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佳颖

八月十六日晚间,中国中央电视台(央视)有一段近两分半钟的报导提到,台北市长柯文哲人气遥遥领先,甚至指出他在今年年底连任成功之后,很有可能投入二○二○年总统大选。

根据本刊民调,柯文哲获得年轻人的支持已经跨出台北市。摄影/柯承惠

柯文哲选总统,五成六年轻人按赞

从话题爆棚的群众募资到台南、台中人数爆满的新书发表会,都是柯文哲的火力展示——影响力不止于台北,而是漫溢到全台,人气与知名度直指总统。尤其对年轻人而言,柯文哲魅力更无法挡。

根据《新新闻》与《风传媒》委托台湾指标民调公司最新完成的民调显示,如果柯文哲参选下一届总统,在二十岁至三十九岁的年轻世代中,他获得的支持度最高,达五六.六%。就整体受访者而言,也有三二%的民众愿意投给他,也是最高的。

这项全国性的调查,分别就蔡英文、赖清德、柯文哲、吴敦义、马英九与朱立伦等六人若参选下一届总统,询问受访者是否会投票给他。结果柯文哲获得最高支持,其次依序是赖清德、朱立伦、马英九、蔡英文,吴敦义殿后。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十岁至三十九岁者与四十岁以上这两个族群呈现明显不同的态势:年轻世代高比例支持柯文哲,但四十岁以上者最支持赖清德,其次是朱立伦,柯文哲仅排名第五。

民进党「理论大师」林浊水直言,二○年总统大选会变成世代的对决。这从柯文哲在年轻世代支持度一面倒可以看出。到底年轻世代为何会对柯文哲出现粉丝式崇拜?

「『柯文哲』是年轻人因不满现状,所吹出来的美丽泡泡。」研究台湾青年世代政治认同的中研院社会所副研究员林宗弘指出,柯文哲所象征的「白色力量」、「素人参政」其实是全球「反建制」(anti-establishment)趋势的一环,建制化的政党政治依赖政治资本的再生产,只是同一群政治幕僚在不同位置轮替,排除没有政治经验的人参与,施政方法没有改变,选民就会反感。

全球「反建制」趋势的一环

太阳花运动后受到年轻人支持而蹿起的时代力量,在这次选举中采「友柯」态度,台独色彩鲜明的党籍立委林昶佐也发言为柯文哲的「两岸一家亲」辩解。二十八岁、代表时代力量参选台北市士林北投区市议员的黄郁芬认为,柯文哲虽然是一个阿北,但对待年轻世代不像是年长一辈以光说不练的政治语言如「我倾听、我尊重」来应付,而是直接落实政策,甚至放手让年轻人尝试,「柯文哲代表改变的可能。」

长期观察台湾社会的年轻学者、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王宏恩分析,当比较长久的政策或愿景还看不到实际成果,年轻人偏好立即见效的人事物,而柯文哲又特别强调这点。他举例,近日柯文哲在《光荣城市》新书发表会上,又提到上任第一天即拆除台北车站前公车道、火速拆除忠孝桥引道以重现北门的政绩。

年轻人不满意总统施政超过六成

黄郁芬也指出,年轻世代对柯文哲的高支持度,起先是不满蓝绿两党的政治口水,而且民进党在一六年完全执政后,仍无法完全实践年轻世代最关心也最有感的婚姻平权与劳动权益,因此「说到做到」的柯文哲成为年轻选民的期待。

婚姻平权与劳动权益是同温层的激情,还是整体年轻世代的期待?

黄郁芬说,与她年纪相仿的大学同学未必长期热中政治、关心社会议题,但从言谈中可以发现,这两部分已经是集体共识,且很明显因此不满蔡英文的施政表现。社民党台北市长参选人范云也表示,这两部分都属于中央权责,一旦民进党政府无法履行承诺,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年底九合一大选,许多民进党参选人担心被中央「执政包袱」拖累。而从本刊的调查显示,不论是针对总统蔡英文或行政院长赖清德,二十岁至三十九岁者都明显比四十岁以上者还要不信任、不满意,比率皆超过半数。

若不分年龄来看,蔡英文的施政满意度仅二七.九%,不满意者有五八.八%;赖清德的施政满意度虽有三八.八%,比蔡英文高出超过一○%,但不满意者也有四五.二%,将近一半。若仅分析二十岁至三十九岁的民众,不满意蔡英文施政表现者高达六二.二%,明显超过六成,不满意赖清德者也有五○%。

民进党虽然还是台湾目前支持度第一的政党,占二○.四%,但在二十岁至三十九岁的民众之间支持度仅有一五.六%,除了明显比四十岁以上者更支持时代力量与绿党,也有近半数的中立选民看人不看党。尤其在二十五岁至二十九岁的民众之间,民进党仅获得一二.三%的支持,时代力量却获得九.二%支持,可以看出泛绿的年轻世代版图开始变化。

柯文哲的确起了裂解蓝绿版图的效用,迄今尤其对绿营作用最大。调查显示,二十岁至三十九岁受访者中,不论政治立场是泛绿、泛蓝或中立,皆有超过五○%的民众会在总统大选时投给柯文哲。

蓝绿两极对决态势因柯P现象松动

值得注意的是,比起泛蓝和中立的年轻选民,泛绿年轻世代最支持柯文哲,高达六三.九%愿意投票给他,而愿意投给赖清德与蔡英文者分别为四六.六%与四三.七%。本项调查非互比式,是就上述六人分别询问受访者的支持意愿。

政治立场「中立」的年轻世代则有五三.九%支持柯文哲当总统,蔡英文仅获七.一%支持,比其他三位蓝营人士都还要低。范云说,柯文哲的确同时拉拢了新党、民国党和时代力量的支持者,但也显示了难以检验柯文哲的核心价值,这的确是本土第三势力发展的隐忧。

林宗弘不讳言,这样的年轻人正是中间选民的多数,往往在竞争较激烈的选举中就会扮演造王者(the Kingmaker)的角色,「柯文哲若在两年后参选,有很大的机会当选总统。」

柯文哲快人快语的真性情掳获年轻人的心,然而他脱口而出的「两岸一家亲」,一年多来也引发诸多争辩。此次民调也揭示,二十岁到三十九岁比起四十岁以上的民众更支持台湾独立,且超过半数。被认为是「天然独」的年轻世代难道不会因此背弃柯文哲吗?

黄郁芬认为,当蓝绿两党与媒体不断连结「两岸一家亲」与「柯文哲」,正是年轻人所厌恶的政治口水,已经没有舆论效果。年轻世代被喻为「天然独」,不只是支持台湾独立,而是自始至终认为台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在这个基础上,部分年轻人认为不需要将中国特殊化,应致力于国家正常化,就城市外交的层次,可以进行友善的交流。

王宏恩指出,柯文哲虽然说出「两岸一家亲」,就现状来说,柯文哲毕竟是地方首长,不用承担两岸关系的压力,他的言论也还不构成实质影响,重要性也不及他的政策宣传与效果。而且他并没有进一步说出「支持终极统一」之类的发言,还不至于撼动柯文哲的年轻支持者;相对的,赖清德自称是「台独工作者」,但也没有加分太多。

林宗弘则认为,「两岸一家亲」还是在回应多数民众对两岸关系的不满,「两岸一家亲之后,金门就可以割让给中国吗?台湾可以变成像香港那样吗?」台湾与中国的主权纷争是零和问题,操之在习近平与川普(Donald Trump)手上,「待真正选总统的时候,局势未必如此。」

执政党还可透过施政拉回年轻人的心

因此,林宗弘认为民进党现居执政优势,未来两年内仍可针对年轻世代中不同年龄层「对症下药」。例如,国会多数通过十八岁投票修宪案,可以彰显与国民党的不同;针对二十岁至二十九岁者,在劳动权益上的保障诸如基本工资每年调涨五%,四年下来会累积增加二○%,仍会使薪资成长;而三十岁至三十九岁者将日益重视幼托与长照的福利与政策,若能妥善规画,人民依然有感,这些都是未来民进党可以持续努力的方向。

 

更多新新闻报导
被批物化女性后 柯P召唤娘子军助阵
不再是铁桶 柯P让民进党变龟裂花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