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希望大家補充一下中國農業機械化面臨的問題,謝謝


中國北方機械化還可以,像新疆黑龍江內蒙還湊合吧。大部分不是最先進的,只能說現在用的比較適合中國國情。

南方多丘陵,而且放眼望去都是一小塊一小塊的土地。只有一小部分實現了機械化。

面臨的問題太多了,我舉幾個例子,車頭大馬力更新太快,09年開始大田犁地從654到804到1204 1654 1804 2204 到現在2404一個車頭幾十萬,剛買回來還沒幹多少活發現別人不用了,你說說吧大馬力的老闆倒閉幾批了!?

無人機也是,從17年大疆T16 今年T20 明年T30一個飛機好幾萬,還沒熱乎呢,就不求行了,有載重量更大更穩定的了,你說你是啥心情。

在農具的選擇上問題更大,過關的第一梯隊農具都是進口的,動輒幾十萬上百萬,國產的用起來鬧心,不敢買,我說的是實話,不是愛不愛國的問題,同樣設計的犁,國產的不到10萬,進口的26萬,因為中國的犁材質達不到,最多兩年就開始不求行了,進口的十年都沒事。我認識的幾個老闆,專坑外行,買國產犁回來用兩年賣了,用兩年賣了,好幾次了,這樣的犁看著新新的,但是誰買誰上當。

收割機也是,國產的問題太多,我認識個上過我愛發明的搞收割機的人,在新疆推廣他們廠子的機器,買的人差點沒把他卵子罵出來,

這個是進口的,用的都是歐洲70年代的技術,現在最先進的我們這也有,就是沒人用,因為達不到歐洲那種標準化種植,所以收割起來浪費太大,老百姓接受不了,所以都用那種浪費不太大,但是不太先進的機器,所以中國的機械化不一定用最先進的,用最適合我們的就行。

這個是他們廠子的。

對我就是那個把他卵子罵出來的其中一個,進口的一天100畝,這個一天壞10幾次一天干20多畝,18年我陪著這個機子20多天,天天出問題。

真心希望有一天國產的農業機械趕超老外的一天,真的!


只能說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而且農業機械化還只是第一步,現在還要深入發展信息化和無人化。以後不會飛無人機你可能要自己穿水鞋下田打葯了。人家只要動動手機就一上午用無人機噴完十畝地而你還在第二塊的田裡


這是我在雲南做工程時拍的工地旁邊的土地,這裡沒有任何機械化。比一百年前強的地方就是多了化肥農藥。


首先,我國面臨的是農用地分布較為分散的問題。我國的東北地區土地資源豐富,土地

肥沃適合農作物的生長,農業地的集中分布更是為東北地區的農作物種植機械化提供了極大

的便利。播種機、收割機、動力排灌機、機動車輛等進行土地翻耕、播種、收割、灌溉、田

間管理、運輸等各項作業更適合在廣闊的農用地上運行,因此,在東北等農用地分布較為集

中且面積較為廣闊的地區,農業機械生產較易得到推廣且較大的發揮其優勢。然而,中國區

域遼闊,地勢西高東低,東南以丘陵為主,華北、東北為平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黃土高

原、內蒙古高原、准葛爾盆地、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分布於全國各地,要全國範圍內推行

極大面積的農業機械化生產確實有很大的難度,再加上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可利用的農

用地面積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分散,要化城市用地為農用地從而為農業機械化生產提供便利

無疑是無稽之談,這也是東北地區農業機械化取得重大進展,而其他大部分地區仍面臨著進

一步推廣機械化進程的困境的重要原因。


先說一下我所了解的一些情況

我所在的地方是南方農村,典型的丘陵地帶,大部分田地都是梯田,少部分平坦地形有些田,但也有高差,就是一塊田一塊田分開有高有低形狀各異,並且這些田往往不是同一家人的。這就意味著大型機械根本無法作業,平坦的地方僅僅只能用小機械作業,更別說山地的梯田,山地甚至路都很小。機械化也是天方夜譚。

年輕勞動力的流失,老一輩人老了,這些田就荒了不少。

機械化的第一步應該是整合土地,將平坦地形的土地整成適合機械化的形式,然後就是要有適合小地形的機械,修好路到山上的梯田,解決交通運輸問題,機械的價格也是很重要的一點,農產品利潤這麼低,機械價格太高那不可能有人買的。

農業發展還是有很大空間,希望能讓更多人來改變。讓農民也能成為一個好職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