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頭骨復原像,俄羅斯西伯利亞博物館藏)

  接到今日頭條悟空問答的邀請,回答的問題是:中國古代北方的少數民族和國家是什麼關係?如:匈奴,蒙古,遼,金,契丹,西夏,等?下邊就是本人的回答。

  問題裏的匈奴,很多民族認爲是其後裔,蒙古認爲就是其後裔。現在蒙古國的歷史就把匈奴作爲他們的歷史一部分講,現在蒙古歷史教科書上,第一個朝代就是匈奴。。

  遼爲契丹人建立,契丹被認爲是鮮卑人的一支。西夏爲党項人建立,因爲其皇族姓氏拓跋,爲鮮卑人姓氏,故認爲也是鮮卑人的一支。匈奴和鮮卑都是蒙古草原上不同的部落,因爲開始是匈奴強盛,後來是鮮卑強盛,他們輪流成爲蒙古草原的霸主。

  金則爲女真人建立,女真自1635年11月22日清太宗皇太極發詔書,確定以滿洲爲族名,禁止再稱女真。

  如果從語系上算,都上述的各民族均屬於阿爾泰語系,阿爾泰語系分爲突厥、蒙古、滿洲通古斯三大語族,匈奴爲突厥語族和蒙古語族的共同祖先。而女真屬於滿洲通古斯語族,所以女真跟前邊幾個古民族還是區別很大。

  但在歷史上鮮卑、契丹,甚至蒙古都有相當一部分融入到滿洲之中。當然,這些古民族,包括女真也有很多融入到蒙古之中。上述的古民族,都可以算做蒙古和滿洲的歷史來講。

  鮮卑,現在56個民族的錫伯族就認爲是鮮卑後裔,兩個民族的族稱很接近。當今的滿族和錫伯族也是最接近的民族。雙方使用共同的語言和文字,滿語和滿文。雙方的姓氏也大多爲共同的,而且在民族劃分的時候,甚至一個大家族的一部分被劃入滿族,另一部分劃入錫伯族,實際上他們是共同祖先的後裔。所以如果錫伯族系鮮卑後裔理論成立,那麼滿族的相當部分人的祖先也是鮮卑。

  契丹和女真是長期互相影響,文化民俗都非常接近。女真人的大金取代契丹的大遼,則把契丹和女真混居,兩女真戶夾一契丹戶,如此很多契丹融入女真。今天的滿洲里的舒穆祿氏和伊拉氏就是源於契丹,但這部分契丹,自金亡後,就長期在女真地區生活,早已經融入女真之中。

  在民族識別中,因爲認爲契丹已經不存在,但契丹還是有很多後裔,保存家譜或祖墳,當時讓他們在56個民族內選報什麼民族,一部分認爲契丹與女真接近,所以就報了滿族。

  關於蒙古草原,歷史上的存在很多的部族,其中一個強盛起來,那麼這片土地的所有人就都以統治的部族名稱命名。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回紇、蒙古是一個民族的不同朝代,相當於中國的秦、漢、宋、明的傳承概念。有些人總想把草原各古民族割斷開來,那麼怎麼可能一個古民族突然消失的無影無蹤,怎麼又可能隨時不斷突然冒出一個新的民族?草原上自古生活的這些人是不變的,只不過因爲時代的不同,佔據統治地位的部落不同,所以用了不同的名稱。

  在蒙古鐵騎打破女真人的大金國,其後也有很多女真人融入到蒙古中,所以很多當今滿洲的姓氏,在蒙古中也有。

  蒙古和女真是鄰居,雙方歷史上互相來往,互相通婚很多,互相融入也大量存在。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