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晨曦集团邵仲毅             。(图/CFP)

▲ 山东晨曦集团董事长邵仲毅 。(图/CFP)

财经中心/综合报导

2年前,这家企业的董事长还是富比士富豪榜上的山东首富,身价190亿,如今却要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并且已被法院受理。这就是曾为山东省民营百强企业亚军的晨曦集团。

山东晨曦集团董事长兼创始人邵仲毅,2年前才以总资产190亿元人民币,跻身大陆富豪榜前100名的富豪之一,同时登上《2016胡润全球富豪榜》山东首富的宝座。却在短短2年后,晨曦集团因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法院裁定对申请人的破产重整申请予以受理。

根据《财华网》报导,晨曦集团曾为山东省民营百强企业亚军,是一家结合石油化工、粮油加工、国际贸易、文化旅游四大主营业务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其2016年的销售额达到了432亿元人民币,因大豆贸易量最高曾占全国的近10%,被称为「大豆之王」。其他业务中,主要是石油炼化行业的总产值超过了150亿人民币,也是晨曦集团主要业务收入来源

晨曦集团的董事长邵仲毅,商界之路颇富传奇色彩。1992年,24岁的邵仲毅还是莒县外贸公司的临时工。两年后,自言不甘寂寞的他接手了一家只有十几人的乡镇小企业,开始创业。富有商业头脑的邵仲毅用了六年的时间,把一家作坊式的吹塑,做成了一个大型塑料加工企业,并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

2003年,莒县国有企业改革,邵仲毅完成创业生涯中的第一次兼并;将快要倒闭的莒县化肥厂重组。随后,邵仲毅又相继投资5000多万人民币对化肥厂进行较大规模的设备、技术改造。

之后他陆续兼并5家地方国有企业,并由此组建了山东省晨曦集团有限公司,开启了多元化之路。2003年,晨曦集团营收3亿人民币,十年后则达到了762亿人民币

▲▼ 炼油厂。(图/路透)

▲ 晨曦进军石化领域后曾获得成功,后来却成为亏损业务。(图/路透)

在市场经营中,常年与塑料原料打交道的邵仲毅意外发现聚丙烯中蕴藏著惊人的利润,他接收化肥厂,从而实现由塑料制品转型石化领域。沿著聚石化行业这条道路,晨曦在石化领域逐渐崭露头脚,成为鲁东南最大的石化生产基地。

2006年,邵仲毅重组当地濒临破产的植物油厂,凭借著沿海区位优势和灵活的决策,数年间,晨曦集团就跃升大陆最大的大豆进口商,他也被称为「大豆王」,并连续7年入围大陆民营企业500强

在2012年晨曦集团最兴盛时,邵仲毅就四处扩张,投资37亿人民币在莒县兴建十大建设项目,在陕西、江苏、青岛等地投资30多亿人民币的石化专案,依照邵仲毅规划,预计3年内上述专案均能全部投产,届时等于再造一个晨曦集团,预期销售收入将破千亿人民币。

但到了2014年,晨曦集团就曾因为企业资金不足而缩减业务量。

晨曦集团官网上,一篇发布于2017年3月的文章显示,邵仲毅曾在接受《中国网》采访时颇为无奈地表示:「2013年,银行突然抽走了晨曦集团19亿元流动资金,使得企业一度面临非常艰难的境地。」随后经过多方协调这一问题初步解决了。

据悉,2016年初富比士富豪榜给邵仲毅算出190亿人民币身价,也就是山东省首富的时候,每吨原油的加工利润尚有900元人民币。而2018年以来,地方炼油已经有很多处于亏损状态。

路透社今年6月的报导显示,已有近40%的中国民营炼厂处于亏损,市场占有率节节败退。曾有统计数据指出,6月大陆地方炼厂处理每吨原油平均亏损约300元人民币

从原油价格表现上可以看出,今年以来原油价格明显升高,对地方炼化企业很不利。另一个主要业务是大豆贸易,这类贸易业务平时价差很小,对资金实力要求也很高,但近期中美贸易又涉及了大豆关税的问题。

总体而言,经营形势、资金面情况的综合影响下,这家大型民营企业「倒下了」,进入了破产重整的程序。

★ 版权声明:图片为版权照片,由CFP视觉中国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CFP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