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晚報記者 樑闖

  換上一身運動裝備跑上幾公里,和幾個好友相約打一場籃球,利用工作之餘和同事們來場足球賽……這些運動對於常人來說,也許並不是什麼難事,但對於視障人士來說,能夠參與體育運動的確是個夢想。當然,要實現這個夢想,不僅要付出大把的汗水,更需要超科尋常人的勇氣和信念。在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就有這樣一羣大學生,他們沒有辦法用眼睛去感受光明,但他們的內心是充滿希望的。用聽覺感受大學生活,用觸覺自信滿滿的享受着運動帶來快樂,他們相伴而行,用跳繩運動牽引着屬於自己的青春夢想。

  日前,記者走進了長春大學視障學子的跳繩訓練場,感受他們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他們中間就有即將代表我省,參加5月下旬在天津舉行的全國殘疾人運動會跳繩比賽項目的運動員,雖然身體不再像常人那樣健全,但他們同樣可以創造美好的人生。無論對於那些有着相同遭遇的殘障人士,還是可以幸福生活的正常人,他們無疑都是一個勵志的好榜樣。

  觸摸感知學動作

  趴地尋繩感動人

  當日下午,和往常一樣,來自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的張旺、陳崇嘉等幾名視障大學生,在學校體育部老師李琦的帶領下來到訓練場地。在這裏他們將跟隨長春市跳繩協會主席於大偉練習跳繩,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張旺、陳崇嘉就將站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的賽場,這也是全國殘運會第一次將跳繩列爲比賽項目。

  熱身環節過後,訓練正式開始。這些視障大學生人手一根跳繩,訓練起來絲毫看不出他們不同於常人,甚至比正常人還棒。30秒過後,呈現出的運動競技水平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記者注意到,和常人練習跳繩不同,於大偉在對這些視障大學生進行現場指導時,要用身體去感知他們。每做完一個動作,他們會去觸摸教練員的身體,感受動作要領。手握跳繩把兒的位置、擺臂時的角度、大腿擡起的高速……每個細節他們都要用手去感受。“常人學習跳繩,可以通過現場示範,在練習時不斷地呼喊進行提醒,但些視障學生是看不見的,我們就想到了用觸摸的方法,讓他們去感知我的動作和節奏,然後再去想象動作要領,進行反覆練習。現在每次訓練前,他們都會去觸摸我的身體,這樣才能真實的體會到每個動作,把動作做得紮實、到位。”回想起訓練時的一幕幕,於大偉告訴記者,“比賽中大家往往看到的都是選手們流暢的完成比賽,但訓練中的付出是難以想象的。尤其是在訓練過程中,時常出現掉繩的情況,這些孩子們需要趴在地上,用手去摸尋跳繩,這樣的一幕幕經常會發生,我曾幾次被感動落淚。”

  集訓期全力備戰全運會

  有望衝擊獎牌

  全運會將至,陳崇嘉、張旺將分別參加“30秒單搖”低視力組和全盲和兩個項目的決賽階段,目前這支特殊的跳繩隊正處於集訓期。去年,僅僅用了15天的集訓時間,二人在全運會跳繩比賽預選賽上,分別以第2名和第7名的好成績進入決賽階段。“這次隊伍集結,就是爲了全力備戰即將到了的全國殘疾人運動會。跳繩這項運動通過短時間的訓練,可以一定程度提升成績,但提高的幅度會因人而異。”據於大偉介紹,這些大學生都是在小時候觸過跳繩運動,但後來就間斷了,上次集訓時他們從最初的30秒60多對,到參賽前的70多對,甚至80對,提高幅度還是較大的。本次集訓,兩名參賽運動員的水平和去年預選賽相比又有了進步,衝擊獎牌是很有希望的。”

  現場秀“操作”

  95後實力派30秒跳了170下

  95後的陳崇嘉同學是去年全國殘疾人運動會預賽上的第2名,“30秒單搖”競速項目低視力組161下的成績放在常人也很難做到。能夠在全運會預選賽這樣的大賽中取得好成績,他自己歸功於心態好、運氣佳,“我就是心態好,再加上一定的運氣。預選賽開始前,真沒敢成績,感覺能進前8名就很好了,第2名真的是僥倖,前幾名的成績都很接近。”談到即將到來的全運會決賽,陳崇嘉笑着告訴記者,“比賽對我來說沒什麼壓力,把自己平常訓練的水平發揮出來就可以了,我相信成績會比預選賽還好,在心裏我還是給自己定了目標,但還要看比賽時的發揮情況。”

  學習康復治療學的陳崇嘉,算得上是這支吊繩隊伍的領軍人物,早在小時候的體育測試時就展現出天賦,身輕如燕,動作敏捷是他最大的特點。在記者的注視下,陳崇嘉進行了一次測試性訓練,30秒過去了,170下的成績讓現場充滿了歡呼聲,於大偉臉上更是漏出了笑意。要知道這個成績比預選賽時的成績足足多了9下,剩下的時間陳崇嘉極有可能會度提升成績,於大偉高興地告訴記者,“陳崇嘉最近訓練中充滿了精神勁,這樣的成績很正常人進行比賽,也不會差,陳崇嘉好樣的。”

  靦腆小夥增自信

  全運會比賽有信心

  和陳崇嘉相比,同樣是95年的張旺同學面對採訪顯得更緊張些,今年讀大三的他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預賽“30秒單搖”競速項目全盲組的比賽中,以第7名的成績驚險進入決賽。對於即將到來的全運會決賽,張旺弊足了勁,想要在全運會的賽場上拿到好成績。經過這一階段的集訓,成績已經從去年的140多下提升到了接近160下的好成績,“剛開始進行專業訓練時,感覺這項運動挺難的,練着練着就適應了跳繩運動的節奏。預選賽的驚險晉級,讓決賽還是有一定壓力,無理是第幾名,展現出最好的自己,就沒有遺憾。”在張旺看來,專業系統的跳繩訓練收穫頗豐,“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意志力和自信心的提升,教練的鼓勵,同學們的關注讓我有信心比好這屆全運會。接下來的訓練中,還是要規範動作,增強體能,爭取再次提高成績。”

  生活中,學習鍼灸推拿的張旺算的上是一名靦腆的小夥,平時和也同學們交流的也不多,但一提起跳繩,他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在大家的鼓勵下,張旺現場拿起來跳繩展示了一下他近期訓練的成果。30秒鐘,只見跳繩在腳下“嗖嗖”穿過,動作協調穩健,156下的成績贏得了大家的掌聲。“剛來的時候,張旺很拘謹,現在陽光多了。每次讓展現實力的時候讓總是第一個上來,心理素質和從強相比有了明顯的提升。”於大偉說,“體育運動不僅僅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培養勇氣和毅力。對於這羣特殊的大學生來說,每天都會有新的收穫。”

  大一小夥挑戰高難度

  花樣跳繩有期待

  採訪過程中,記者在這羣勵志的視障大學生中,發現了一位身懷絕技的小夥。他不但可以將跳繩跳出速度,眼花繚亂的花式跳繩更是讓人拍案叫絕。作爲一項融合舞蹈、武術、音樂等多種形式,集健身、健心、觀賞、競技、娛樂功能於一身的體育運動,花式跳繩運動常人完成下來都有一定難度,沒想到的是,這位視障小夥將這項運動演繹的如此精彩。“聽到花樣跳繩,就覺得性趣十足,我喜歡高難度的技術動作,很有挑戰性。”剛剛這套完整的花樣跳繩出自大一學生程大偉之手,別看這次還不能參加全運會,但對於未來,他還是充滿了期待,“肯定想參加比賽啊,這套動作僅僅練習了2周的時間,內容上還有很多需要調整、改進,但現在其實還差的很多,需要在訓練中不斷地提高自己吧。”

  對於花式跳繩這項有些陌生的體育運動,於大偉給出合理建議,“花式跳繩學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具備一定的跳繩基礎,學習花費的時間也要比競速跳繩多上3倍。在規則下,考研編排、創意、配樂、節奏感等多方面的能力。”據於大偉介紹,視障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參與運動的形式較爲單一,經過系統訓練,視障運動員可以適應花樣跳繩運動。這項運動不僅能夠豐富視障學生的日常生活,在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等方面也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很適合視障學生中開展。”

  付出努力超常人

  身上充滿體育精神

  作爲一名跳繩項目的國家級社體指導員,這是於大偉第一次指導視障學生練習跳繩,這羣特殊大學生訓練時努力程度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於大偉看來,這些學生要比常人訓練的更加努力,更加珍惜每一次訓練的機會,更加渴望證明自己。訓練中遇到傷病,被跳繩抽到臉、絆倒更是家常便飯,但不管面對怎麼的困難,視障大學生們從來都沒有在教練面前叫過苦。“跳繩對於協調性要求很高,由於視力障礙他們的協調性會不如常人,這就需要他們付出的更多。訓練中遇到不好完成的動作,這些視障大學生會利用休息的時間反覆的練習,追問教練動作的技術要領,對於這項運動的專注度要超出常人。”由於是短期集訓,高強度訓練下,出現傷病在所難免,即使遇到傷病這些大學生沒有一個會停止訓練,於大偉告訴記者,“處於保護運動員,發生傷病後都會讓他們停止訓練,但他們決不去休息,會在一旁跟着找感覺,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體育精神。”

  大學生活幾乎是所有人最嚮往或最留戀的一段時光,在這羣視障大學生多於常人數倍的努力下,他們的大學生活度過的更有意義。這段時間長春大學體育部教師李琦一直跟着學生們一起訓練,學生們的點滴變化她都看在眼裏,“跳繩動作簡單、操作性強、花樣多,而且對空間要求不大,很適合視障學生開展。”李琦表示,同學們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身體素質,還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他們將鼓勵更多視障的學生勇敢面對社會,看到生活的希望。”

  生活中總有這樣一羣人,生活遭遇到無情的打擊,但面對這樣的打擊與變故,他們沒有向命運低頭,鼓起勇氣,拿出比常人更加堅定的信念去挑戰困難。於是,這樣的名字被我們銘記,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別人行我們也行。2個多小時的訓練結束了,大學生們坐着公交車返回了宿舍,等待他們將是又一個不平凡的一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