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很多家长们为学龄前宝宝的异常行为而烦恼。对于学龄前儿童存在“攻击性”的行为,专家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遗传因素,比如父母脾气暴躁,子女往往也出现暴躁脾气;另一个因素则是大人过分宠爱孩子导致。

  儿童心理学研究者们在临床中发现,大部分的年轻父母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知识比较欠缺,部分甚至存在空白,一旦孩子出现“攻击性”等异常行为时,家长往往束手无策。

  学龄前期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障碍 :

  一、儿童孤独症 。

  病因:遗传因素、心理环境、 围产因素、器质因素。

  孤独症流行病学1943-1985年间,孤独症被认为是罕见病,患病率万分之二-三。近二十年来,患病率不断升高,现在达到1/150,成为严重影响儿童精神健康的最常见疾病孤独症发病率提高了吗?答案并不确定,医学界和公众对该病认识水平的提高、诊断标准的修订可能是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

  临床表现:

  社交障碍——极度孤僻,不能与他人发展人际关系,不依恋、不对视、不模仿、淡漠。

  语言障碍——言语发展迟滞,失去用语言交往的能力,不说话、言语少、语调平、不会用手势。

  行为刻板——重复简单的游戏活动,并渴望保持不变,兴趣少、不变化、行为刻板、兴趣独特。

  认知障碍——缺乏对物体的想象能力或灵巧运用能力,不会扮演、大部分患者智力落后、适应不良。

  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

  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

  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三、抽动障碍 。

  主要表现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从抽动的复杂程度来分,又可分为简单抽动和复杂抽动两种形式。

  运动抽动的简单形式是眨眼、耸鼻、歪嘴、耸肩、转肩或斜肩等,抽动可发生于身体的单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复杂形式包括蹦跳、跑跳旋转、屈身、拍打自己和猥亵行为等。

  发声抽动的简单形式是清理喉咙、吼叫声、嗤鼻子、犬叫声等,复杂形式表现为重复言语、模仿言语、秽语(控制不住地说脏话)等。

  抽动症状的特点是不随意、突发、快速、重复和非节律性,可以受意志控制在短时间内暂时不发生,但却不能较长时间地控制症状。在受到心理刺激、情绪紧张、学习压力大、患躯体疾病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发作较频繁,睡眠时症状减轻或消失。

  部分患者伴有注意缺陷、焦虑、抑郁情绪和强迫症状。

  四、幼儿期分离焦虑 。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指宝宝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情绪。

  适龄宝宝离开父母和家庭进入幼儿园小班游戏和生活,进而迈出了其社会化进程中重要的一步。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直接面临着与家长的长时间分离,宝宝经受着分离焦虑所带来的痛苦。幼儿分离焦虑既与焦虑症有着共同点,又有着这一年龄段的独特之处,它与儿童焦虑症的表现有一些相似。

  宝宝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有分离焦虑症的儿童常出现睡眠不好、做噩梦、讲梦话、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头昏乏力、心悸多汗等症状。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最初一周内还会出现感冒、腹泻等疾病。

  宝宝的情绪行为变化主要表现为哭闹不止、独立孤坐、单独活动、情绪紧张、念叨回家、拒睡拒吃、随地大小便、跟人、依物、乱跑、侵犯等。

  五、精神发育迟滞 。

  1.轻度。患者智商为50~69之间,约占MR的80%,早期不易被发现,在婴幼儿期可能有语言和运动功能发育较迟,其躯体和神经系统发育无明显异常迹象。在学龄期可发现逐渐出现学习困难,语言发育虽稍落后,但社交用语尚可,个人生活尚能自理,可从事简单的劳动和技术性操作。

  2.中度。患者智商为35~49之间,约占MR的12%,通常在3~5岁时被发现。患者早年各方面的发育均较普通儿童迟缓,尤其是语音理解与使用能力的发育迟缓,虽然可学会说话,但吐词不清,词汇与概念缺乏,言语简单,常词不达意,也缺乏抽象的概念,对周围环境的辨别能力、认识事物趋于表面与片段。

  3.重度。患者智商在20~34之间,约占MR的8%,通常在20岁之前被发现。患者常有躯体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或伴有畸形,并出现癫痫、脑瘫等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在出生后不久即被发现有明显的精神和运动发育落后,语言发育水平低,发音含糊不清,有的甚至不能讲话。患者掌握的词汇量少,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对数字的概念模糊,不能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情感反应不协调,易冲动。

  4.极重度。患者智商在0~20之间,占MR的1%~2%。患者存在明显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和躯体畸形,智力水平极低,没有言语功能,大多数既不会讲话也听不懂别人的话,仅以尖叫、哭闹来表示需求,感知觉明显减退,不能辨别亲疏,毫无防御和自卫能力,不知躲避危险。日常生活全需他人照料。经特殊训练,患者仅可获得极其有限的自助能力。大多数患者因病或生存能力差而早年夭折。

  六、幼儿期常见的一般行为问题 :

  01、咬指甲

  咬指甲和吮手指的行为,是婴儿与生俱来的反应,它能给孩子带来安全和满足感。吮指和咬指甲多在安静、寂寞、饥饿、睡眠、身体疲倦而自寻安慰时出现,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02、过度依赖

  03、退缩行为

  04、交叉擦腿综合征

  发作时儿童通过擦腿或反复用手或其他物件摩擦自己外生殖器引起兴奋的一种运动行为障碍。

  在儿童中并不少见,女孩更多见。几乎所有的儿童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都可出现或轻或重的这类行为。半岁左右的婴儿即可出现,但多见于2岁以后,多数在幼儿至学龄前比较明显,上学后多数消失,至青春期后又明显增加。

  05、精神性尿频

  5岁以下的孩子还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对于经常有遗尿现象的孩子应耐心寻找原因,努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06、口吃

  07、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是一个精神障碍,(Selective Mutism,SM)是以患儿在某些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如学校,有陌生人或人多的环境等)持久地“拒绝”说话,而在其他场合言语正常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08、攻击行为

  儿童已经开始独立并且知道自己的需求,但还不知道如何表达感受,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就采取毁坏物品或者大吵大闹的行动,常表现为赖在地上、踢腿、挥舞手臂、大声哭闹,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

  专家建议,不能随意惩罚这种闹情绪的幼儿,要尽可能转移孩子注意力,事后给予安抚。并告诉他们这样的行为是对的。

  09、反抗行为

  宝宝对家长提出的要求总回答“不”,这种行为是自我意识独立的一种表达方式,属于正常发展的表现。家长应予理解和尊重,适时地进行引导,这一阶段会很快度过。

  对于孩子好的行为,家长要鼓励孩子;对于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家长要采取一些惩罚措施,但避免打骂孩子。因为打骂孩子往往是家长自己在发脾气,打骂过头之后,孩子可能不但不会改正错误行为,甚至可能变成一个不怕任何打骂的“皮小孩”。惩罚措施最好是能触动孩子的心灵,才为有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