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晚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进行底播虾夷扇贝的年末存量盘点,目前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可能对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作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或核销处理,因此,对2017年净利润9000万元~1.1亿元的盈利预测进行修正,预计2017年亏损金额在5.3亿元到7.2亿元。简而言之,就是扇贝跑了,公司从盈利变为巨亏。

公告一出,舆论沸腾,资深股民的第一反应基本都是:獐子岛家的扇贝怎么又「跑路」了。为什么要说「又」?因为,这已经是《扇贝去哪儿》第二季了,第一季发生在三年前。2014年10月31日,獐子岛也是这样突然发布公告,称因遭遇北黄海异常的冷水团,公司百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进而计提近8亿亏损,全部计入2014年三季度,全年预计大幅亏损。当时,所有的农业分析师都惊呆了,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也许他们更没想到的是,三年后这样的操作还会再来一回。

獐子岛说扇贝又跑了,网友就纷纷化身段子手。有的人讽刺道,「你家养的是扇贝精吧?一到年底做账的时候就跑了?」「改养海龟吧,游得慢,还能抓得回来。」有的人则直接表示了质疑,「理由都不换?」「骗我可以,注意次数。」然而,在这些看似欢乐的段子背后,是股民们的无限心酸和实实在在的损失。毕竟,獐子岛家的扇贝说走就走,一走公司就损失好几亿,而就在上一个季报里,獐子岛还预计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亿-1.1亿元,从赚1亿到亏最多7个多亿,股民得承担多少损失?

总结一下,第一季剧情是,冷水团来了,价值8亿元的扇贝跑了找不到;第二季剧情是,扇贝又跑了,至于理由嘛,就是不告诉你。是不是听起来很儿戏?把这么儿戏的理由拿来做巨亏公告,不仅是把股民利益当儿戏,更是把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规则当儿戏。2014年第一次说扇贝跑了的时候,就有投资者提出「活要见扇贝,死要见贝壳」,结果,三年过去了,还是「活不见扇贝,死不见贝壳」,不了了之。这次,只说扇贝存货异常,对于为什么会异常官方没有任何说明,甚至獐子岛就在2017年10月25日还披露《关于2017年秋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结果的公告》,称对「公司底播虾夷扇贝尚不存在减值的风险」,这究竟是风险预估能力太差还是刻意隐瞒,需要进一步调查,必须给一个说法。

更需要给个说法的是,《扇贝去哪儿》第二季和第一季中,獐子岛高管都做了同一件事——— 在公布前提早减持。2014年,獐子岛的大股东们由于在公开披露属于《证券法》规定的内幕消息前,于敏感期内减持股票,避损高达1131.6万元,被大连检察院起诉。而这一次,獐子岛高管参与的持股基金,在公布扇贝跑路之前,从去年11月中旬开始,陆续按比例减持,最终减持了将近200万股,减持比例是0.28%。如果联系知情人士透露的「扇贝不是跑了,而是在去年11月初被发现大量死亡」的消息,这个举动就显得非常可疑。若信息披露延迟足足两个月,而高管却在发现状况之后、公布消息之前提早减持,这就不只是操守问题,而是涉嫌违法了。这样的话,就不只是平白无故为股民带来损失,而是用股民的损失换取自己的安全了。

据悉,对于獐子岛扇贝谜团,监管部门的相应措施已经在路上了。股民有权利也必须知道真相,相关方必须给出一个清楚的交待。《扇贝去哪儿》上演第二季,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侮辱,在一个法治化的成熟资本市场里,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真实性都必须有保障。


昨天(1月30日)股市雷人信息太多了!其中最雷的无外乎獐子岛了,据说獐子岛的扇贝们又跑了?是的!又跑了?大家还记得三年之前扇贝第一次跑的事情吗?如今时隔三年扇贝跑了再次重演,獐子岛的扇贝不仅长了腿能跑,而且还知道挑时间跑,偏偏挑在这年底的时候,也真是稀奇哈!今日獐子岛已停牌,停牌前股价为7.73元每股。

獐子岛在2017年10月27日发布的三季报中还预计公司全年将盈利9000万—1.1亿,昨晚(1月30日)发布的年度业绩预告突然就变成了亏损5.3亿~7.2亿,主要原因是海底的虾兵蟹将都跑了,就算是没跑的也瘦的不像人形,卖不出价钱。公司4.2万名股东可能要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有网友称:别慌,旅行扇贝会寄明信片回来的。

其实,獐子岛上市的12年里,早已经上演过「扇贝逃跑」的戏码。2014年和2015年因扇贝跑路而分别亏损11.89亿元和2.43亿元。2014年那场「8亿元扇贝游走事件」曝光后,公司股价复牌后遭遇两个跌停板。

目前市场上对「扇贝逃跑」的原因众说纷纭,据公司深读援引消息人士说是扇贝没有「跑」,而是死了,不过,关于扇贝死亡的原因,官方目前没有在任何途径发布说明。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还有待于上市公司进一步披露。这估计也是众多股东和投资者关心的问题,面对著各方质疑,公司也应该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这毕竟也是关系到不少股东和投资者利益。


笔者曾经从事过很长时间的养殖工作,对于养殖的风险深有体会,尤其是水产养殖风险更大,但是扇贝养殖笔者并不知情,也丝毫不懂。

1月30日晚间,獐子岛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公司预计2017年亏损5.3亿元-7.2亿元。之前的2017年3季报中,公司还预计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亿元-1.1亿元,同比增长13.07%-38.20%。 獐子岛表示,公司正在按制度进行底播虾夷扇贝的年末存量盘点,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同步实施监盘。目前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

獐子岛扇贝跑了已经发生过,14年獐子岛公告称,因为北黄海遭遇异常的冷水团,公司105.64万亩海洋牧场遭遇灭顶之灾,受此影响,公司前三季业绩「大变脸」,由盈利变为亏损约8.12。

水产养殖难在哪儿,难在看不见摸不著,笔者因为不熟悉扇贝养殖,就淡水鱼养殖来说,同一个人同一时间投放同样的鱼苗,只不过是相邻的两个鱼塘,成活率可以天差地别,在一个池塘投放鱼苗不见多少死亡,但成鱼数量与投放鱼苗有的时候差距很大,成活率只有3、5成,有的鱼类碰到很冷天气,没见多少冻死,但有经验者只要看到少量死鱼上浮,就知道基本死完,主要是鲮鱼,这种鱼可能是比重比较大,死亡很少上浮。

养殖产蛋鸭也是如此,碰到天气变化,鸭子出现应激反应,但鸭子采食也正常,也没有任何疾病,鸭蛋一晚之间可以少很多,让你以为遭遇了小偷,进鸭场把鸭蛋偷走。

养殖业有的时候会气死人,大家都是邻居,一个人爆赚,一个人可能大亏,主要在于产蛋率,成活率,像南美白对虾养殖,就是相邻的两个虾塘,笔者说的极端一点,一个人可以获得每亩万元暴利,但另一个人可能收获的是每亩亏损,而且数目不菲,虾苗一投放进去,过几天就死完了,而且屡投屡死。

因此笔者对于养殖上市公司一直敬而远之,养殖公司有的时候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运气,业绩波动较大,在于养殖成功率和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獐子岛属于深海养殖,暴利的同时也是属于高风险投资,14年獐子岛扇贝游走遭遇市场很多质疑,但有关方面做出了澄清。獐子岛镇党委宣传委员赵志卫一贯口径地称「虾夷扇贝底播的时间集中在每年11月中旬前后,参与人员众多。如果大面积掺沙造假,那不是全岛人都知道了?」「扇贝苗都是装在一个网状带眼的箱子里,根本没有办法装沙子,更何况40%- 50%的比例。你要说里面有海带、杂物那是可能的,毕竟扇贝苗就是从海水里取出来的,有一点杂物很正常。」

本次扇贝不见原因不明,有待上市公司进一步披露。

上市公司是一家公众公司,对其质疑只要真实可靠都可以,毕竟关系到数不胜数的投资者利益,上市公司也有必要做出合理的解释,扇贝缘何就不见踪影了。

面对市场质疑,管理层不应该止步于发一个问询函,监管函,最好是能够开展现场检查,让投资者获得准确真实的信息。


什么?獐子岛的扇贝又跑了?这么会跑?练长跑的?

1月30日晚间,獐子岛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公司预计2017年亏损5.3亿元-7.2亿元。之前的2017年3季报中,公司还预计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亿元-1.1亿元,同比增长13.07%-38.20%。

獐子岛表示,公司正在按制度进行底播虾夷扇贝的年末存量盘点,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同步实施监盘。目前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可能对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或核销处理,相关金额将全部计入2017年度损益,预计可能导致公司2017年度全年亏损。

而这,已经是獐子岛「扇贝跑了」2.0版本了,连这个都有第二季,想想也是服了,只能说懂事的扇贝,你是练长跑的吗?就不能静静的呆著原地,非要玩命的来折腾!

想当初2014年你跑了,惊呆吃瓜群众,在市场上引发强烈地震,公司也是背锅,是有口难辨!使得公司前三季业绩也因此变脸,由盈利转为巨亏8.12亿。这次你怎么如此懂事了,安安静静的没几天,这就又开始了长跑,而且还偏偏选择在寒冷的冬天!难道冬季是个练长跑的好季节,不说是流行冬泳么!你这一跑动静可就闹大了!没看到各家媒体纷纷登出头条,公司无奈只能再背黑锅!

扇贝们,长点心哦,这次你们又密谋再次出逃,无组织无纪律,这不连累的公司赶紧发布停牌公告!

公司股票自1月31日(星期三)开市起停牌,公司将不晚于2018年2月5日(星期一)披露盘点结果并复牌。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这还不说,关键是接二连三的跑,让公司的脸面何存?这以后谁还敢跟公司做生意?都怕做著做著,你们兴致一来又开跑,可跑得了扇贝跑不了公司,这可咋整!这生意是没法做了!

扇贝们,赶紧都再跑回来吧!赶紧的,都要有点觉悟,要不公司没法整了,这都快过年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金鼎股战场期待你的点评!


这是獐子岛第二次发布扇贝跑路事件。獐子岛在2014年曾经发生价值8个亿的扇贝跑路事件,至今还没有回来。

獐子岛公司在 2017 年 10 月 27 日披露的《2017 年第三季度报告》中预计 2017 年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加 13.07%~38.20%,净利润为 9,000 万元~11,000 万元。仅仅过去三个月,在1月30日晚间,獐子岛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公司预计2017年亏损5.3亿元-7.2亿元。

此次獐子岛公司业绩大变脸,三个月时间突然损失6.2亿元~8.3亿元,如此怪事,让持有獐子岛股票的股民难以接受,也纷纷发出自己质疑的声音。

根据獐子岛公司公开解释,在2017 年四季度,底播虾夷扇贝收入及毛利下滑,部分库存扇贝类产品出现减值,导致公司四季度业绩与原业绩预测偏差较大。

与其它公司库存产品由于降价出现减值不同,獐子岛公司库存扇贝类产品出现减值的原因竟然是扇贝跑了,而且这是獐子岛扇贝第二次跑路,就是不知道獐子岛扇贝以后还要跑几次路?

在这次獐子岛扇贝跑路事件中,投资者最难以接受的是,在2017年12月21日《关于股份减持计划实施完成的告知函》显示,有大股东以大宗交易及集中竞价方式成功减持3%股份套现。巧合的是,在大股东减持后,扇贝竟然跑路了。

今天獐子岛股票停牌,证监会将对獐子岛扇贝第二次跑路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这个股票刚上市时我记著在80元上方很有一段时间,当时很多人看好他。好几年前扇贝跑了一次,今年快过年了大家等著吃海鲜扇贝又跑了。当然肯定找不回来,动物有灵性,谁都怕死。

一个公司把一个故事讲两次首当是獐子岛,但是其他故事也不好编,总不能说我真的亏了吧。现在的A股市场上市公司不是热心提高效益,在未上市前,吹得天花乱坠,一上市立刻变脸,从每股利润一元多变成几分钱。接著编故事,减持套现,甚至有的公司集体减持一个人十几亿辞职了,有十几个亿当然日子过得好。

最近股市冷风吹,亏损几十亿上百亿好多个,那么多钱数也得数好多时间,怎么一下亏了呢?一个是国家的亏了不心疼,一个是讲故事讲多了实在没有办法掩饰了。现在股民要有火眼金睛,不然亏得裤衩也没有。

"


上次2014年獐子岛8亿扇贝跑了之后,让中国农牧渔企业IPO遭遇灭顶之灾。有人说(东北)农牧渔企业,十家企业九个坑,有谁敢碰?!

一个人第一次掉进粪坑,可以说是不小心;第二次还是掉进那个粪坑,就有人是傻B了!每三年讲个故事跑一次扇贝,刚好把前三年的利润坑填平了,如此反复作业,玩弄股民而已!

关注升维投资,第一时间获得热点财经事件解读,让你的认知高人一等。


獐子岛渔业是一家管理十分混乱的企业。可以说是集体企业,其实就是大锅饭。国有企业所有的通病它全有,最初的管理层也基本是渔民出身。后来做大了,一下子跻身渔业领域的前茅企业,但丝毫掩盖不了大锅饭,渔民企业家的短目光。獐子岛渔业的起家,是典型的政企不分,鱼肉百姓的代表。獐子岛镇政府是獐子岛渔业的最大股东,镇政府把獐子岛附近海域全部承包给渔业集团,而獐子岛镇老百姓只能给集团打工。失去了祖辈赖以生存的海洋资源,獐子岛镇老百姓日子过的可想而知。这样的好处就是镇政府富的流油,成为长海县最富的政府,而集团则是长海县最大最稳定的税收来源。富了政府,富了集团中高层领导,具传言,集团董事长年薪1600余万,以渔民为主体的中层领导最少也是年薪50万,要害部门领导灰色收入更多。当年的冷水团,就完全是因为企业的管理混乱造成。当年收扇贝苗拨扇贝苗的负责人,表示董事长的弟弟吴厚季。该人现年三十多岁,当年就负责集团流水最多生产部门,全因为他是董事长的弟弟。开始还往苗里掺砂石后来干脆数据造假。最后终于冷水团来了,我只能说呵呵。而如此罪孽深重之人,仅仅辞职了事。此人在大连地区颇有名气,被称为吴少。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獐子岛模式,是他们每天鼓吹的,也许说的多了,自己都信了,他们经常找一些所谓的作家来獐子岛采风,然后为他们著书立说歌功颂德,这就是一个上市公司的做为。大锅饭早已被证明是个失败的经济模式,而这些人却为了私利还在那鼓吹,这种企业就应该早点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如果您关注的新闻足够多。会发现獐子岛最新发了一份公告,说扇贝又回来了。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这在背后反应的问题就是上市公司拿股民权益当儿戏。因为这种涉及到重大业绩的新闻肯定会导致股价的大幅波动。

獐子岛的办公地点在辽宁省大连市万达中心,而恰好本人就在大连。早在14年的时候,獐子岛就说因为冷水团导致产量大减,而致使股票出现大面积下跌。今年最开始又是如此,说明獐子岛这种把戏已经玩了不止一次了。加上在獐子岛业绩预告之前大股东的减持,就能发现这其中利益置换的秘密。从上市公司套利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因为就目前来讲,我们国家的法律对这部分的监管并不是很严格。但是像獐子岛这种著实有点太过分了。今年扇贝跑了之后獐子岛大火成为A股笑话,很多记者去采访都被拒之门外,这也能说明问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太差,有什么不能让记著问的,记者要问的也本就是股民的知情权而已。然后大连证监局也因为此事开始盯上獐子岛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也就是在这时,獐子岛新的公告出来了,说经过清点扇贝大部分又回来了。当然这个公告很多人没看见。

所以我觉得这个利益输送的问题就太明显了,还请獐子岛好好给个合理解释


据说,有一些养殖上市公司首先是虚增存货,比如天时地利人和,某某某动物产量大增,亩产万斤,做出好看的财务报表,有这种利好的消息股价当然走高,然后内部人士就可以套现圈钱了,可是这样子到了收获季节产量对不上怎么办?然后在收获前就可以以生病减产、动物出走等原因,把虚增那部分圆回来,老套路了,屡试不爽。以上的回答不针对獐子岛等知名养殖公司。

那么有没有办法辨别这种公司呢?其实有一种不靠谱的方法。

1、该公司有作假前科

2、该公司所在地作假高发

3、该公司的高管主要来自作假高发地区

如满足任意一条,就需要特别谨慎,如果满足两条,最好不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