设“一带一路”国家品种田间展示,展示来自东南亚的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南亚的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的主要推广品种或中国“走出去”的品种31个,其中还包括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一带一路”国家“走出去”的两个品种。

  第三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暨首届国际稻米博览会由三亚市人民政府、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科学技术厅、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海南省南繁管理局、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国家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三亚水稻国家公园承办。从2017年开始,论坛每年4月在三亚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连续三届担任论坛主席。

  三亚水稻国家公园践行乡村振兴、农旅融合战略,依托农业生态、稻作文化与南繁科学,实施农业 科学 文化 旅游的融合发展,建设中国“南繁硅谷”的展示窗口,连续三年与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合作种植高达500多种的水稻品种,尝试着将农业文化、农业科技、农业产品、农业科普教育、农业娱乐等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型的可长期发展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态,为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本次水稻国家公园作为活动承办单位之一,以低调有内涵的方式呈现出高规格的国际水稻论坛和国际优质稻米博览会活动现场,结合水稻论坛《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展示》主题融入观稻、品稻、评稻、论稻、稻文化体验等五大版块,深化、升华水稻国家公园“南繁硅谷展示窗口”品牌。

  为迎接本次国际水稻论坛嘉宾来访,水稻国家公园从景观到服务配套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筹备工作:为了便于嘉宾及游客更好地了解及观赏水稻品种,景区为每一个展示的水稻品种都制作并放置了相关的标识标牌,在稻田里树立起了一道崭新的风景线;景区的演艺部组织人员专门为论坛精心编排了丰富的文艺演出,将于4月12日晚在首届花田音乐会舞台为嘉宾献上一场视觉与听觉的艺术盛宴;景区也在近期开展了全员军训及服务培训工作,以全面提升员工的精神面貌及服务素养;为本次活动从各部门精心挑选出一批优秀的现场服务人员,以期给到访嘉宾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展现“最美三亚旅游人”形象。(王身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