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yuansnotebook
上面那个网址会连结到小袁在facebook上的粉丝专页-小袁笔记
大家到小袁笔记去看看顺便按赞&分享喔~~

【美国/音乐】2014.12.08约翰蓝侬

嗨~小袁复出啦~今天我们就轻松的聊天吧~
为甚么今天讲约翰蓝侬呢?
因为这位伟大的歌手是在12/8逝世的…

约翰蓝侬及其他的披头四成员于英国利物浦发迹,没过多久也攻下美国市场,成为世界性的乐团,而披头四解散之后,各个成员也都有不错的发展,成员之一的保罗麦卡尼甚至在伦敦奥运上演出,并持续推出新专辑。可惜蓝侬在40岁便被枪杀身亡,我们对他的认识也到此结束。

约翰蓝侬之死是个震惊世界的事件,1980/12/8晚上,约翰蓝侬在自家门口被Mark David Chapman枪杀,Discovery节目提出,Mark的动机是「披头士比耶稣更为有名」。(话说这为凶手竟然有自己的中文维基百科专页...)

小袁到纽约时,参观了跟这位歌手相关的地方,包含约翰蓝侬故居(下图左)以及他的纪念公园(下图右)。故居位于第五大道,而纪念公园就在故居对面的中央公园边缘,名为Strawberry Fields(源自披头四著名歌曲),地上有以蓝侬名曲Imagine为主题的图腾。

Let me take you down
Cause I'm going to Strawberry Fields
Nothing is real
And nothing to get hung about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Beatles

好喔要是阅读此文的你正好是个蓝侬迷~一定觉得小袁写得很糟吧XD哈哈要去朝圣的话,可以参考小袁的纽约旅游文喔XD

传送门请进:http://linus871217.pixnet.net/blog/post/184719405
小袁笔记感谢你的按赞&分享


【铁路】2014.12.10月台二三事Part1-侧式vs岛式月台

大家有没有到松江南京站看过了呢??
这站因为转车时很容易迷路而恶名昭彰
其实这站的转乘距离还满短的(相比南京复兴换车走超远...)
为甚么会容易迷路呢?
应该是因为这站有个诡异的设计:岛式叠侧式月台

大家可以看看松江南京站的简图(见附图)
(版权属于台北捷运公司,如有侵权请告知马上移除)
应该可以看出来地下二楼被列车轨道截成两半
若是要往新店却走到松山月台,必须经由大厅层到另一月台

像松山新店线那样的月台称为侧式月台
要到另一侧的月台往往需要天桥或地下道
而像地下四楼中和新芦线那样的月台则是岛式月台
因为月台被轨道包围像是岛屿一样所以叫岛式
这样的月台对乘客来说方便许多,免去上下楼梯的麻烦

现在北捷大多数月台都是岛式月台
只有文湖线和部分路线的边缘几站是侧式
不过其他国家也有些地铁系统以侧式月台为主
既然侧式月台对旅客不方便,为甚么要这样兴建呢?

侧式月台最大的优点,是扩建方便
岛式月台要扩建非得往下挖不可
侧式月台可以往旁边发展
尤其平面铁路很常使用侧式月台

话说北捷为什么会把侧式岛式融合在同一站中呢???
嗯嗯...好问题...写信到北捷问问吧XD
或许是为了制造一些变化,挑战不同施工方式吧XD
总之大家搭捷运时看清楚标示,侧式岛式也不关你的事啦XD

PS1~觉得侧式岛式的说明图好精美XD图源from wiki
PS2~罗丽容有想到要点什么菜吗??XD
小袁笔记感谢你的按赞&分享~


【铁路】2014.12.12月台二三事Part2-分离/港湾/西班牙

今天接续礼拜三的主题,跟大家介绍三种比较特别的月台配置
分别是分离式月台、港湾式月台、西班牙式月台布局
这三种设计方式在台湾都不常见
大家就把本文当做有趣的小知识来服用吧~
(图片均来自wiki,大家也可上wiki找进一步资料)

>分离式月台
是指车站大厅和月台之间没有宽广的通道,只有窄窄的几条路连接到月台,也就是大厅和月台"分离"了。这种车站在港铁相当常见,主要是为了避免在繁忙的道路上挖出大洞,并且避开建筑物的地基,才盖成此型式。(月台变得颇挤...等车的舒适度颇低...)

>港湾式月台
这种月台是小袁最喜欢的月台XD基本上港湾式月台可以视为把侧式月台的头连起来。最大的优点就是换车方便,完全不需要用到任何楼梯就可以直接走到另一月台。不过相对的,港湾式月台毫无沿长路线的可能,最多只能拿来当作终点站而已…

>西班牙式月台布局
最早出现于巴塞隆纳,列车采所谓的"双侧开门,一边上车,一边下车",在车厢内部也创造了一条动线,上车跟下车同时进行,省下了大量的时间。小袁认为西班牙式月台布局是我们可以试著普遍运用到铁路大站的月台配置,或许未来的捷运??

铁路系统的配置千变万化,总是会有新的设计不断出现,台北捷运的中正纪念堂-古亭-东门三角转车组也颇有特色的,我们就留个伏笔吧XD铁路系列文就到此结束,大家请继续期待其他主题喔XD
小袁笔记感谢你的按赞&分享


PS:图片无法在此显示,请到粉专去看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