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半年前做了支架手术,出院后医生让他每天吃100 mg阿司匹林。最近不用总到医院复查后,刘先生决定就近在药店购买阿司匹林,去了发现药店有很多种阿司匹林,却偏偏没有医生一直给开的那一种,导购跟他说贵的便宜的都有,问他要买哪一种时,刘先生犯了愁:到底应该如何选择?是不是贵的一定就好?

1阿司匹林究竟有多少种?

单独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患者使用的阿司匹林来看,目前国内市场常见的阿司匹林主要分为国产和进口两大类。国产的阿司匹林包括常见的伯基、久联、奥吉娜、平光等诸多品牌;进口的阿司匹林则是以拜耳公司出产的拜阿司匹林为主。这些药片价格都有所不同,便宜的一般5~10元一盒,贵的一般20~40元。贵的和便宜的成分和疗效上有啥区别吗?


阿司匹林,贵的和便宜的疗效上有区别吗?

2贵的?便宜的?有什么区别?

首先,从根源上来说,阿司匹林都是阿司匹林,它们其作用的成分是一样的,不会说贵的阿司匹林就比便宜的更好用、更管用。

1从剂型上来说

常见的阿司匹林剂型包括普通片、肠溶片、肠溶胶囊、泡腾片。普通片就是只有阿司匹林的普通药片,什么多余的东西都没有;肠溶片和肠溶胶囊都是在普通片外面包了一层药粉(肠溶衣)或者胶囊,可以让药片到肠道才开始融化、起效;泡腾片是让药能在水里快速泡开的一种剂型,就像是小孩子吃的维C泡腾片那样。

由于阿司匹林对胃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长期、大量服用会造成胃溃疡和胃出血,为了避免这一不良反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该尽量选择肠溶剂(如肠溶片、肠溶胶囊),这一类的价格会相对贵一些。


阿司匹林,贵的和便宜的疗效上有区别吗?

2从剂量上来说

阿司匹林的常见剂量有25 mg,50 mg,100 mg;稍贵一些的阿司匹林也有81 mg这种国内非主流剂量。鉴于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它是不能掰开服用的,因此,在日服用量较低的时候,应当选择较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比如需要每天服用75 mg阿司匹林时,应该选择吃3片25 mg,或者吃1片75 mg的阿司匹林,而不是将100 mg的药片掰开。

阿司匹林,贵的和便宜的疗效上有区别吗?

3从成分上来说

便宜的阿司匹林种最常见的是单纯的阿司匹林片,除了100mg的阿司匹林之外没有其他的药用成分;而贵一点的阿司匹林有些则是复方片,就是除了阿司匹林,还会再加上一些有辅助疗效的药物,如加入双嘧达莫、阿魏酸钠等。如果没有明确医嘱要求服用某种复方药物,应当使用普通的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贵的和便宜的疗效上有区别吗?

3到底应该买哪种阿司匹林?

1. 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如果服用普通片没有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是可以使用普通片的,也就是最便宜的阿司匹林,可能三五块钱就能买到一瓶100片的。但从远期影响来说,对有条件的患者,还是建议买贵一些的肠溶片或肠溶胶囊。

2. 如果伴有吞咽困难或无法顺利口服的情况,也可以选择购买阿司匹林泡腾片,药效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出于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仅建议短期使用。

3. 经济条件好患者,如果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建议是购买相对贵的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司匹林,贵的和便宜的疗效上有区别吗?

4可以换个品牌吃吗?

如果医生没有特地表示需要吃某种复方阿司匹林,那完全可以换一个品牌吃。

有些人咽不下胶囊,或者吃不下100 mg的大药片,是完全可以换成肠溶片和小号药片的。如果是短期使用,还可以换成阿司匹林泡腾片,都不用咽药片,喝药水就可以了。

或者是感觉医生开的牌子价位不合适,也可以换成价格相对较低的其他品牌,毕竟阿司匹林都是阿司匹林,什么牌子都一样。

但是,不论换成什么牌子、什么剂型,都要保证足量服用。买药的时候可以让导购看一看每片药的含量,对比之前吃的牌子,把每天要吃多少粒算清楚,以免少吃、多吃。比如之前吃的是100 mg的药片,一天一粒,新牌子的是25 mg的小药片,就应该一天4粒,吃够100 mg。


阿司匹林,贵的和便宜的疗效上有区别吗?

5不同种类阿司匹林分别如何服用?

1注意事项

▲无论哪种剂型的阿司匹林,都不能和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品合用,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不建议与抗凝血药(如香豆素、肝素)及溶栓药(链激酶)同用;

▲不应与抗酸药(碳酸氢钠等)同用;

▲不宜与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同用,以免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

▲不宜与口服降糖药和甲氨蝶呤同用,阿司匹林会加强这类药物的效果,易造成药效不可控。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有消化道出血、视网膜出血、脑出血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不应使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贵的和便宜的疗效上有区别吗?

2服用方法

▲阿司匹林必须整片(或整粒)吞服,不能碾碎或溶解后服用(短期使用阿司匹林泡腾片的患者除外);

▲阿司匹林肠溶片或肠溶胶囊应在饭前服用,以避免药物在胃液中过多停留,导致药物暴露,刺激胃粘膜;

▲阿司匹林普通片应在饭后服用,以避免直接对胃肠道产生刺激;

▲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时,建议在早晨用药;若有轻、中度高血压,则可以在晚间服用,有轻微的降压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