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困  

睡眠啊!多么优雅,全世界都钟爱它。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英国诗人)

  


法国影片《科学睡眠》里,主人公斯蒂芬尼是个拥有充满奇妙梦境的小伙子。他平时做著机械枯燥的办公室工作。但因为有趣的睡眠,他的生活从不乏味。梦里斯蒂芬尼经历了各种奇妙的事情,比如和心爱的人一起,骑著有白色鬃毛的布马,穿过辽阔的原野,跨上长著白色树枝的船,在蓝白色玻璃纸的海洋里畅游,头顶是浮浮沉沉的棉花云朵。


  对于生活在快节奏、高压力环境下的很多人来说,睡眠已经是一种奢侈品了。人们不仅不能奢求如斯蒂芬尼一样拥有奇幻梦境,光是晚上可以安然入睡也成了生活一项巨大负担。


  根据调查,全球约有16亿人晚上面临入睡困难的窘境。美国宾州大学研究员迈克尔‧加德纳表示,引起失眠的原因相当多,有人因为疾病、疼痛难入眠,有人被压力压得焦虑睡不好,也有很多人因为吃错食物而影响睡眠。


  容易入睡的人很难理解每天晚上辗转难眠的痛苦。美国一位失眠患者玛丽安表示,“晚上看著身边的丈夫平静安详地睡著,而自己仍然头脑清醒无比,有时我著急到恨不得将他摇醒。当我努力克制自己保持平静,甚至连自己的心跳声都听得一清二楚。对于我,心跳声都是噪音。”


  而现在对于像玛丽安一样睡眠困难的人们,他们有机会向失眠说“不”并步调轻盈,这得感谢专业睡眠师提供的帮助和指导。



  睡眠师实际上不是个新兴职业。


  临床睡眠医学最早起源于人们对脑电活动特别是睡眠脑电图的认识。1953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快速眼动(REM)睡眠,并证明其与做梦有关。上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应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进行睡眠监测,成立了专门诊治睡眠疾患的睡眠中心。1978年,美国就建立了独立的认证体系,睡眠医师及技师资格考试已成为必需。


  现在国际注册睡眠师(RPSGT)资格的认证为全球认可。到2010年,获得认证的睡眠咨询师已过万人。
  睡眠师真正为公众所知,依赖于在90年代中期与体育界的密切关系。2001年,“梦乡”公司知名睡眠教练尼克‧利特黑尔斯教授受聘为英国足球队提供睡眠指导。尼克‧利特黑尔斯在当时成为温格(阿森纳主帅)和弗格森(曼联主帅)竞相追捧的对象。


  在英超联赛开始前,他经常到俱乐部为球员介绍睡眠技巧。那时候利特黑尔斯教授根据球员的身高、体重和伤病来量身定做床垫和枕头。他的指导还包括告诉他们如何听音乐,调节房间温度和墙壁颜色,甚至从睡姿到咖啡摄入量等都有细致安排。


  利特黑尔斯说,“球员们在赛季期间的不规律生活方式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休息质量,他们无从知道在哪里、何时以及如何放松并恢复身体,这大大增加了他们在比赛中肌肉拉伤的可能性。对于恢复体力,掌握并保持良好的睡眠技巧是关键。”


  在2006年,他受雇于利物浦队。在总决赛时,利特黑尔斯将利物浦队员入住的酒店里的所有床垫都换成自己调配的特制垫子。而且将容易入眠的球员和打鼾者分配住在不同房间。最终利物浦在比赛中一致保持著良好状态,再次蝉联冠军。


  另外,很多运动员有误区,认为喝酒有助眠效果,因此常在晚上一起去酒吧喝酒。对此利特黑尔斯说:“酒精确实可以让人很快入睡,但研究发现,酒精及某些镇定剂会抑制快速动眼期(REM)的时间,而REM的时间太少,和常在夜间醒来、睡眠断断续续有关,也和无法获得充足休息的睡眠有关。也就是说,喝了酒会让睡眠状况一直停留在浅睡期,很难进入深睡期。”

  在电影《盗梦空间》里,睡眠设计师呼风唤雨设计重重梦境让人们惊叹不已。而实际上,付出合理的花费,普通人也能从睡眠专家那里得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助睡服务。在美国,专家的睡眠指导按小时计费,每小时一般在50美元上下。


  来自澳洲悉尼大学Royal Prince Alfred医院睡眠室的资深睡眠咨询师米勒(Miller)表示,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但绝大多数来自于人们的情绪波动及压力。统计发现,绝大多数失眠者都有焦虑的问题,而因为长期失眠又引发忧郁。因此对于失眠者不能只是单纯依赖安眠药强制入睡就可以了,而是应当从心理上重新调整回归睡眠。


  米勒说,在面临升学压力的学生和从事创意工作的人群中,心理焦虑造成的睡眠困难非常普遍。很多人在睡前还是沉浸于学习课业或是工作构思之中。这样在睡觉时候他们很难将自己从“心事”中抽离出来。因此米勒建议睡前花一个小时把心里在想的事情做思考总结;如果只是心情烦躁,可以用写日记的方式,把烦恼一条一条写出来,写完就去睡。


  李艿丁是一家德国企业的中层领导,居住在台北。自从30岁以后,伴随著工作和生活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李艿丁发现晚上入睡成为让她越来越纠结的时刻。她长时间依赖安眠药入睡,否则便必须面对自己在凌晨两三点仍旧精神矍铄的窘境。


  2010年,李艿丁找到了台北医学院的睡眠专家李青容进行咨询。经过几次的咨询治疗,李艿丁在专家的指导下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生活状态。“专家建议我使用iPod听古典音乐。播放的声音是持续的低频音调,这会带来一种安全、舒适的感觉,帮助人消除焦虑。”

床树林banner.jpg  


  另外,为了拥有更好的睡眠环境,她还重新装修了自己的卧室。她将卧室的墙纸由草绿色换成了米白色。因为睡眠师说,“在床上被白色围绕时,人们会很轻易地消除其他想法,睡眠会美好静谧。”她还更换了家里的变压器和电子钟。因为变压器上的微小亮光和背光闹钟,在黑暗中都会被无限放大,形成影响睡眠的“光污染”。


  最让李艿丁受益的建议就是她重新学习使用了自己的床。“人的大脑会把睡眠和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然后入睡。假如一个人经常看电视时睡著了,最终会把看电视和睡觉形成反射,在看电视时很容易疲倦,睡床也是如此。床只用来睡觉的,如果你在床上看电视、阅读等等,那么你可能很难入睡。”


  虽然睡眠占据了人生活的三分之一时间,但我们不能认为它是与生俱来轻易拥有的。拥有甜美的睡眠,不仅需要科学专业的相关知识,还需要人们的细心培养。


来源:2011年6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1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