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立夏》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古时它指引人们农耕,现代是人们日常生活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结晶。在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9年立夏节气为:5月6日

二十四节气立夏

中 文 名:立夏

外 文 名:Beginning of Summer

寓 意:告别春天,夏天的开始

时 间:第七节,每年5月5或6或7日

气候特点:炎暑将临,雷雨增多

三 候: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风俗 活动:斗蛋游戏、尝新活动

风俗 食物:嫩蚕豆、立夏饭、立夏蛋

养 生:调养精神,保养心脏

宝典向您推荐的节气活动

活动一:感受节气温度的变化

立夏是二十四个节气的第七个节气,也是标志盛夏时节的开始。进入立夏节气后,就说明了下雨会越来越多,成人可以孩子一起记录立夏雨的大小、时长等等,和之前节气的记录册对比,了解不同节气里自然界的变化。

活动二:测一测温度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较大,而且同一地区波动频繁,成人与幼儿一起观看天气预报,了解南北区域的温差,以及记录自己生活地域的节气时间段的每日温度,感受著季节的交替。

活动三:竹竿日影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与谷雨节气相较又有了些变化,成人可以带著小朋友们在不同的时间段测量竹竿日影的长度,去发现有什么规律产生;也可把以前的记录拿出来进行对比,了解日影的变化。

活动四:知三候,感时令

立夏节气有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成人可以给幼儿讲解三候的意义,或是一起走进自然寻找这些节气变化,以及其代表的物候现象背后的含义,让孩子们了解这不仅仅是岁月时令的符号记号,更是人类共生的历史,是文化的结晶。

活动五:清明见荚,立夏好吃

春末夏初,蚕豆花落,结出一个个饱满厚实的豆荚子,这时的蚕豆最为鲜嫩,作为立夏节气的时令食物,蚕豆饭是这天一定要吃的食物。所以成人可以带著孩子一起剥豆子,蒸一锅立夏蚕豆饭。

饭一出锅,蚕豆的清香在屋子里弥漫,香飘满屋。

活动六:立夏秤人

古时立夏日有「秤人」之俗,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这里蕴含著古人祈祷平安度夏的美好期望。成人可以带著孩子体验古老的称重方式,感受生活的趣味。

活动七:一碗鲜美笋,开启美好盛夏

节气习俗的形成往往是以农时为基础设置的,关系生产活动的时序、方式,节气饮食习惯的养成又跟当季可收获的作物有密切关系,而节气习俗往往又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立夏至,农忙开始,大家自然希望「脚骨健」(身体康健),因此在宁波吃一种细细长长象征希望和健康的「脚骨笋」也成了民间祈求健康的一种借代,这时的笋鲜美脆嫩,实在是一大美味。

成人可以带著孩子一起清洗处理笋,做一碗清甜可口的笋汤,炒上一盘味美汁鲜的笋菜,开启美好的立夏节气。

活动八:立夏蛋趴

「立夏蛋,满街甩」,古人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所以小小的鸡蛋被赋予了美好的期盼,同时也演变出多种有趣的习俗与饮食。

绘鸡蛋,迎立夏:成人带领著小朋友们在鸡蛋上进行作画,一起在熟鸡蛋上绘画出夏天特有的景象及花朵,庆祝夏天的开始。

疰夏绳——挂蛋、斗蛋

有谚语称「立夏胸挂蛋,小人疰夏难」。民间用七彩丝线编成的花绳(即「疰夏绳」)系于孩子手腕或发辫,谓可消暑祛病,预防疰夏,寄托对小朋友的祝福与希冀,希望小朋友们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成人可以亲手给孩子编织「疰夏绳」系于手腕,以及编织「蛋络」,当天挑一个最好看的鸡蛋给孩子带上;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在成人的指导下,尝试自己动手编织「蛋络」。

孩子们用各种颜色的绒线织成能装下一个蛋的小网袋,叫「蛋络」或「蛋套」,立夏早上,小孩将装有茶叶蛋的五彩蛋套悬于脖子上,心里美滋滋的。

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每逢民俗节令,基本上是少不了一个吃的,并且这吃多半是有点讲头和名堂。

那么,为什么立夏要吃咸蛋而不吃鲜蛋呢。上海人在立夏那天吃的食物,是被统揽在一个主题下,那就是「时鲜」。在这些时鲜货里,既有苋菜、蚕豆等天然食品,也有加工而成的咸蛋和酒酿。咸蛋之所以名忝时鲜行列,那是由于这些蛋都在今年清明前腌制,到一个月后的立夏正好受用,是一年的头谱咸蛋,当然时鲜。

活动九:立夏尝新

在后世,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在常熟,有「九荤十三素」之说等等,除了时令新鲜蔬菜,让人期待的最是那夏日酸酸甜甜的水果呀,成人可以带著孩子走进果园里去亲自采摘,感受它的触感,了解它的生长环境,感受自己动手劳动的快乐,这样的劳动果实才会更甜美吧~

活动十:观植物,感力量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立夏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这时,成人可以带著孩去观察种植物的生长情况,或是根据节气种植或育苗半夏黄瓜、豇豆(豆角)茄子、冬瓜等,体验农事耕种过程,感悟自然物生长的力量。

活动十一:学习关于立夏的诗词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意》

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幽居初夏》

宋·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久雨喜晴明日立夏》

明·胡俨一月厌雨声,忽逢今日晴。春从花上去,风过竹间清。睡美新茶熟,身闲野服轻。近来多坦率,客至倦逢至。

《立夏》

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结语》

从节气上说,立夏标志著春天的远离,夏日的开始,所以这一天古时也称为"春尽日",即春天结束的日子。而习惯上,人们也常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所谓"春发夏长秋收冬藏",这世间的事物,总是遵循著自然的规律,沿著节气的脉络,顺理成章地走下去,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在节气的系列活动中,学会静下来,学会慢慢来,体会生活的滋味与奇妙。

以上活动均是幼师宝典悉心设计编辑的活动,如果您有更好的活动思路,欢迎您在留言区分享,和我们一起把中国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文字由幼师宝典编辑,图片来自网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