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纶指发展棕地需时,填海可控性则较高。

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今日召开特别会议,与政府、团体代表听取公众就「明日大屿」中部水域人工岛相关研究的意见。发展局长黄伟纶表示,政府发展土地解决住屋问题「远水」和「近水」都需要,古洞北、粉岭北等新发展区已处理约540公顷棕地,而发展棕地在收地问题上需时,填海可控性则较高,故认为发展棕地不比填海快。

黄伟纶指明日大屿计划克制。资料图片

黄伟纶又强调明日大屿计划克制,完成工程后只增加全港土地总面积约7%,相比邻近的新加坡及澳门已平衡保育和发展需要;又指计划不会掏空库房,属于审慎的长远投资。

规划师学会代表陈剑安表示,支持尽早开展人工岛可行性研究工作,但建议当局成立督导委员会,监督整个研究工作,同时确定人工岛的城市功能角色,才能制定基本的用地规划及技术评估工作。

全港关注㓥房平台组织干事黄嘉浚认为,政府推销填海造地,声称解决㓥房问题,增加公营房屋数目,但填海造地是「远水」,不能回应㓥房户急切上楼的诉求。他指出本港很多土地未被善用,且高地价政策亦加剧土地短缺问题。

有与会市民批评,政府的前期研究包涵在长洲以南填海及兴建人工岛,但从未咨询居民;填海工程造价过高,担心超支。也有市民指政府应填海增加土地建屋、建设商业区、生态旅游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