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直接參與或聽說過豆瓣刷分的事情,但個人認為肯定有。首先刷量本來就是一種營銷行為,就像微博刷量、視頻刷量一樣,雖然不能說它正當,但卻是一個經常會用到的營銷手段。市面上也很容易找到這類刷量公司。豆瓣我不知道,微博還是瞭解一些的,粉絲量、閱讀量,評論都可以刷。就是粉絲便宜一些,評論貴一些,如果甲方能提供評論還可以打折。之前一些片子鬧出過這類爭論,沒有證據就不點名了。

另外就是一些粉絲羣體比較大的明星的電影、電視劇上映,也容易引起粉絲的刷量,這種不一定是花錢刷量,粉絲自己也會有組織有紀律的去做這件事,跟沖唱片排行榜是沒區別的。(這裡我更不敢點名了( ?????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豆瓣賬號有在異地登錄過的記錄,如果有,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查查賬號是不是又給沒看過的電影打分啦。

話說回來,豆瓣的創始人阿北去年還發了一篇文講豆瓣刷量的問題、應對和態度,足見刷量確有其事。豆瓣也採取了一些放刷措施去防止這種情況,不過當然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刷量就有放刷,堵了一個缺口還有下一個。這就是商業的博弈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搜阿北的公開信。

豆瓣評分是我比較喜歡參考的一個數據,也希望這個平臺能夠持續提供有推薦價值、有態度的數據。


肯定有!

一:豆瓣評分是誰定的?

很多評獎的場合有「專家評審團」和「大眾評審團」。豆瓣沒有專家評審,但有一個一億多人的大眾評審團。

豆瓣的註冊用戶看完一部電影,心情好的話會來打個一到五星的分(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來)。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我們的程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零到十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著看。每過若干分鐘,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那42萬用戶裏可能包括資深電影評論家,可能包括你、你的親戚、你的小學同學、早晨賣你油條的那個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個人。但每個人都是一票。這個是「大眾評審團」應該的含義:不是說團裏的人全都大眾,而是說和大眾一樣一人一票。

豆瓣的工作人員偶然收到「我明明給這個片子打了五星,為什麼評分一點沒變」的投訴的時候,除了心裡嘀咕一下「哎,你拿這些紅人/獨生子女/八零後/九零後/零零後/數學不好的人怎麼辦」以外,會(或者應該)這樣耐心解釋:評分實際是變了,只是在小數點後四位,被四捨五入掉了,但如果有幾千個人和你一樣都打五星的時候,分數就會變。

「一人一票」唯一的例外,是豆瓣的程序判斷是「非正常打分」的帳號。這些打分會被排除在外。具體下面會說到。

豆瓣電影評分的主旨和原則,是「儘力還原普通觀影大眾對一部電影的平均看法」。這個主旨過去十年沒變過,將來也不想變。

它並不是專家、影視從業人員或者資深人士對電影的看法,雖然這些看法會被豆瓣算在「普通觀影大眾」之內。所以有次聽到「豆瓣電影評分不專業」的說法的時候,我的反應這是在說「大眾不專業」,應該怪語文才是。個人認為匯總專家意見會是另一個很有價值的服務,但這個確實不是豆瓣評分的宗旨。

二:豆瓣評分反映文藝青年的喜好嗎?

早已經不是了。

早些年可能是的,因為來打分的人裏文藝的比例要比街上的比例高些。但是現在每個月有一億上下的人會用到豆瓣的評分,我不覺得咱們文藝青年的勢力變這麼大了。基本能確定現在豆瓣評分反映了大眾觀點。只是這個「大眾」更集中在一二線城市裡,和豆瓣用戶扎堆的地方一致。

換種說法,在所有去電影院看電影的「大眾」和所有看電視的「大眾」之間,當前(2015年)在豆瓣打分的人更接近去電影院的那個。

有些獨立電影只有文藝青年會找來看,所以得到的是文藝青年給的平均分。你又不文藝,就因為分數高也找來看,然後… 這不能怪豆瓣,更不能怪她們。但很多東西都是這樣的,評分只是判斷用到的一部分,經常更重要的是「聽說」和「選擇」。這個下面也會說到。

三:為什麼我喜歡的/我討厭的/我拍的/我導的/我投資的電影/電視劇會在豆瓣上的評分低得/高得不正常?

所有電影都有眾口難調的問題。最好的不是所有人喜歡的,所有人喜歡的不是最好的。

人對一件事情有感情投入,或者有明確愛憎的時候,會投射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應該會有同感。這個當爹媽的都知道。「別人」匯總起來就變成「多數人應該「或者是「正常人應該」。看到有同感的時候我們感覺好,沒看到的時候我們不是一下子能接受。你我都這樣,沒什麼奇怪的。

在評分這件事上,看到評分和自己想法一致,覺得豆瓣靠譜,看到不一致,覺得豆瓣不靠譜。這種反應也正常。但「豆瓣」後面只是很多個「別人」而已,不多不少。你和別人平均看法不一致,可以冷靜下來再下結論。未必別人不正常,也未必背後有陰謀。這也不一定是壞事,大眾經常是錯的,至少你是有主見的。

我也是一個創造東西的人,做過一些個靠譜不靠譜的互聯網產品。我非常明白自己的作品出來的時候,希望和相信別人會喜歡的心情。事實是,自己和別人的喜好都很難把握,碰壁難免,但下次我們還會「愛上自己的作品」。這是創造的代價,我們自找的,也是我們著迷於此的一個原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