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9

记者李靓慧/专题报导

今年8月,金管会核准台湾上海商银至中国设立无锡分行,再度创下国内金融业「先例」。上海商银不但是首家以「海外子行在OECD(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已有据点」的条件,获准赴中国设立据点的银行,而且是在台湾复业53年后,再度「反攻」重回中国市场的国银。

这一切,都得从103年前说起。1915年上海银行创办人陈光甫以10万元的资本额,在中国上海成立了「上海银行」,1919年上海银行增资,当时上海的「面粉大王」、「纺织大王」荣宗敬,也就是台湾上海商银董事长荣鸿庆的父亲,入股2成,荣家从此成了上海银行的最大股东,让荣家就此跨足金融业,开启四代经营的金融业传奇。

从中国到香港

在台湾复业深根经营

多年后因为中国战乱,上海银行的股东陆续转至香港、台湾发展。1950年香港「上海商业银行」开始营运。迟至1965年,才在台湾复业。

台湾的上海商银,起初经营相当保守,在台湾营运了18年,竟只有5个据点。不过,1983年荣鸿庆接任副董事长后,看好台湾的经济发展,决定积极拓点,除了以优异的获利表现,让主管机关年年同意增设分行,更大手笔买下目前位于民权东路、中山北路口的总部大楼。

荣家第4代、被外界视为荣鸿庆接班人的荣康信说,过去几十年来,虽然上海商银仅在台湾营运,但台商在中国的资金调度,可透过上海商银香港子公司进行。他强调,即使在九十年代,汇款至美国都还要两天,但早在2、30年前,上海商银就能「当天」自台湾汇款至上海,或由上海汇款回台湾。

引领银行趋势

金融市场创多项第一

除了优异的获利表现,荣鸿庆带领的上海商银,在台湾金融市场缔造了多项「第一」。包括早在1988年,就首创「便利财」24小时自动柜员机、更是首家与7-11结盟装设24小时行外自动柜员机的银行,1991年更首创「24小时电子银行服务区」,之后陆续成为首家开办网路银行转帐服务、第一家开办基金网路下单业务、第一家开办网路小额外汇汇款业务,2004年首家开办OBU对中国台商授信业务,在当时都是开创风气、领导潮流的创举。

目前担任副总经理的荣康信,主导上海商银的数位金融投资。荣康信说,面对Bank 3.0的浪潮,董事长全力支持上海商银在资讯科技上的投资。因此,上海商银不但早在2010年就自行开发建置手机版网路银行,前年更大手笔在高雄设立首家智慧分行,各种创新的做法,始终走在业界最前端。

35天获准上市

今年最大股票上市案

这家百年老店,在2012年公开发行、2014年登录兴柜后,却直到今年,才正式向证交所递件申请上市。

分析其中的缘由,荣康信说,过去银行主要靠股东的资金支持,但随客户业务扩张,上海商银也需要借由并购来扩大规模。此外,近年来金融监理、法遵的要求大幅提高,需要更大的资本来支撑。

而递出上市申请后,上海商银又创下了「仅35天就获准上市」、市值逾1,400亿元、今年最大股票上市案、今年唯一上市的银行股等多项新纪录,上市后的上海商银,未来会带给投资人哪些「惊喜」?各界都拭目以待。

  • 成立103年的上海商银,10月19日正式上市,荣鸿庆(左4)亲自出席上市挂牌典礼。(记者李靓慧摄)

    成立103年的上海商银,10月19日正式上市,荣鸿庆(左4)亲自出席上市挂牌典礼。(记者李靓慧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