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叔导读:拿破仑一生征战无数,战胜他的人却屈指可数,而第一个战胜的库图佐夫成为了俄罗斯地区人民永远的英雄,他给世界带来的功绩不仅仅是第一次卫国战争的胜利,更是带给世界一种弱国战胜强国的新方法,自此游击战正式走向了历史的前台。

库图佐夫1745年生于圣彼得堡的中将军事工程师家庭。1759年炮兵工程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761年晋为准尉,并根据本人请求调往阿斯特拉罕步兵团任连长。任职不到1年,工作很有成绩。1762年起任雷瓦尔总督的副官,同年晋为大尉。1764—1765年在部队服役,库图佐夫在鲁缅采夫和苏沃洛夫两位统帅指挥下,在十八世纪后半期的俄土战争中所积累的作战经验,对他成长为军事长官具有重要意义。

但真正让他晋级沙俄第一名将的,却是俄法战争。

库图佐夫和拿破仑在战斗中交手多次,1805年俄国增援奥地利法抗拿破仑,派库图佐夫带军前去支援,在中途奥地利被法国击败,库图佐夫只能暂避拿破仑的锋芒撤兵,之后库图佐夫也被拿破仑击溃。

1811年库图佐夫在拿破仑出征俄国之前,带领俄军打败了拿破仑的同盟土耳其,并迫使图而且签下了对俄国有利的条约,使得土耳其无法参加拿破仑出征俄国的计划,也使俄土边界安定下来,从而得以专心对付当时的无敌之师拿破仑大军。

拿破仑进攻俄国时,俄国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因为拿破仑大军太过强大,库图佐夫只能率兵撤退,保留战斗力的同时放弃了莫斯科。

之后库图佐夫带领俄军跟拿破仑打游击,后来拿破仑与俄国签订合约的计划被拒绝后,拿破仑开始撤退,库图佐夫又带领俄军反击,在追击中大败拿破仑军队,库图佐夫也成为了俄国的卫国英雄。但是悲剧也在追击途中发生,库图佐夫因为身体抱恙,在异国他乡病逝,拿破仑说库图佐夫是西伯利亚的老狐狸,由此看出拿破仑对库图佐夫这个老对手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身为元帅,应该以大局为重。仗打得好,只能做将军。

但是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元帅不仅要懂得打仗,还要考虑其他问题。打仗不是元帅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整个军队的事情。拿破仑战争引入了全民动员的概念,完全打破了以往中世纪时代只有贵族出兵打仗的传统,将整个国家完全拉入战场。许许多多的事件证明,谁把战争单纯地当做军事问题,谁就会接受政治的惩罚。

库图佐夫毫无疑问是一个在军事指挥和政治能力方面都很出色的将领。

击败法军后,库图佐夫不主张立即追击并消灭拿破仑。他为了击败拿破仑的气势汹汹的数十万大军,毅然选择了放弃莫斯科,甚至于焚毁一切物资,不留给法军,让法军陷入后勤的困境。当拿破仑狼狈地离开俄国的时候,他的数十万大军已经所剩无几。

然而,在追击拿破仑的时候,他却并没有选择彻底将拿破仑置于死地。

为什么?因为他老辣的政治眼光已经预见到了。

拿破仑的存在迫使欧洲诸国不得不和俄国合作,所以俄国就可以借此从欧洲汲取利益,而其他诸国由于急切需要俄国的力量对付拿破仑,所以一定会同意俄国苛刻的要求。

但拿破仑一旦死去,欧洲诸国就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打碎法国的控制,当法国被他们打入深渊后,下一个针对的目标就是俄罗斯。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创出品,全网15亿次阅读的优质原创自媒体)


之前各位回答的都是杰出的将领,威灵顿、卡尔大公、库图佐夫等。但作为一个克劳塞维茨主义者,个人以为拿破仑真正的,最难缠的对手是小皮特。小皮特的确不会打仗,军事战略问题上也不怎么样,而且早在1806年就去世了,但是小皮特在任期间全力推行均势外交政策,可以说说是小皮特奠定了从法国大革命到之后的一个世纪左右的英国对外政策的基调。虽然说小皮特并不像埃德蒙·伯克那样一开始就坚定的反对法国大革命,但是一旦当他认识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于英国的威胁。他就坚定的站在了法国的对立面,坚持将法国作为敌手从没有动摇过。可以说,正是小皮特和他的后继者呢这种坚持不懈的对法斗争这使得英国成为拿破仑最终失败的一以贯之的最重要的敌手。


小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

小皮特1783年出任首相时,年仅24岁,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他的父亲老皮特曾任英国首相,是七年战争中英国实际领导者,第一代查塔姆伯爵。可以说,正是他在七年战争中,领导英国获得胜利,改变了未来整个世界的世界面貌。


小皮特的父亲老皮特(William Pitt, 1st Earl of Chatham)

小皮特与他的父亲相比,也不逞多让。从1783年开始,直到1806年去世,中间只隔了两年时间,小皮特一直担任英国首相,这一时期可以被称为是「皮特时代」。在他去世以后,他的信徒,继任者们又继承了他的政策。卡斯尔雷子爵、乔治·坎宁、帕麦斯顿等完全继承他的政策。可以说正是小皮特奠定了英国的保守主义外交政策,强调均势,防止欧洲大陆上出现任何一个可能会威胁到均势的强国的出现。


最坚定的反对法国大革命的和拿破仑战争的英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

虽然小皮特对法国大革命一开始持观望态度,但当他认识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英国的威胁后,他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敌视就不在伯克之下。正是小皮特领导了,对拿破仑的战争。虽然小皮特在战略问题上并不合格,他在任期间,针对法国、针对拿破仑所组织的三次反法同盟,最后都失败了。在特拉法加海战中,虽然英国取得了胜利,但是带领英国取得胜利的纳尔逊在这场战斗中也战死沙场。小皮特本人也因此深受打击,在1806年1月23日去世。但是他却为英国战胜拿破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拉法加海战

(可以说特拉法加海战是小皮特在任期间对法国取得的关键性胜利)


小皮特不仅确立了英国的反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本政策,他还为英国战胜拿破仑奠定了基础,首先呢,就是他所推行的均势外交政策奠定了之后一百多年英国的外交的基调。其次,小皮特在任期间,又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卡斯尔雷子爵,乔治坎宁,帕麦斯顿等人。正是他的这些政治门徒们,在他去世以后,继续推行他的政策,才最终取得了反拿破仑战争的胜利。第三,小皮特在1783年接手英国首相时,面对的是一个国内政治腐败,国外孤立无援,最重要的殖民地北美13块殖民地获得独立的英国。他在上任以后,通过调整税率和国债治理腐败,使国家的财政得到迅速好转,这为反拿破仑战争奠定了坚实的财政基础。第四,他解散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将印度至于英国的直接统治之下。后世印度能够被称为英国女王王冠上的明珠,与这次改革有密切联系。

因此虽然小皮特在拿破仑如日中天之时去世,没有看到拿破仑帝国的失败。但是拿破仑选择远征俄国,其最终的结果应该说和小皮特有著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小皮特的坚定反法政策与英国在特拉法加海战的胜利,拿破仑就不会实施大陆封锁政策;不实施大陆封锁政策,俄国就不会阳奉阴违,私下破坏大陆封锁政策;,俄国不破坏大陆封锁政策,拿破仑也不会远征俄国;,拿破仑不远征俄国也不会兵败莫斯科,从而导致拿破仑帝国最终败亡。


威灵顿,一生战绩也是斐然,少有败绩。也是从低往高爬上去的,只是打败皇帝实在太过耀眼,优秀的对手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