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这样一篇文章很久了,但迟迟没有动笔,我想是因为我还没有准备好。今天敲下这些文字,希望它们可以为深陷神经症痛苦的人带去些许温度与慰藉。如今这个时代,许多人都忍受著不同方面的压力为了生活而打拚,同时又有很多人深陷在自己创造的困境中无法脱身。这份困扰,使我们无法与时代保持相同的脉络,逐渐成为社会的边缘人。

我之所以觉的可惜,是因为神经症患者多半都是生活欲望极其强烈的人,他们在自我实现方面的要求有比别人更苛刻的标准和条件。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注定要承受更多的辛苦。但究其根本,你会发现神经质类型人的思考方式和对于自我的评价体系,更多的是对于自身主观性的评价,评价的方式非常主观,而非客观的量化标准。这其实是发病以前就存在的性格素质,是神经症发病的内在基础。他们对自己的评价眼中已没有外面的世界,孤意独断地坚定头脑中不合理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他们自我实现的方式,包含两种类型的矛盾,第一,他们所认为的完美不是通过克服障碍而逐步达成的,而是心里认为自己本来就应该是完美的。对于自己实际拥有的能力和特质,却觉的无关紧要,就是想要排除掉心中认为不完美的缺陷。第二,认为通过思维层面的努力,就可以摆脱这种负面的认知,这个方式简单粗暴,说白了就是心理否认,背后是心理的逃避机制在作怪。

除了想用主观的努力摆脱主观产物的神经症外,神经质者内心其实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劣等感,这份劣等感可能来自于相貌、地位、经济状况或个人能力,但最终这一切都被患者与自身的价值感链接在一起,说白了,患者心中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他没法心安理得地拥有自信,并不具备成熟的自我评价与标准。个人价值感随著外界的暗示和评价而左右摇摆,虽然他们有可能看起来不在乎。正是因为患者有这样的心理背景,许多人对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存有愤怒和无力感,总觉的为什么这一切都发生在我身上,有时会将其归咎于父母与成长环境,借口命运的不公。

最近接触的一位访者,他曾经学习过森田疗法,但令我惊讶的是,他参加了国内森田疗法专家的培训和辅导,最终没有获得改变,反而对森田疗法感到沮丧和绝望,他认为,森田疗法就是脱敏疗法,让你暴露在恐惧的环境中。这让我更加觉的,森田疗法的实践并非一蹴而就,药到病除的快速疗法。因为症状的固化,是经过时间的积累,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问题。治疗的过程是漫长地觉察内心矛盾与本心的过程,只是单纯地掌握森田疗法中核心的概念和原理,只是拥有智识上的理解,并不能立即解决内心的困惑。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你无法保证你的认识是准确的、正确的。了解症状产生的基础、相关机制、背景等,患者可以从理论与客观出发,去审视症状本身,但真正的领悟,还需要在行动中去不断的实践和反思。


这就是许多患者常见的思想和行动的错误之处,深陷神经症苦恼的人,这份苦很多从表面来看,似乎是症状本身带来的痛苦,但其根本是对症状想排除而不得的痛苦。患者想要摆脱症状的方式,基本就是一种,就是努力想明白,然后让症状消失。这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第一,个人努力摆脱的阶段。当症状固化无法不时刻关注而痛苦时,患者一般会从极度排斥、努力控制、症状合理化、转移注意力等几个方面入手。如果仔细看,就不难发现,这一切均为思想层面的活动,说白了,就是通过主观的意识改变自己头脑中的精神活动,这本身就无法实现的事情,如此努力,自然是无功而返。相反,只会使自己愈陷愈深,因为情感有其自然变化的规律。

第二,在森田疗法咨询与实践过程中,许多人就会拿著书中的理论去与自身状况作对比,有时难免生搬硬套,走很多弯路。有些人,在咨询初期有很大改善,但慢慢地会开始变的消极,认为森田疗法不就是让人去行动吗,好像治疗就是这条路走到黑。但他们往往无法看到自己的问题,对于森田疗法的理论一知半解,就认为这不过如此,不想深究,也不想再坚持。这背后,有一条致命的逻辑错误:认为神经症的治愈条件是这样的,只有在思想上完全想明白,才能痊愈。症状无法轻松地改善,是有其背后的根源和精神机制的。如同前面所说的,让症状得以固化的因素并非单一的的因子,而是来自生理和精神两方面彼此影响交织的作用,形成了无法靠意识去控制和解除的症结。


如此的情况,森田正马其实在他漫长的从医生涯中做了大量的努力和试验,才提出来借靠外力一啄的概念,就是即便抱持再大的疑惑与不安也无妨,坚持以「目的论」为原则的行动方式,会在某一个契机,体验到身心获得自由的感觉。有人认为森田疗法中提出的行动,可能是转移注意力、脱敏等方法,这是知其表面而不知其意的理解。其实这背后,也有对应的机制和原理。

第一,情感变化的自然规律。不要等到症状消失后再行动,等痛苦不那么严重时再行动,这样做是因为,患者的痛苦最初是来自于他本来的欲望,可谓是寻求生的发展,想要活的受人尊敬,出人头地。保持行动,是为了保证不偏离这一客观事实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森田先生强调「离开生活谈治疗是没有意义的」。有些思想和疗法中存在著这样的陷阱,本来患者根本的痛苦就是因痛苦而痛苦,结果对应的治疗手段也变成了为治疗而治疗,其实应该回归到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治疗的目的上来。其次,行动的另一层意思是,因为好多患者在与症状斗争的的过程中,行动方面的力度均有所弱化,消极与负面的情绪,会使其在应该做的事上产生抗拒与逃避的行为。同时因其神经质的思考方式,难免会将其影响联想和放大,对自身产生并不客观的评价。行动的好处就是可使个人积累正向的经验和自信,消除部分对于自己不真实的评价和预期,打消部分消极的念头。

第二,行动改变性格。森田疗法相关著作中有一本书书,叫做《行动改变性格》,文中阐释了现代人应对精神不适的状况,一般从理智与逻辑著手分析,反而会陷入苦恼的泥潭,起而行之,反而能够从根本上摆脱苦闷情绪和不适。其背后的原理是行动的时候,人的主观层面的思维活动会集中于当前的事物,无暇采取过往老旧的行动手段和模式,通过精神和外界的自然协调,反而不觉间通过行动改变了身心的状况,体验到与坐而论道完全不同的洞见和心境。

总之,如此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就是在遵循情感变化机制和症状存在变化的客观事实下,努力使其对心灵如释重负之感有惊鸿一憋的机会。这就是森田疗法中所说的「心机一转」。当患者体验到内心的感觉与之前完全不同时,这种感觉可以说是治愈的契机,同时也是信心的基础。再厚重的痛苦和束缚,当你经验到未曾体验过的身心解脱的感觉,当你看到新的希望或感觉到痛苦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可怕时,你就有可能以观察者的身份审视内心痛苦,这时候,背后症状强大的习性就开始动摇,这是森田疗法治疗的一个心理基础。但整个的治疗并未就此结束,因为神经症的治疗和性格的转变并未一蹴而就,其中涉及多种因素。

而根本的方法就是:陶冶与磨炼患者的神经质性格。在森田疗法中也有介绍,神经症患者痊愈后,会一改往日谨小慎微、思前想后的思维方式,能够更自由的展开行动,获得自我认知、处理内心问题上的转变。神经症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多半将注意力放在体验与观察症状的感觉上,常常去验证自己的症状是否有改善,自己的方法是否起作用。彻底摆脱症状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可能结果并非如患者所希望的那样。我们无法直接将自我带到一个没有痛苦的地方,而是通过将关注点放在行动和目的上,建立以行动为中心的行动方式,而非以情绪和感觉为中心的主观评价方式。只要如此行动,其实已经在很多大程度上与神经症的思维方式切断了联系。纵观神经质人格发展的全过程,其实背后固有的模式会贯穿患者思考方式与行动一生,这是无法否定的事实。唯有勇敢的面对,努力的调整与改变自己,不断地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而不是通过心理问题这种逃避的方式,试图去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这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就是神经质性格的陶冶过程。神经质人往往只会觉的自身性格不是自己想要的类型,对其中某个面向会尤其厌恶,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自卑、胆小等问题,无法完全的认同自己和拥有正常的自信,其实底层的信念就是,真实的我是不好的。

神经质性格的陶冶,是一个不断蜕变的过程,你无法在保留原有思考方式和老旧自我意向的基础上,获得内在真正的改变。首先,你需要老老实实承认自己的样子,之前说了,普通人都有自己某些不被认可的地方,但他们会努力寻求改变,通过正向的手段和行动去达到自己的要求。而神经症患者是无法接收自己的某些特质,其心理就是一边厌弃自己,一边试图让别人觉的自己完美,这其中是有矛盾的,并非说这种性格不好,而是在如此快节奏的社会中生存,我们需要灵活的手段和柔软的身段去调和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因为每个人无法全部实现自己的预期。而神经质性格天生就拥有思维的短板,这种短板是诱发神经症的主要因素,就是内向精神指向和疑病素质。陶冶神经质性格,其实就是发觉与改变上述两种特质所延伸出来的错误的思考方式,禅宗素称「恶智」。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自觉,这种错误的思考方式会渗透在围绕症状的所有想法和行动中去,根本的体现是:无视客观的事实,森田疗法中称为「迷信与妄想」。

之所以会导致患者身在错误中而不知错,除了并不了解围绕神经症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当患者从一开始的思维陷阱中出发,从错误的思想背景下很难客观地观察症状和自我,这就是越是努力陷得越深的原因。陶冶神经质性格,我认为最基本的原则就是:1、了解和改变自身的内心精神指向和疑病素质。2、发觉并改变神经质的错误思考模式。3、觉察接纳自己内在真实面目和欲望,老老实实去接受自己,是改变一切的基础和最根本的力量。

第三,坚持以「目的论」为中心的行动方式。陶冶神经质性格,除了内在觉察外,更需要的是在事上磨炼。许多神经症患者痊愈后,会形成一种严谨而又不局促的性格,摆脱了以以往的敏感性格,可谓是神经质性格经过磨炼与陶冶后的最好体现。

写到这里,我觉的有关森田疗法治疗神经症核心的东西已经讲的差不多了,虽然我从彻底痊愈后就没再看过森田的书,但一直未停止这方面的思考,有关神经症治疗的方方面面早已渗透至我的血液中。森田疗法的书,在我自己努力寻求改变的过程中,我看了不下100遍,这些东西即便现在依然铭记在心。在我未痊愈的时候,我还无法领会其中全部的意思,等我完全摆脱症状后,书中的东西仿佛一下子通透了。直到现在,我对森田疗法和神经症有了更多的认识,这份领悟,是一个深度实践者在森田疗法应用中的认识和感悟。我学会了如何用易懂、准确、有效的方式介入神经症治疗的问题。关于森田疗法的书和相关资料很多,但其倡导的核心和原则不过短短数句话,领会其中的来龙去脉,对于治疗至关重要。不但是支撑治疗向下进行的信心和依据,更是解析神经症问题的强大武器,没有从痛苦中觉醒的人,并不一定会理解。


我看过有些森田理论的追随者,常常会用佛教、禅宗等经典中的文字来解释森田疗法。了解森田疗法的人,大多都知道,森田正马先生对于东方哲学有相当程度的研究,虽然他自谦并无什么造诣,森田疗法主旨与禅宗很多程度上一脉相承。我一直有很大的疑问,为什么森田疗法源于禅宗,却只有森田疗法能救神经症者于水深火热之中。

最近我有了答案,在佛教和禅宗的经典著作中,许多内容都是经悟道者所传达出来的,这些高屋建瓴的经典中所描述的都是达到人生终极的智慧,是超脱俗世的经验。

但神经质性格的人看到这些,会将其自然的当做至高无上的座右铭,让自己努力去接近这个状况。这个过程中是有陷阱的,他们本来就是排斥自己某个面向问题的人,心中存有一个并不客观的完美预期。如果让他们去研习这种经典,他们很可能会将其套用在自己身上,甚至刻意尝试去达到这种智慧,但往往无法做到,因为中间缺少了很重要的一环,行动改变。真正的感悟都是在实践中自然而生的智慧,你无法在理智层面掌握它的意思,就能将这种智慧内化并灵活运用,许多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他们自然无法理解真正的含义,反而会变成被经典所束缚的人。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的是,过程并不完美,但却很重要。说到研习佛禅的经典,便会试想自己能否拥有如此的洞见,但过程中如何去行动以便达到觉醒,书中并没有详细的步骤。每一种宗教,都有其修行的方式,但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社会人。将这种靠个人领悟达到觉醒的方法,如果想直接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进行复制并没有太大操作性。你不能刻意地保持正念,就能获得内在的智慧。如果你从来都没有觉察到身心的状况和矛盾,你都不知道什么是错的,如何能拥有真正的知见。

最后一点,就是围绕生活谈治疗。佛教给我们的印象仿佛是远离尘嚣、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净,它并非躲避和刻意的营造,只是因为看明白了,就放下了。真正的领悟与看透是看见执著后,拔掉了苦的根,而不是刻意去消灭内在的矛盾,本来恐惧与欲望,这里并没有对立的善恶观。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对我来说,领悟也是相当漫长的过程。我在早期也接触过禅宗方面的书,知道了书中很多的智慧,但当时并不理解真正的含义,反而徒增了许多烦恼。当时自己的心理状态非常消极,加上各种症状的痛苦,看到任何与心理健康或人生智慧相关的东西,都会跟摆脱症状联系在一起。心中只想著该如何揣摩和达到文中所讲的境界,说白了是很自私的想法,不顾一切地想要拥有别人成年累月努力修行所觉悟的真理。

当我能够用自己的话去解读这些文章时,我已经从原来错误心境中走出来了。那个时候,我才明白了这其中的奥秘,也懂得了这种智慧对人生的意义。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各位,切莫好高骛远,企图抄近道去拥有超越常识的洞见,这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而智慧则是坚持行动并在错误中觉醒的副产品,而非一个在不远处等待我们去拿回的东西。摆脱各种迷惑与逃避的心理,接受自我和生活的本来面目,顺著自己的本心欲望去行动,才能发现自己内在的智慧。

森田正马的书中也写到,与其在封闭的空间打坐获得心灵上片刻宁静,还不如与别人聊天获得快乐。其中的道理,就是事实唯真的态度。因为,神经症治疗的最终过程,其实是一个人摒弃自我内在的虚假与造作,如实去了解和接纳自己的过程。

神经质的治疗并不是仅仅与症状相关,更是起底人生智慧的过程。因为,神经质性格除了导致症状产生,其实也在影响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患者痊愈后,其内向性格与精神气质均会发生变化。这份改变可以影响到个人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影响个人一生的改变。所以,当我遇见只想一心摆脱痛苦症状的人时,我很理解他们有那样的感觉和想法。因为这种密不透风的压迫和痛苦,我也曾体会过。但是我还是要残忍地告诉他,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因为我自己尝试了好多遍,好几年,但都没有改变,这其中的酸楚,我深有体会。

通过无数的碰壁和尝试,最终让我穿越了思想的黑洞,得以从深陷的泥潭中走出来。所以,神经症痊愈我总结为一句话,治疗并非让症状消失,而痊愈不只是症状消失了。听起来有点拗口,但这包含了森田疗法的基本方向。也许你在相关的资料中看不到我今天所写下的内容。因为这一切均来自我多年克服自身症状的探索和心得,并在最后彻底摆脱了自己的多种症状。我真心希望,这份领悟能够带给你小小的改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