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欣赏指数:★★★

 

※以下有雷

《当他们认真编织时》描述小学生小友(柿原琳佳饰)本来与母亲两人同住,有天妈妈突然离家出走,独自一人的小友到舅舅牧生(桐谷健太饰)的家暂住,并与舅舅的恋人凛子(生田斗真饰)相遇、一起生活。虽然凛子是一位已接受手术、从男身变女身的跨性别者,但小友却在她身上感受到母亲无法给予的家庭温暖。

《认真编织时》的主题正巧是台湾时下讨论最热烈的议题-多元成家,导演荻上直子会有这部作品的发想,是在2013年从美国归国时,看到有一篇新闻是关于「母亲为了变性孩子制作了假胸部」的报导,因此有感而发创作了本片。

《认真编织时》虽然探讨的是一个严肃、认真的议题,但是全片步调却相当温馨、明亮,凛子用乐观的人生态度,抹去了每一个对于跨性别者、同性恋者的不公,她不只是教导LGBT族群如何做自己;同时也以平和、温柔的方式,告诉每一个「正常人」说:「我和你们没有不同。」

在电影前半段,凛子看似是个无拘无束、生活得相当快乐的跨性别者,然而她其实在国中时,曾经因为自认是女孩而遭到霸凌,周遭歧视的眼光加上对于自己身体的自卑,凛子作为「凛太郎」是相当痛苦的。不过,就在她坦承向母亲说出:「我想要胸部。」凛子为自己的人生勇敢踏出了一步。

凛子灵魂错置的人生能够得到救赎,绝对少不了她伟大的母亲。凛子的母亲一开始出场,就大喇喇地向小友呛声:「我不准妳欺负凛子,她是我的宝贝女儿。」其实当她在凛子国中时,早就察觉到儿子的灵魂是女孩,比起不甘儿子想从男孩变成女生,她更不舍孩子因为身心的不协调而痛苦,于是她竭尽所能、用毛线织出两个假胸部向凛子「赎罪」,表达作为一个母亲不能让孩子拥有「正确身体」的心疼;这一份伟大又温暖的母爱也正是许多人需要用心去感受的。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幕,凛子某次因为发生车祸意外必须住院,但碍于身分证上的性别,她被迫只能住在男性病房,牧生虽然积极争取让凛子转到女性病房,但护士却只说:「忍耐一晚不行吗?」小友也只能不甘心地趴在凛子怀中哭泣。这个问题认真思考起来,真会让人心里感到十分挣扎与复杂,一个身体构造已变成女人的「男性」,究竟在男性群体中「受到危险」的可能性较高,还是在女性群体中「施行危险」的可能性较高?看到这样的片段,真的很难让人不鼻酸。

本片也谈及「家庭」与「教育」,这也是多元成家议题中讨论最为热烈的项目之一。电影中,小友在遇见凛子之前,始终不愿意跟有同性恋倾向的同学小凯玩耍,因为她害怕「被归成同一类」而在学校被欺负,凸显出在社会刻板印象之下,孩子从小就已经被潜意识提醒「同志不正常」。然而,小友在与凛子逐渐接近的过程中,不但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亲生母亲所没有的温暖,也逐渐拔去伪装的刺、理解到「没有谁是不一样的人」,最关键的一幕就是小凯第N次问她「我们一起打电玩好吗」时,她终于开心地点头说:「嗯!」真正单纯的人性是多么地温暖。

除了小凯被小友「接受」的温馨场面,也有社会上最容易发生的「不接受」,而且是来自于他自己的家人。小凯的母亲起初在市场撞见小友与凛子,就带著歧视的语气要小友「逃离」、同时警告自己的儿子不要再跟小友玩,但她却不知道儿子与自己所歧视的人同样「不正常」。直到后来她发现小凯写给学长的情书,不带任何沟通与关心,只是将情书撕毁在儿子看得见的地方,将孩子拒绝在自己的道德观之外,使得小凯也在自认不正常的自卑下轻生,差点酿成悲剧,与凛子的母亲产生悲与喜的极大反差。

其实这样的对比不难理解,若你肯为你的孩子打开一扇门,那么即便路上荆棘遍布,但至少有路可走;但若连你自己都不愿费心力去倾听骨肉的声音,又怎能求无力的孩子徒手橇开一扇铁门呢?

《认真编织时》全片包含了许多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最重要的莫过于凛子因为喜欢上小友这个「女儿」,而奋力想要尽早改变身分证性别、成为母亲的剧情。小友曾经对凛子大喊:「妳才不是我妈妈!」但凛子却做到了许多母亲本能会做的事情、甚至做不到的事情,小友也是因此才打开心房。若认真拿凛子与小友的妈妈来比较,其实除了血缘关系与身分证上的性别,凛子成为母亲的资格是无须任何人来评断的。

 

BY.隔壁学姐,2017.02.09完食

Facebook粉丝团:https://www.facebook.com/SoniawithWorl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