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六年二月初七日,紫禁城内热闹非凡,这一天,清廷举办了八旗选秀,满洲正黄旗的叶赫那拉氏幸运地脱颖而出,她就是后来的舒妃。与此同时,永和宫传出好消息,海贵人珂里叶特氏给乾隆帝生下了一位小皇子,乾隆帝龙颜大悦,将海贵人晋封为愉嫔,并给这位小皇子取名为永琪,永琪便是后来的五阿哥。

  其实,从乾隆初年珂里叶特氏所获得宠遇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她的出身不太好,只是一名内务府的包衣奴才。乾隆十年正月,珂里叶特氏再次获得晋升良机,被封为愉妃,开始步入乾隆后宫上层。

  然而,从此之后,随着令妃、舒妃等妃嫔的崛起,愉妃珂里叶特氏逐渐失去了圣宠。

  不过,愉妃所生的五阿哥永琪从小聪明好学,精于骑射,语言天赋也十分优良,而且他还对天文、历法、地理等有所涉猎,可以说是一位文武双全、多才多艺的大清皇子。看到儿子如此优秀,相信失宠的愉妃多了一份慰藉。

  乾隆二十八年,圆明园九州清晏失火,22岁的五阿哥永琪曾亲自将父皇乾隆帝从大火中救出,经此一事,乾隆帝对这个儿子的好感大增,尤其是考虑到当时乾隆帝还未秘密立储,这无疑为永琪增加了一份砝码。

  然而,天妒英才毕竟不是一句空话。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初八日,刚被封为和硕荣亲王不久的永琪病逝于荣亲王府,年仅25岁。

  可能有人觉得,如果永琪没有早逝的话,他必将是皇储的不二之选。对此,乾隆帝在晚年也对英国使者马尔嘎尼说过:“其时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更觉贵重,且汉文、满语、蒙古语、马步、、骑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而示明言,及复因病旋逝。”

  其实,如果仔细分析史料的话,乾隆帝并没有将皇位传于永琪的意思,而且他对英国使者说的也只是“颇属意于彼”。

  那么,有何证据可以看出乾隆并不想将皇位传给永琪呢?

  第一,永琪的生母愉妃珂里叶特氏自从乾隆十年开始便失宠了,位分一直停滞不前,如果乾隆帝想将永琪立为皇储,那他一定会晋升愉妃的位分。事实证明,愉妃一直到乾隆五十七年去世也没能晋升位分,竟做了47年的妃,死后才享受了贵妃的待遇而已。

  第二,永琪生前曾给履亲王允裪穿过孝,而清朝历代储君是不会给亲王穿孝的,乾隆帝令永琪给允裪穿孝,证明并没有立永琪为皇储的意思。

  第三,永琪病逝后,乾隆将其葬到了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所在的皇子墓(后称太子陵),园寝内一共有两块石碑,永琪入葬后并没有另立石碑,他的碑文竟然刻在了皇长子永璜石碑的背面,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永琪所葬之处原先葬的是永璜之子绵德福晋(和敬公主之女),可见乾隆帝对永琪的丧事不太重视,这不是一个储君应有的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永琪病逝之前一个月(乾隆三十一年二月),他曾找来福园门外一民人为自己剃头,没想到乾隆帝知道后,对总管与五阿哥谙达进行了责罚。如此,这也不是一个皇储应该有的待遇。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大清会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