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原因:

一方面,民航飞机在设计时就考虑水面迫降的可能;另一方面,飞机舱体是中空的,即使承载乘客,内部也会有一定的空间。所以当飞机在水面迫降时,在一开始是有浮力的。

漂浮条件:

前提是飞机舱主体没有破损,否则机舱进水将很容易沉没。即使飞机没有受损,其漂浮的时间也是有限的,飞机依然会进水只是速度缓慢。

水面著陆成功率低:

并且喷气式飞机水面著陆成功的概率很低。水面不像地面是流动变化的,一旦著落陆姿态不当,巨大的水面阻力可直接导致飞机解体。

水面著陆技术难度极大:

飞机水面迫降成功与否,很大程度是由飞行员操作决定其成败的。一步出错,飞机都可能解体。下图是某飞机水面迫降的操作手册,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所以《萨利机长》被拍成电影是有道理的,因为这真的是一个奇迹。

哈德逊奇迹当时实际情况是:

飞机飞进哈德逊河河道上空,并以滑翔方式缓缓下降。飞机机尾首先触水,其后以机腹接触水面滑行,飞机左侧的一号引擎于水面滑行期间脱落沉入河底。最后,飞机于曼克顿附近停止滑行,机身大致保持完整(画重点),机长功不可没。


电影《萨利机长》是根据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事故而改编的电影。

2009年1月15日下午3点26分,全美航空的客运班机US Airways Flight 1549 在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按照预定计划,这是一班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到北卡罗莱纳州的夏洛特,再飞往西雅图的每日航班。机型为空中客车A320-200,客机编号N106US。

执飞此次航班的机长为切斯利·萨伦伯格(Chesley Burnett "Sully" Sullenberger, III),他在1969年进入美国空军学院,先后获得理学学士,普渡大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理科硕士学位,1980年,以上尉军衔退役,成为民航飞行员。

在航班起飞后约一分钟,机长向机场控制塔报告,飞机遭受鸟击,两句引擎都失去了动力,在重启发动机失败的情况下,要求立即折返机场。机场方面随即指示航班折返。但萨利机长发现掉头折返机场已经不现实,于是安排客机飞往新泽西的泰特伯勒机场进行紧急降落,但很快又意识到按照当时飞机的高度及下降速率,已经无法安全降落泰特伯勒机场。于是,机长当机立断,决定避开人烟稠密地区,立刻在哈德逊河河面迫降。

两位飞行员凭借高超的驾驶经验,让飞机顺利降落河面,航班最终于升空6分钟后紧急迫降于曼哈顿中城哈德逊河河面,附近船只,纽约警察,立刻予以施救,机上共155人全数生还,该事件也被称为「哈德逊河奇迹」或「哈德逊奇迹」。在911草木皆兵的大背景下,这一事件大大地提振人心,萨利机长凭借其出色表现,获颁纽约「城市钥匙」等荣誉。在度过了30年的商业飞行员生涯后,他在2010年3月3日从全美航空退休。之后被CBS新闻雇佣为航空安全专家。

之所以能够创造这个奇迹,至少有三个原因:

  1. 环境

纽约的冬天非常寒冷,哈德逊河河面非常平静,虽然说当水面张力遇到高速行驶的飞机,相当于鸡蛋砸在水泥地上的效果,但是相比海面,沙漠,还是有很大成功机会。冰冷,甚至结冰的河面吸收了很大的撞击力量,降低了飞机起火燃烧的可能性,河上船只为立即救援提供了便利,最重要的是,水面的张力和弹性为铝制机身的撞击提供了缓冲空间。

2. 机长精湛的驾驶技术

大型商用客机以高速在水上迫降,一般都会解体,基本上结局都是机毁人亡,但是历史上也并非没有成功的先例。比如1996年衣索比亚航空961号班机,被劫持后,机长和歹徒斗智斗勇,最后在葛摩莫罗尼附近的Le Galawa 沙滩迫降,飞机最后解体,但是163名乘客中,有50人成功生还。

萨伦伯格机长本人持有单引擎和双引擎飞机的航空公司飞行员运输证书,滑翔机的商业飞行员执照,单发、多发飞机、滑翔机以及飞行仪表的飞行教员证书,兼具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驾驶经验。他的两个操作拯救了飞机,第一,立刻在河面迫降,第二,滑翔,起飞后30分17秒,萨伦伯格放下两档襟翼,驾驶飞机飞进哈德逊河河道上空,保持125节速度,以滑翔方式缓缓下降,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带住机头,让飞机机尾首先触水,其后以机腹接触水面滑行,当飞机左侧的一号引擎撞击水面,起到了减速的作用,并于水面滑行期间脱落沉入河底。最后,飞机于曼哈顿附近停止滑行,机身大致保持完整。这是典型的滑翔加软著陆姿态。最后机上乘客称撞击力度如同「龙卷风一般」,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反推减速了,全靠水面张力和反作用力减速。来自于水面的力,飞机前进的惯性,还有地心引力三个因素必须刚刚合适,稍微有一点不协调,飞机就会撞碎在水面。

3.飞机本身

全美1549号航班为空中客车A320-200。空客A320系列(Airbus A320 family)是法国空客公司制造的一系列中短程窄体商用双引擎客机,系列成员包括A318、A319、A320、A321以及商务客机ACJ,是空客最畅销的产品。A320系列有两个型号,分别是A320-100和A320-200。其特征是翼尖上的小翼和为增加巡航距离而增大的油箱,基本上-100和-200的分别很少,两者的载客量、机舱内部、长宽度等也是相同的。A320-200可以运载150名乘客,巡航距离约2900海里,使用2台CFM国际的CFM56-5或国际航空发动机V2500引擎,推力25500到27000磅。空重42,600公斤,最大落地重量66,000公斤,与波音同类产品相比,截止2014年,737交付4944架,空难死亡人数达4859人,为空中客车A320交付3587架,空难死亡人数638人。相对来说,这是一款比较轻,比较先进,安全的飞机。

更值得一提的是,空客拥有优秀的电传系统和发动机停止运行后为基本通讯和操作系统供电的保障设施。

在2001年8月24日,越洋航空一架空中客车A330-243客机(236)从多伦多飞往里斯本,在大西洋上空,因为油管问题燃油泄漏,当燃油漏尽以后,发动机停止运作。机长罗伯特·皮谢和副机长Dirk DeJager驾驶班机以滑翔的方式成功降落在了亚速尔群岛,打破了民航机滑翔飞行最长距离的世界纪录。

萨利机长降落时没有放下起落架,所以没有产生额外的阻力导致飞机翻滚。因为降落得非常轻,非常好,飞机撞击河面后未解体,也没有产生大的伤口和裂痕,也就是说,除了舱门打开,飞机机腹全部是密封的,浮力比船还大。由于当时来不及放油,有将近9000千克燃油都还在飞机内部,最后都没有太多泄漏,可见当时的迫降有多成功。打开舱门后,水开始慢慢涌入客舱和机尾,但是机腹还是中空的,另外机翼里面的油箱和管路也是中空的,而航油比水轻,这些皆为飞机提供了一定浮力,导致它没有立即下沉。

当然,飞机下沉的速度也并不慢,好在哈德逊河上交通繁忙,救援队伍在5-7分钟内就赶到疏散人群了。

不得不说,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占齐,才创造了这个奇迹。


所有飞机都设计成能够水面迫降,但是实际操作非常困难。比如说如果水面不平,迫降时一个浪打到机头,飞机可能就会翻起,解体。又或者说,迫降时一侧机翼先著水,那么巨大的阻力会瞬间把飞机撕开,还是解体。

但是成功率远低于陆地迫降。民航进入喷气时代后,从来没有过成功的水面迫降,直到哈德逊河迫降。这也是为什么那次迫降被称为奇迹。所以,民航飞行员在飞机发生紧急情况下,优先寻找陆地机场,其次是高速公路,再次是平整陆地,水上迫降——尤其是海面迫降绝对是迫不得已下的最后选择。

推荐看看电影《萨利机长》,为什么叫做哈德逊奇迹

看电影欢迎关注 公众号 影院不让播


A320系列飞机有个叫ditching的按钮,就是水上迫降,按入后,飞机漂浮线以下的所有活门关闭,这样的话使飞机吃水部分更加密闭,进水速度更慢,飞机便有更多的时间漂浮在水面上供人员撤离和被救援。


空客320系列 在水上最少能停13分钟 一般20分钟 最多不超过60分钟 320系列的机身设计上飞机表面铁皮内部是航空专用的泡沫 入水后会有压力使飞机漂浮一段时间 按理来说是可以一直漂浮在水上的 由于机上人和行李 发动机过重和机舱内进水才会导致飞机慢慢下沉


这问题问的我都不想回答。太简单太常识性的东西了。第一飞机舱体是个密闭的空间,不然飞在天上气压降低人受不了。第二飞机使用的都是超轻材料,加上那么大翼展,漂水面上很难理解吗?随著机舱进水越来越多沉水里了很奇怪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