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N1:

 

最近米酱因为长牙睡不好,连带妳也无法一觉到天亮,著实辛苦,养儿育女真不容易啊!从小孩还在肚子里,就开始担心宝宝的健康;出生之后希望小孩吃好、睡好,健康平安;开始上学之后,期望小孩不输在起跑点上……。前阵子一部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造成轰动,许多人从剧中看到当年的自己,也让「如何教养孩子」,成为热议。刚好我俩也是新手(或即将成为)妈妈,想来跟妳聊聊这个话题。

 

我没看过这部电视剧,也不想看,并不是因为我有什么创伤,而是,在多年的教学现场,看过形形色色的家长,见过许多处于问题家庭的学生。说实话,我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他们吐露心声时,做个聆听者。选择不看这部片,是怕看了,会让我的心情太沈重。

 

妈妈怀胎十月将孩子生下,爸妈小心呵护孩子的成长,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将孩子视为「己有」,并且把自己未能达成的「目标」、「成就」投射在孩子身上。举个很常见的例子,从我们这个年代起,很多人小时候都学过钢琴,但坚持学下去的,却不多见。我从大一开始兼家教,常听见家长对小孩说:「妈妈当年没有坚持,现在后悔了!所以不想你跟我一样…...。」或是「我当年非常想学,但家里经济不允许,现在我有能力让你学,你要珍惜……。」听到这些话,我心里是同情小孩的,但不能跟金主过不去,所以还是要竭尽所能的激发小孩的学习动机。我很想和这些爸妈说,当年你没毅力坚持做下去的事,为什么可以拿来要求你的小孩?如果你对钢琴有无比热忱,当你有谋生能力时,为什么不开始学琴?我相信,这些家长都有很多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只是,可怜了这些没有选择权的孩子。

 

和这部片的原著作者一样,我的家教学生当中,也不乏有钱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小学低年级的男孩,独子,家里也有佣人伺候。面试的时候,妈妈要我陪他写/温习功课,但正式上工后发现,每次我到时,他的功课已经写完,甚至连课外补充(自修)都做完了,让我不知道该做什么?小男孩见到我很开心,很希望我陪他玩,我猜,他应该颇寂寞,但我领人薪水,不能光陪玩不陪读。这个家教维持没多久,妈妈就说不用再去了。(我也觉得他根本不需要陪读的家教)那位贵妇妈妈和寂寞的小男孩的样子,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

 

出国之后,我也一直在观察,东西方的教养,到底有何不同?在巴黎,那些社经地位较好的妈妈们也是很焦虑,小孩还没上小学,就要先搬到好的学区;课后才艺虽然不像我们排满满,但也少不了。不过,整体来说,焦虑型的父母只占部分,大多数的父母,还是会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顺水推舟。这个现象,我认为和整体社会风气相关,其中的关键,是「比较」的心态。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在台湾,大家会比穿的、用的、开什么车、住哪里、小孩的成绩、念的学校、从事的工作(薪水)……。 教改改了20年没能成功,不也是大家无法放下「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认为学历比一技之长来得高尚。这样的氛围里,做自己根本是奢求。家长们在无形的压力下,也很难让孩子依据自己的性向去发展,进而成为所谓的「怪兽家长」或是「直升机家长」。(我在一本德国杂志里也看到关于直升机家长的报导,有机会我们再聊)

 

再过不久小鱼儿就要出生了,最近我和鱼先生也会谈到关于养小孩的问题。我发现,平时我俩的相处没啥问题,但说到教养,有些事情差异颇大。比如说,我倾向小孩要有规律的作息,如果我们晚上想出去吃饭、跟朋友约之类的,可以请钟点媬姆来看小孩;但鱼先生看其他朋友的经验,觉得小孩跟著爸妈参与社交活动,对小孩的社交发展,有正面的影响。我俩的立场没有谁对谁错,那一个方式占绝对的优势。异国家庭,除了两个人的磨合,有小孩之后的教养问题,才是真正的挑战。幸好,无论我俩的观念什么差异,我们都认为,教养应该要顺著孩子的特质,以小孩而非大人的期望为中心。

 

有这个共识,我想,我们不至于变成「你的孩子」里的那些家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