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譯完《The Lean Farm》(《精益農場》)作者序後,我開始猶豫,要不要將其公佈於眾。因為這是一篇站在小農角度,談論農場管理為主的雜文,雖與園藝種植相關,卻又有所偏離。恐怕分享出來,會讓我的文章變雜,但個人覺得這的確是篇好文,被埋沒很浪費。

考慮到可能看到這篇序文的讀者身份,我用不同文體,將內文分類導讀:

1、如果你是小型農場主,毫無疑問會被通篇吸引,因為作者寫的都是小農關心的問題;

2、如果你總是養死植物,那麼請直接跳到粗體欄位落,那裡講述了種植的核心;

3、如果你關心農產品銷售,又或是覺得有機農產品很貴的消費者,斜體加粗字部分以及我在文末附上的個人感想,或許對你有用。


《精益農場》序文

在我的妻子雷切爾和我開始全職耕種的幾年後,我們的一位客戶史蒂夫,一位精益教練,鋁製拖車製造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創始人,提出來我們的農場,看我們工作,並與我們討論如何「精益」我們的運作。

精益生產的基本目標是從你的生產系統中無情地消除浪費——任何客戶不重視的東西;從本質上說,是試圖在工作流程中儘可能的減少製造產品的干擾。精益背後的概念起源於日本,現在被廣泛應用於世界各地的各行各業。豐田尤其是精益的典範。

起初我很懷疑。許多好心的人經常給我們農業方面的建議,我們不能把我們遇到的每一個想法都考慮進去。精益原則在農場真的有一席之地嗎?工廠和農場不是很不同嗎?我真的想把我們的有機蔬菜農場變成一條流水線嗎?另外,生產拖車和種植番茄有什麼關係?

事實證明了很多。

我們的農場當時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和所有的新農場一樣,最初的幾年裡進行了一系列的高能量試驗和建設。我們建造了溫室,自動冷藏室和加工室;挖溝搭建排水管道;買了一輛拖拉機和工具,一套滑橇運送系統,一輛約翰迪爾農用車,還有許多手工工具,其中一些我們覺得很有用,另一些則丟在農場的各個角落。

在短短的幾個生長季節里,我們試驗了數百種作物品種,試驗了各種各樣的種植技術,從最先進的溫室做法到從我們的阿米什鄰居那裡收集來的年代久遠的種植方法。

我們在努力,但是工作日很長,閑暇時間很短。有些日子,我們在農場里從日出一直工作到日落,賺取利潤,部分原因是我們覺得不能離開。如果溫室過熱怎麼辦?我們不在的時候,誰來照顧生病的動物呢?我們沒有建立培訓體系或標準,使其他人員即使在我們不在的時候也能完成維持農場運轉所需的簡單任務。總的來說,我們的生產是不穩定的:每周我們似乎在生產過剩和生產不足之間搖擺不定。我們有一種感覺,如果我們的農場要長期生存下去,混亂局面就必須平息下來。

所以我們決定嘗試「精益」管理。

我們從參觀勃倫尼曼的工廠開始。他向我們展示,他們的工人使用的不是集中的工具存儲區域,而是按人的比例定製的帶輪子的工具推車。不管做什麼工作,正確的工具總是觸手可及。

工具車採用彩色編碼的雙箱系統進行零件更換;當一箱螺栓是空的,工人把空的,有標籤的箱子放在車頂,並從第二個相同的箱子繼續工作。一天兩次,一個人在工廠里走來走去,收集空箱子,然後用滿箱子替換掉。滿箱子來自一個房間,裡面的零件都經過了仔細的標籤和跟蹤。供應品總是在適當的地點、適當的時間、適當的數量準備好。

工作空間光線充足,非常乾淨。在那裡感覺很好。這些不是人們一聽到「工廠」這個詞就會聯想到的昏暗、骯髒的郊區。組織和清潔是工作場所文化的一部分。

工人們技術精湛,訓練有素。在工作站旁邊的牆上有工人工作的清晰輪廓。大綱解釋了每個步驟,並給出了任務的原因。布倫尼曼告訴我,通過他們的訓練方案,「即使是複雜的任務,幾乎任何人都能學會。」工作被分解成容易學習的步驟,標準清晰可見。

參觀完工廠後,布倫尼曼給我看了會計師、工程師和管理人員的辦公室。我很驚訝:對於這樣一個規模的製造業,我期待的是角落裡的窗戶、浮華的紙鎮和赫爾曼·米勒(Herman Miller)的椅子。取而代之的是,坐落在工廠大樓一角的公司辦公室,大小適中,配備了足夠但肯定不是奢侈的傢具。甚至辦公空間也有一種高效率和集中生產的感覺。

最重要的是,布倫尼曼在設計他的工廠時考慮到了他的客戶。「幾年前,我們討論過設立新辦公室的可能性。這將是一個耗資巨大的項目。然後我們問自己,從精益的角度,我們的客戶想要什麼?我們認為客戶並不真正關心我們的辦公室是什麼樣子。他們想要的是高質量的拖車。這就是我們投入資源的地方。

我們被深深吸引。如果我們能把在工廠里行之有效的精益原則應用到我們的有機農場呢?並不是所有的原則都能完美地轉化,但是如果我們運用一些原則,會發生什麼呢?

農場和工廠是非常不同的地方,但最終我們的任務是相同的:向重視我們產物的客戶交付高質量的產品。我們開始想像我們的工具整齊地排列在工位上,接近員工的使用點。如果沒有雜亂,沒有被箱子絆倒,如果農場里的每一件東西都得到很好的照顧,如果我們真的認真重視客戶看中的價值,會發生什麼?這將如何改變我們清洗生菜或設計加工區域的方式?如果沒有任何工作被浪費,每一粒種子都變成了出售的產品,那會怎麼樣?

我們開始看到,在不顛覆我們價值觀的情況下,精益可以如何推動我們的小農場。我們有了奮鬥的目標,有了新的願景,有了迎接挑戰的新能量。

精益的基本定義

豐田生產系統(Toyota production system)創始人大野耐一(Taiichi Ohno)用最簡單的方式描述了豐田的精益方法,即「從客戶給我們下訂單的那一刻起,一直到我們收款的那一刻,都要觀察時間線。」我們正在通過消除非增值廢物來縮短時間線。

另一種看待精益的方式是通過分析產能,即在給定的時間範圍內可以生產的產品數量。對耐一來說,產能方程很簡單:「現在的能力=工作+浪費。」

提高生產能力的精益方法是消除浪費。「工作」是為客戶增加價值的任何事物,「浪費」是不會增加價值的任何事物。最終的目標是零浪費和百分之百的工作。這種「徹底消除浪費」成為豐田生產體系的支柱,並在20世紀下半葉一舉超越競爭對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它也是最賺錢的:到本世紀初,豐田的凈利潤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出8.3倍。最簡單的公式是找出浪費,根除它,並將其轉化為生產更多產品的能力。

James P.Womack和Daniel T.Jones在他們的《精益思考》一書中將精益方法定義為一組步驟,他們認為精益可以歸結為五個原則:

1、明確顧客的價值。

2、確定每個產品的價值流。

3、使價值流無中斷。

4、讓顧客從生產者那裡獲取價值。

5、追求完美。

以下是這些原則如何應用於農場:

1、明確價值:深入挖掘,真正傾聽客戶的意見。劃破表面。研究真正讓你的買家興奮的是什麼。推動你耕作的應該是顧客想要的優質商品或服務。

2、找到價值流: 一旦你知道了客戶要的價值,就繪製出你農場的產品,並在它被創建的時候追蹤它的價值。不要跳過這個步驟。從頭開始繪製地圖。有計劃的訂購種子,最後將現金存入銀行。

3、創造流動: 現在,仔細搜尋你的地圖——你的農場——尋找浪費,任何沒有增值的東西。一旦你找到了,就計劃根除它。目標是使價值流動不受中斷。

4、拉動式銷售:不要種植過多的蘿蔔或飼養過多的雞,而是在顧客需要的時候,按照他們想要的數量生產他們想要的。讓他們引導你的生產。

5、精益求精:發展持續改進的農場文化,實現完美流程:零廢物生產。

這本書講述了我們如何在我們的微型農場上使用這些想法來種植和銷售比我們想像中更多的食物。

工廠和農場

在某些圈子裡,把「工廠」和「農場」這兩個詞結合起來是一種褻瀆。的確,21世紀我們的環境所面臨的許多可怕的問題都來自工廠式生產方法和產量標準不適用於家庭農場。當每英畝或每頭牛的產量是你成功的唯一標準時,當活的動物是「生產單位」,而生產或稻田只不過是「利潤中心」時,生命的奧秘就被忽視了,地球的健康就受到了損害。

當然,工廠和農場之間存在著重要的差異,這些差異會影響精益在農場的應用。工業原料是惰性的和可預測的。鋼鐵、鋁、木材和銅都是模壓、成型、製造和組裝而成的,以供出售。在農業生產中,我們的原材料——種子、植物和動物——不斷地改變著形態。甚至土壤也在不斷變化。俄勒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確定,一茶匙花園土壤中含有多達10億種細菌,以及「數碼長的真菌細絲、數千種原生動物和數十種線蟲」。這些都是活的土壤生物。農民無法準確預測這些微生物將如何與番茄、藍莓或土豆相互作用。

想像一下沒有屋頂的工廠運轉,你就會看到一個農民工作的脆弱和動態的本質。天氣的轉變,可能一天發生幾次,迫使農民們反覆調整計劃。在大雨、強風和溫度波動下,生產設施基本不受影響,但會破壞未受保護的萵苣作物,使農民損失幾個月的工資。我們在一個多雲的早晨進城,滿懷信心的相信陰天的預報,卻看見烏雲滾滾而去。那麼,我們是放棄差事,驅車20分鐘回家,還是待在原地,對迅速升溫的溫室抱著最好的希望?

作者兼活動家比爾·麥基本(Bill Mckibben)在他的書《油和蜂蜜》中寫道,向養蜂朋友學習養蜂就像下國際象棋,在每走一步中,在每天不可預知的天氣中,在事情發展的每個小起伏中,整個棋盤都是不同的。好農民熱衷於觀察自然,每天調整他們的行動和戰略。

正如溫德爾·貝里所說:「農民生活和工作在自然和人類經濟的交匯處。」農產品總是與生態系統行為緊密相連,而工廠產品則不然。

氣候變化對我們的農場和我們的生活是不可否認的威脅。在2013-2014年的冬天,我們設法在多個極端渦流中生存,事實上,我們在15華氏度(-9攝氏度)以下的許多夜晚繼續收穫胡蘿蔔、菠菜、羽衣甘藍和其他耐寒作物。我還記得,為了防止農作物在路上凍壞,我帶著幾袋菠菜和沙拉蔬菜從溫室跑到加工室。在那些極端情況下,我們享受每一片菜葉,但是我們的產量很低,我們的收入也受到影響。由於氣候變化,我們的糧食體系更脆弱嗎?毫無疑問。

隨著氣候模式變得越來越不穩定,農業氣候控制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的溫室使我們度過了那個寒冷的冬天。過去幾年,中西部用於抗旱的灌溉系統就像章魚的觸鬚一樣,在一片片農田間蔓延。家畜棚舍和溫室依賴于越來越強大的通風和供暖系統——任何能夠在我們的產品和原始自然之間提供緩衝的東西。

儘管控制氣候的新技術表明,最嚴重的氣候變化是可以緩解的,但完全將農業與自然隔絕,如果可能的話,將不是真正的農業。工業農民們坐在裝有空調的拖拉機駕駛室里,把自己以及工作與自然隔離開來,這對我們所有人都是危險的。高碳、不惜一切代價的農業生產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排放溫室氣體;使肥田變為荒地。它污染了我們賴以生存的水和空氣。它最終是弄巧成拙的:它吞噬優質表層土壤,卻不補給土地;它從化石燃料銀行偷了錢卻不還;它還會導致天氣反覆無常,最終使農業成為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是一種不能持久的耕作方式,因為它誤解了農業工作。

農民的工作更像是馴馬師而不是機械師,更像是治療師而不是電腦修理工。說農民種植食物或飼養動物是不準確的。農民通過改變環境條件的方式使得植物或動物的先天生長能力最優化,就像最好的馴馬師試圖從馬身上尋找能力一樣,或者像最好的治療師知道何時退後,並讓病人的身體自行完成治癒工作。雖然把惰性材料加工成有用的東西的工藝很美妙,但這是與照料農場里的生物不同的工作。

大約12000年前,人類進入了一種與自然的新型關係。我們不再滿足於採摘漿果和狩獵遊戲。我們學會了如何通過改變自然界的「原材料」、動植物群來更充分地參與生命循環,從而養活自己。雖然精益的方法可以讓工作更有效率,但它們不應該被用來完全地將自然從農業中去除,即使自然的減少有時意味著更容易,更賺錢的農業。生動活潑的天性既是農業的核心挑戰,也是農業的核心要素。

當農民懷著正確的意願應用精益技術來恢復地球、增進家庭和當地社區的健康時,他們的農場就能生產出大量的食物,並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製造商面臨的生產挑戰數量肯定等於農民面臨的數量。它們只是不同種類的挑戰。認識到這些差異將幫助農民最大限度地使用精益。

運用「精益」於農場

參觀了布倫尼曼的工廠後,我們繼續閱讀有關精益原則的書籍,並很快開始在我們的農場應用它。

我們目前擁有5英畝的土地,生產面積不足1英畝,包括四個溫室的9000平方英尺(約1/5英畝)。我和妻子一年到頭都在種地,靠種地掙了一筆可觀的收入。一名兼職人員全年都在幫助我們,從3月到11月還會有一到兩名實習生加入我們的團隊。我們的微型農場是成千上萬個這樣的農場中的一個,它們現在點綴著大地。大型農場可能主宰著美國農業,但正如公共廣播電台《美國生活》(This American Life)的撰稿人勞倫·馬卡姆(Lauren Markham)所言,小規模農場似乎「無處不在,包括城市和郊區」。這種新的「無處不在的農業」讓消費者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接觸到小規模、地方性生產的商品。與許多使用精益原則的人相比,我們是一個小公司,但我們發現精益在我們的規模上運行得很好。

我們的銷售額大致相當於三家門店:五家在地餐廳和一家雜貨店;一個農貿市場,在那裡我們參與集體社區支持農業(CSA)計劃;還有大約60位CSA的客戶,他們在季節開始時付錢給我們,每年有9個月會收到我們農場的食物。

我們並非一夜之間做到如此成就。在我們二十多歲的時候,有五年時間,我們住在城裡,在租來的土地上做兼職,並且做其他的兼職工作攢錢。在我們為現在農場支付首付款時,我已經在那裡整整耕作了六年。在我全職耕種的歲月里,有四年,我的太太瑞秋繼續在公立學校工作。我們一直保持我們的設備簡單和小規模,並專註於增加我們的知識和改進我們的過程。

我們的儲蓄幫助我們迅速購買農場的土地。大額首付意味著我們每月支付的尾款額度是合理的,而且我們可以把精力集中在耕種上。除了早期的一筆小型家庭貸款用於建造溫室(我們很快就還清了這筆貸款),我們一直設法在農場運作過程中支付資金改良,而不是增加債務和利息。

一路上我們有很好的老師。我們都為凱特和詹姆斯·林德在密歇根州三河的可持續綠色組織工作,在那裡我們磨練了自己的技能。早在冬季綠葉運動開始之前,林德,連同他們的兒子麥特,就是從產地向芝加哥餐廳直供新鮮蔬菜的先鋒。我們還要感謝富有創造性的直供市場開拓者,如農民和作家艾略特·科爾曼,感謝我們的阿米什鄰居和其他平原鄰居,幾十年來他們一直在完善和精進他們的工藝。

保持農場的小規模和可行性

精益作為一種工具是如此有效,以至於人們很容易將其作為一種擴大規模的手段。但是精益同樣可以很好地提高利潤,同時保持你的農場小型化。

在美國佔主導地位的商業模式,假定一個成功的企業每年都會增長。但是否每個人都能找到對的企業規模,並對它感到滿意呢?精益原則——專註於創造更多的價值而不僅僅是更多的數量——為我們提供了不擴大規模,甚至在規模限制下繁榮發展的可能性。

事實上,對於農場來說,縮減規模有時可能是正確的決定。在精益原則的指導下,我們穩步地將我們的種植面積縮小到不足一英畝,並且我們的利潤每年都在增長。如果你能削減生產區域的規模,並且通過消除浪費和解決工藝問題,仍然能得到一份舒適的薪水,為什麼不這樣做呢?通過精益原則的穩步應用——系統地消除浪費,關注高利潤的作物,在作物需求量最大的時候謹慎地計劃收割作物——我們的農場一直保持小規模,而且小又利潤增長的農場變得越來越常見。龐大規模的工業農業——服務於投資者和農業綜合企業的利益,而不是當地社區——主導著這個國家的農村景觀。根據美國農業部的一份報告,自1990年以來,農場規模已經翻了一番,「而且這種趨勢可能會繼續下去。」《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最近的一篇文章直言不諱地指出:「現在的農場規模很大,甚至成為「家族所有」的公司。」

超大型農場的問題很多。農村社區變得支離破碎。許多農場都是貧瘠乏味的,是沒有防風林、樹木、蛇、蜻蜓和候鳥的棲息地。1900年,大多數農場除了種植各種各樣的水果和蔬菜外,還飼養雞、牛、奶牛和豬。現在只有很小一部分可以宣稱自己擁有這種多樣性。農場曾經是連接我們和大自然的地方,孩子們在那裡玩耍,了解世界。現在許多大型農場與自然世界相差甚遠,以至於孩子們會在裡面迷路。

幸運的是,小型農場也在增加。正如我希望本書所展示的那樣,精益可以通過削減成本和利用小型企業的優勢,幫助小型生產商生存下來。應用精益原則的小農可以比大型生產者更好地服務於他們的客戶,同時生產足夠的數量來支持他們的農場。

像直覺一樣的精益與像系統一樣的精益

許多農民,尤其是那些直接向客戶銷售產品並密切參與農場生產的農民,自然而然地養成了精益生產的習慣。

例如,我們自然而然想到的一個想法是減少庫存這一原則。精益製造商保持低庫存——例如,他們按訂單組裝汽車,而不是靠投機——因為儲存可能過時的商品需要成本。在我們的農場里,我們從來沒有奢侈地在倉庫或停車場里連續幾個月堆滿大量的貨物,因為我們的許多食物在變成糊狀的廢物之前,只能保持一周左右的價值。當許多製造企業努力清除庫存積累以提高產量時,我們能夠迅速應用這一原則來改善我們的農場。

沒有農民喜歡看到浪費。密歇根州尼羅河市雷曼果園的老闆史蒂夫·萊克利德(Steve Lecklider)憑直覺在他的農場里實施了許多精益技術,因為這些技術對他的經營很有意義。他組織了自己的55支球隊,以最大化努力的方式運作。他告訴我,「你可以說這個或者那個是日本的理論,但是對於像我們這樣的農民來說,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這個理論中。」我們是那些必須處理過度生產和所有浪費的人。我們通過這樣做來學習這些東西。

沒有一個農民喜歡看到浪費。密歇根州奈爾斯市雷曼果園(Lehman』s Orchard)的老闆史蒂夫·萊克萊德(Steve Lecklider)直覺上在自己的農場里實施了許多精益技術,因為這些技術對他的經營有意義。他組織了他的55英畝農場,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他的努力。他告訴我,「你可以說這個或那個是日本的理論,但對於像我們這樣的農民來說,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必須應對生產過剩和所有的浪費。對於像萊克萊德這樣的農民來說,浪費像賣不掉的動物內臟——一堆不夠好賣的蘋果或者沒有市場的牛奶。

然而,超出直覺的是,精益所提供的是一個經過多年在許多行業測試的更高效生產的完整系統。一個系統,尤其是像精益這樣經過徹底審查的系統,其優點是它的影響可以比任何單個原則的單獨應用更廣泛。精益系統為農民提供了一個起點,也提供了一套可供參考的最佳實踐。

精益不等於吝嗇

精益系統常常被誤解。精益農業並不意味著減少生產和微薄的收成,也不意味著吝嗇的農民和勉強餵養的奶牛,更不意味著枯燥乏味的工作,或者在較短的時間內更快地完成工作。

相反,精益使工作更容易做,更有意義。它把你的農場轉向價值——削減那些不能創造價值的活動和事物,這樣所有的努力都有價值。精益農場生產豐富,充滿活力和創造力。

我們猶豫是否開始應用精益的原因之一是我們喜歡我們所做的。農業很有趣,即使有時很混亂。我們不想讓一個系統從我們的工作中帶走樂趣。事實是這些顧慮並沒有發生。相反,精益原則幫助我們清理我們的農場,所以現在它是一個更愉快的工作場所,我們能夠做更好的工作。精益為我們提供了指導日常生產和長期決策的工具。我們已經學會了如何更好地引發員工從事農業的興趣,所以員工們都在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精益讓我們更賺錢,讓我們有時間休息,並為其他追求保存精力,比如撫養我們的孩子和計劃多一些家庭旅行。

可悲的是,太多的農民,尤其是那些剛剛起步的農民,陷入了辛苦工作和債務的泥潭。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註:美國獨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鍾愛的追求如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岌岌可危。

這不僅僅是這些農民的錯:高昂的土地價格和長期的低糧價,讓許多本來可以成為偉大農民的年輕人無法從事這一職業。農業需要創業資金和需要多年學習的技能。許多剛開始工作的人根本不願冒生命中如此大的風險,把生命中如此多的時間奉獻給一項很少有人發現有利可圖的行業。

雖然障礙是真實存在的,但是採用精益方法的任何規模、年齡和類型的農場都可以獲得成功。新建和小型農場的真正機會仍然存在。正如我希望這本書所展示的,成功是可能的,通過以客戶為中心的生產,將企業管理中的最佳理念與新的、合適的技術和高效、密集的生產方法結合起來。由於利潤仍然很低,對成本的深刻理解和削減浪費的承諾是必須的。為了獲得支付賬單和過上舒適生活的利潤,種植者別無選擇,只能採取精益生產的方法。

商業流行類似於節食風尚,但瘦身卻擁有非凡的持久力:它在過度和貪婪的文化中產生共鳴。精益說,削減廢物是用一種合法的方式來發展業務。幾十年來,農民被告知要麼大賺一筆,要麼出局,精益卻提供更好的出路。

保持你的價值觀:精益只是一種工具

您可以應用精益系統,而不會從農業中剝離價值或人為因素。精益是一個價值和人的支點——你和你的社區價值最應該在你的農場中佔據中心位置。精益有助於識別和交付該價值,而不是替代它。

如果利潤是你唯一的動機,那麼採取極端的精益原則很容易導致一個依賴石油的單一作物農場,只有最有利可圖的生產方法和農作物得以生存,而所有其他作物被砍伐,或者它可以用來證明虐待動物的正當性,比如圍在小面積內飼養。這種類型的農場可能會使用選擇性的精益工具,但這並不代表精益的真正精神,即更好地耕種,而不是縮減成本。

精益農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採取機械化。在我們的農場里,我們享受著機械化帶來的好處,儘管我們的設備,比如小型拖拉機,比許多農場的設備要小。精益有一個好處,可以讓農民選擇更少的機械化作為價值宣言。我們農場周圍的阿米什人完全不使用拖拉機,而是選擇技術含量低、甚至不使用化石燃料的農業作為一種價值。精益思想為任何類型的農業經營增加了利潤,而不僅僅是大規模生產的農場。

事實上,精益可以用來加強可持續性。畢竟,精益就是要去除浪費。你不需要放棄像可持續發展這樣的價值觀來擁抱精益。

在本書的第1部分中,我探索了廣泛的精益原則,引用了我們在農場中實施的精益工具,並展示了其他農民如何使用這些工具。在第2部分中,為新農民提供了具體的精益建議,並討論了在農業環境中精益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將精益應用於利潤之外。任何類型農場的任何人都應該在這些頁面中找到值得實現的想法。

工廠和農場相隔好幾個世界。農民和工廠經理並不經常在一起。但是當不同的經歷相遇時,就會產生豐富的結果。我希望這本書能給你靈感和工具來根除浪費,在你自己的農場找到成功。

註:以上為我個人翻譯,僅供交流學習,請勿他轉。


讀到這裡,關心賣農產的和關心買農產的,可能會覺得斜體加粗那段沒用。

而我在讀精益五原則的第一條「明確顧客的價值」時,恰好在看藤村正宏的《創造價值的技術》一書,書中說商品的價值過去是名詞,是形容詞,而今是動詞。意思是最早人愛貓,是因為貓能抓老鼠;之後喜歡貓,是因為有波斯貓、折耳貓、藍貓、短毛貓等等品種;而現在,人們愛的是吸貓。管你是什麼貓,只要能仰著肚皮被擼,不抓人也不咬人,就是最可愛的貓。

翻譯到農產品上就是「好吃營養健康的」是名詞,「鷹嘴桃、水蜜桃、黃桃」是形容詞,「產地好玩的農產品,傳授烹飪技巧的農產品,擁有個人風格博客的農產品」是動詞。

作為農場主,你一定覺得生產出高品質的蔬果,已屬不易,卻還要玩一堆虛的,才能把產品賣掉太累。的確,現代社會離本真太遠,求虛幻的居多,所以才會有大賣廣告,不注重產品質量的商家。話雖如此,保農產質量的同時,又想大賣,推薦學學《創造價值的技術》。

作為消費者,你既希望商品是名詞,又是形容詞,還是動詞,商品價格還不貴,有沒有可能?所以,沒錢的我混進農夫市集,混進農場,直接和農民買。

作為幫扶小農的公益人(環保人),你可能會對玩虛的嗤之以鼻,我想把電視劇《少林問道》里師傅對弟子說的話送給你:「世上不是只有進,也不是只有退,可以先退後進,別人做不到,你又能不能做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