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直接参与或听说过豆瓣刷分的事情,但个人认为肯定有。首先刷量本来就是一种营销行为,就像微博刷量、视频刷量一样,虽然不能说它正当,但却是一个经常会用到的营销手段。市面上也很容易找到这类刷量公司。豆瓣我不知道,微博还是了解一些的,粉丝量、阅读量,评论都可以刷。就是粉丝便宜一些,评论贵一些,如果甲方能提供评论还可以打折。之前一些片子闹出过这类争论,没有证据就不点名了。

另外就是一些粉丝群体比较大的明星的电影、电视剧上映,也容易引起粉丝的刷量,这种不一定是花钱刷量,粉丝自己也会有组织有纪律的去做这件事,跟冲唱片排行榜是没区别的。(这里我更不敢点名了( ?????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豆瓣账号有在异地登录过的记录,如果有,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查查账号是不是又给没看过的电影打分啦。

话说回来,豆瓣的创始人阿北去年还发了一篇文讲豆瓣刷量的问题、应对和态度,足见刷量确有其事。豆瓣也采取了一些放刷措施去防止这种情况,不过当然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刷量就有放刷,堵了一个缺口还有下一个。这就是商业的博弈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搜阿北的公开信。

豆瓣评分是我比较喜欢参考的一个数据,也希望这个平台能够持续提供有推荐价值、有态度的数据。


肯定有!

一:豆瓣评分是谁定的?

很多评奖的场合有「专家评审团」和「大众评审团」。豆瓣没有专家评审,但有一个一亿多人的大众评审团。

豆瓣的注册用户看完一部电影,心情好的话会来打个一到五星的分(有时候心情不好也会来)。比方说一部电影有42万用户打分。我们的程序把这42万个一到五星换算成零到十分,加起来除以42万,就得到了豆瓣评分。这个评分会自动出现在豆瓣各处,中间没有审核,平时也没有编辑盯著看。每过若干分钟,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见包括进来。

那42万用户里可能包括资深电影评论家,可能包括你、你的亲戚、你的小学同学、早晨卖你油条的那个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个人。但每个人都是一票。这个是「大众评审团」应该的含义:不是说团里的人全都大众,而是说和大众一样一人一票。

豆瓣的工作人员偶然收到「我明明给这个片子打了五星,为什么评分一点没变」的投诉的时候,除了心里嘀咕一下「哎,你拿这些红人/独生子女/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数学不好的人怎么办」以外,会(或者应该)这样耐心解释:评分实际是变了,只是在小数点后四位,被四舍五入掉了,但如果有几千个人和你一样都打五星的时候,分数就会变。

「一人一票」唯一的例外,是豆瓣的程序判断是「非正常打分」的帐号。这些打分会被排除在外。具体下面会说到。

豆瓣电影评分的主旨和原则,是「尽力还原普通观影大众对一部电影的平均看法」。这个主旨过去十年没变过,将来也不想变。

它并不是专家、影视从业人员或者资深人士对电影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会被豆瓣算在「普通观影大众」之内。所以有次听到「豆瓣电影评分不专业」的说法的时候,我的反应这是在说「大众不专业」,应该怪语文才是。个人认为汇总专家意见会是另一个很有价值的服务,但这个确实不是豆瓣评分的宗旨。

二:豆瓣评分反映文艺青年的喜好吗?

早已经不是了。

早些年可能是的,因为来打分的人里文艺的比例要比街上的比例高些。但是现在每个月有一亿上下的人会用到豆瓣的评分,我不觉得咱们文艺青年的势力变这么大了。基本能确定现在豆瓣评分反映了大众观点。只是这个「大众」更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里,和豆瓣用户扎堆的地方一致。

换种说法,在所有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大众」和所有看电视的「大众」之间,当前(2015年)在豆瓣打分的人更接近去电影院的那个。

有些独立电影只有文艺青年会找来看,所以得到的是文艺青年给的平均分。你又不文艺,就因为分数高也找来看,然后… 这不能怪豆瓣,更不能怪她们。但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的,评分只是判断用到的一部分,经常更重要的是「听说」和「选择」。这个下面也会说到。

三:为什么我喜欢的/我讨厌的/我拍的/我导的/我投资的电影/电视剧会在豆瓣上的评分低得/高得不正常?

所有电影都有众口难调的问题。最好的不是所有人喜欢的,所有人喜欢的不是最好的。

人对一件事情有感情投入,或者有明确爱憎的时候,会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应该会有同感。这个当爹妈的都知道。「别人」汇总起来就变成「多数人应该「或者是「正常人应该」。看到有同感的时候我们感觉好,没看到的时候我们不是一下子能接受。你我都这样,没什么奇怪的。

在评分这件事上,看到评分和自己想法一致,觉得豆瓣靠谱,看到不一致,觉得豆瓣不靠谱。这种反应也正常。但「豆瓣」后面只是很多个「别人」而已,不多不少。你和别人平均看法不一致,可以冷静下来再下结论。未必别人不正常,也未必背后有阴谋。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大众经常是错的,至少你是有主见的。

我也是一个创造东西的人,做过一些个靠谱不靠谱的互联网产品。我非常明白自己的作品出来的时候,希望和相信别人会喜欢的心情。事实是,自己和别人的喜好都很难把握,碰壁难免,但下次我们还会「爱上自己的作品」。这是创造的代价,我们自找的,也是我们著迷于此的一个原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