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创板7月22日鸣锣开市。(图/取自上交所网站)

▲上海科创板7月22日鸣锣开市。(图/取自上交所网站)

记者陈政录/上海报导

中美贸易战火越演越烈,为发展为「制造强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日前 一场于上海举办的论坛上,专家学者便对此分析近期中方接连推动科创版开版、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临港的「指标性意义」,尤以科创板来说,将引导资金进入大陆新创产业,创造突破美方科技封锁的契机。

香港北威国际董事总经理、前财政部长刘忆如指出,去年贸易战爆发以来,中方一直希望协商能尽早落幕,但自今年五月双方仍无法化解分歧后,中方态度已经转趋强硬,包括在6月2日第二度发表中美贸易《白皮书》,指责美方出尔反尔、不讲诚信,称「要打奉陪到底。」

▲▼北威集团举办「科创板开板的意义─从贸易战到科技战」论坛。(图/记者陈政录摄)

▲香港北威集团举办「科创板开板的意义─从贸易战到科技战」论坛,前财政部长刘忆如(中)发表看法。(图/记者陈政录摄)

在此之下,为突破美方对「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政策的封锁,去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提出,今年7月22日正式开板,重点培植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企业的科创板,以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临港,便扮演了重要角色。

富邦华一银行部总经理助理康继强说,过去大陆靠著「商业银行+房地产投资」模式带动过去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如今面临地产经济转型窗口、金融供给测改革、人口质量红利改变,以科创板引领的新兴产业,加上券商、投行的「直接金融」,成为当前大陆经济发展的锁钥。

他举例,华为日前在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表「鸿蒙作业系统」,但总投入金额至少18亿元人民币起步,若未来没有科创板,以目前商业银行追求稳健的「间接金融」模式,新兴企业资金筹措不易,很难有第二个鸿蒙系统在中国出现。

▲▼北威集团举办「科创板开板的意义─从贸易战到科技战」论坛。(图/记者陈政录摄)

▲富邦华一银行部总经理助理康继强。(图/记者陈政录摄)

面对日前大陆商务部宣布,上海自贸试验区将扩区临港,首期启动119.5平方公里建设,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朝货贸不设壁垒、外资100%控股、资金进出自由方向推进,康继强也认为,该模式可能成为未来30年中国对外发展的引领指标。

针对科创板在中美贸易战延烧下火速推出,普华永道资深顾问柯镇洪也认为有其特殊意义,他提到,包括上市条件放宽,以及事后监管的发行制度、取决于市场定价的发行价格,和更为弹性的交易制度等,均为过去困扰于同股不同权,或还在亏损中而跑到海外注册、海外上市的红筹企业,找到回来上市筹资的契机。

刘忆如进一步指出,中方除了透过科创板,因应中美科技战的可能性外,伴随今年6月沪伦通启动、中国债券国际化水准提高等,也彰显市场进一步对全世界开放的决心,目的就在于若未来美方科技封锁,中方可以更好的引导海内外资金,投入自身企业发展。

▼普华永道资深顾问柯镇洪。(图/记者陈政录摄)

▲▼北威集团举办「科创板开板的意义─从贸易战到科技战」论坛。(图/记者陈政录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