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酸楚、酥麻、悸动,当你遇到了命中注定的她,世界就如同再次被照亮。满心满眼都是她,仿佛过往所有的人生都是为了与她相遇,愿意为她抛弃所有,愿意跟她走到世界的尽头。

一个唇边的微笑,一缕柔顺的青丝,一个温暖的拥抱都在你的脑海里不停的回放。时空化为虚无,为了她可以穿越千山万水。世界化为背景,一切都是你们爱的陪衬。才刚刚分手就进入无边的思念,一边是幸福的甜蜜,一边是痛苦的煎熬。

每个人都会有对于爱的初体验,爱是生机勃勃的春天所散发出来的希望,爱是早晨的太阳所释放出来的温暖,爱滋养了心灵之花全然绽放,当你拥有了爱就拥有了一切。

爱是每个生命与生俱来的能力,然而可悲的是现在有太多太多的人已经失去了这种能力。打开电视、登录网站、环顾周围,海量的信息铺满而来:金融新型骗局来了小心倾家荡产、实体店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大批关门、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达两个亿。

这个世界看起来好像并不那么美好,在巨大的压力下,很多人开始变得魂不守舍力不从心,花著双倍的力气冲向设定的目标,拖著疲惫的身体奔向迷茫的未来。爱,成为了一个年少时梦境中的幻影,然而社会大环境仅仅是外因,真相是事业的失败和生活的失意来自于心力的衰竭。

毛主席在二十四岁就写出了《心之力》: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宏大至宇宙,细微至发梢,皆思维心力所驱使而已。只要心力不衰竭,就能像曹操一样,到了暮年依然可以写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就能像褚时健一样,八十多岁还笑呵呵的带人参观他几年后才能挂果的橙子园。

儒家有句非常经典的名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到了第一位。这个修身并非指简单的修养身心、陶冶性情。其实本义指的是如何修出心之力——生命的原动力。虽然有各种不同的流派,但是不管是佛家、道家、儒家、基督还是武术,核心都是一致的,都是把身体的小宇宙打开修出强大的心之力。

《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天地是被一种存在又捉摸不到的能量生成,生命也是被她生成。人掌握了她就掌握了生命,要想修出强大的心之力就需要掌握这股无形的能量。

让纷乱的思绪慢慢的沉静下来,让紧绷的肉身慢慢的放松开来,整个身体进入到恬淡虚无的状态之中。鼓荡、鼓荡、鼓荡,从虚空中鼓荡出一股无形的能量,用这股无形的能量去和僵硬郁堵的身体链接,就如同是初恋的少年带著满满的爱,对意向钟情的少女发射了他爱的信号。

起初少女也许是害羞,也许是还未心动迟迟没有回应,然而少年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传达他的爱意,那股爱是那么的真诚,那么的炙热,那么的美好。少女的心被触动被融化被激活,开始热烈的回应少年爱的信号。

全身心进入到甜蜜、酸楚、酥麻、悸动的情绪当中,当你遇到了命中注定的她,世界就如同再次被照亮。满心满眼都是她,仿佛过往所有的人生都是为了与她相遇,愿意为她抛弃所有,愿意跟她走到世界的尽头。

在爱的滋养中生命再次焕发出无穷的生机和活力,爱也是分次第的,世间六亲之爱是有前提讲条件讲互惠互利的爱,属于小爱。只有破掉小爱,把亲人之间的情情爱爱扩大为更多人的爱,而且不讲前提不讲条件,能达到我爱你与你无关才能上升为大爱。

而世间最顶级的爱就是佛教里讲的慈悲之爱,这种爱的对象包括亲人包括冤家,包括人类也包括动物,包括六道一切众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种慈悲之爱已经消除自我和众生之间的对立及隔阂,证得空性体无我,没有任何亲疏爱憎之分并将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

内修修爱也是分次第的,当修行达到一股无形的能量在体内流动,纯粹、平静、祥和,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从小爱到大爱再到慈悲之爱,当你触摸了慈悲之爱就真正触摸了生命的那股原动力,懂得了爱就懂得了内修!

「九五宫」文章全部原创,感兴趣的朋友请长期关注,了解更多可查看历史文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