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被高声吹的是讲故事的能力,绘场绘色的讲一个故事,代入某种思想,让听故事的认同,并随之做出决定。现代社会什么都膨胀,随著网路的崛起,信息跟著泛滥,知识碎片化,被人快速食取,像是快餐看似丰富,并不营养。越来越多的人依赖知识,却忘了独立不思考,根据经验所识,片面取义。

  网路平台使得人们有发声场所,许多网路用语层出不穷。其中就有这么句「毁三观」「三观尽毁」,此语一般用于评论某种行为、某个思想层。

载入超时,点击重试

图片来源网路

看看网上各种短评或者各种弹幕,你就会发现:原来包法利夫人是爱慕虚荣的白穷美;《红与黑》描写了一个凤凰男的故事;《红楼梦》中的晴雯不是反抗者形象,而是「作女」的典型代表……以上三部本来是文艺作品,不得不说看客们的总结能力非常不错,一句话简明扼要,看似说得还有几分道理。点赞的人多了,也就都起了审查结总的心思,而结果无一不是「三观尽毁」。

  三观是怎么被毁的?来看个小故事

  有好事的心理学家,把亚马逊密林中原始部落的人带到美国大草原上飙车,「亚马逊人」眼看著远处的野牛逐渐变大,世界都崩塌了,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甲虫大小的东西会变成一个庞然大物。这是因为他从前生活在密林当中,缺少远距离视物的经验,看到物体大小不会由于距离不同产生那么大的变化。

  故事里「亚马逊人」的世界观崩了,是由于他们的生存经验使然。

  而说白了我们所谓的「三观」,是我们生活中的道德文明或是经验所形成。

  人们带著已成形的「三观」,判别事物,就难免会像故事里的「亚马逊人」,容易崩坏。

  其实依赖固有「三观」判别事物,主要源于大脑。

  我们身处的世界非常复杂,接触到的信息繁多,而我们的大脑并不如想的那么勤勤恳恳,它总爱「偷懒」。它很快就借助以往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对人、事、物进行分类,并给每个分类贴上标签,这个标签称之为「刻板印象」。

  当然,这种做法能更快速地处理信息,比如小孩子力气小。这种标签能够让我们高效地认识世界,处理信息,并不会每遇到一个孩子要用事实来证明,并重新评估他的力气,可以直接经过经验判断。

  但是人类太复杂,且多元,我们用以往的「标签」判断不一定证确。比如:  

  欧洲一百多年前,哥白尼发表关于地球的言论,第一次描述地球是圆形的。结果怎么样呢?人们的「三观尽毁」,当时社会公认说法是:天圆地方。毁三观的哥白尼被处以极刑。然而事过境迁的今天,我们谁都知道地球是圆的。

  看客们都在嚷嚷著「三观尽毁」,然这个「三观」是否完全证确,依据过往经验简单地给一个事物一个行为贴上一个「刻板印象」本就是片面之词。

  喜马拉雅论坛有这么一个问题:攀爬珠穆朗玛峰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你花费比购买一辆很棒汽车更高的价钱,你为此训练一年,随后,你离开家人两个月时间,没有人保证你将会到达顶峰,每年约有五人在这里遇难。那么,为何要这样去做?是啊,为什么呢?看看也是啊,「刻板印象」们认为这不就是自讨苦吃么。

人是复杂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追求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按自己的思想去要求别人,不能按自己的经验去判定别人。

  这种「刻板印象」的偏见无疑是有害的,如上文的哥白尼,一代天文学家被烙死。

  奈及利亚女作家Chimamanda Ngozi Adichie在一次讲座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一个学生对我说:非常可悲,奈及利亚的男人都和我书中的父亲角色一样,都是施暴者。我告诉他我最近刚刚读了一本小说,叫做《美国精神狂魔》,对此我也感到很惋惜,美国青年都是连环杀手。这里当然是Chimamanda的反讽。

  我们把听到的看到的故事,变成唯一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或许是事实,或许不是,但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却不完整。而人们依照这个信息做出了判断,就是「刻板印象」。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是摆脱「刻板印象」的唯一途径。

  读万卷书,多涉取知识,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事物本来面貌;行万里路,证实我们所学所想,是否正确。

  我们的「三观」需要丰富的经历来检验,我们的人生需要正确的「三观」才得以精彩。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