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31还没正式定型,甚至还没上户口(对此只能说无可奉告,耐心等著公开消息吧),这时候讨论作战半径为时尚早,不过,既然不会涉密,探讨一下也未尝不可。

首先来看一个宣传数据:「作战半径1250公里」,你信吗?

我反正不信。

分析FC-31的作战半径,得先知道「作战半径」的定义并不唯一,同一架作战飞机,执行不同的任务时,作战半径可以差出很多。既然是为了宣传推销FC-31,在适度夸张的前提下,数据肯定要找漂亮的报,姑且认为FC-31的「1250公里」是空对面任务的作战半径(因为它最大嘛),换算一下,可以认为该机的内油航程不低于2500公里。

那么问题来了,FC-31的内油航程,能有2500公里?

开玩笑呢,FC-31的机体尺寸和发动机,都与苏联前线歼击机MiG-29相仿,个头差不多,气动布局差不多,就连发动机都一样,哪怕今后会更换国产WS-13,要知道FC-31现在用的RD-33/93,黑烟直冒、印象很挫,可人家的油耗数据并不高,即便换发动机,航程也不会有多大提升。

MiG-29:又拿航程来黑我?别看我天生腿短,我们战斗机可是凭机动混饭吃的,减油是为了提高机动性,要不是航电太稀烂,三代机里我怕过谁?

作为对照,战斗机界的短腿小王子——MiG-29,内油3.5吨,内油航程1450公里!

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由于燃油不断消耗,都是越飞越轻、也就是越到航程后段油耗越低,也就是说,航程从1450公里提升到2500公里,和MiG-29相仿的FC-31,内油得是前者的两倍左右,也就是达到7吨才行。

7吨是什么概念呢,尺寸、身材远比FC-31更大更壮的双发重型战斗机F-15,各型号的内油也从未超过6吨。

F-15:你是不是会魔法,7吨油,你怎么喝下去的,到底装哪了?

FC-31:你管我呢,不要总想著搞个大新闻……

敢情FC-31的身板,刨去内弹舱的空间,还会比F-15更能装油?

不会是装进异次元空间了吧?

有句话怎么说来的,「实事求是」,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才能少走弯路、少翻跟头,可有些人就是听不进去。

再怎么粉饰数据,FC-31毕竟是地球、而不是天顶星的战斗机,尺寸摆在那里,航程数据猜也能猜一个八九不离十,何必非要说作战半径1250呢,老老实实给一个「空对面任务800,空对空任务600」的实在,很难吗?

难与不难,作战半径就摆在那里,至于选择信哪一个数,就悉听尊便了。


这是中航工业在2017年11月的迪拜航展上公布了FC-31 战斗机规格,可以看到其机内有油作半径为1250公里。作为对比,美F-35A型战斗机的作战半径约1239公里,垂直起降的B型为935公里,舰载版的C型则为1185公里;而F-22战斗机由于在设计时机体过于紧凑,导致其作战半径只有约852公里,在第五代战斗机中应该属于最短的。当然,这里还需要考虑超巡对续航能力的影响,在战斗机进行一定时间速度在1.5马赫以上的超巡后,作战半径是会受到很大影响的。

另从中航工业展出的宣传页上可以看出,这款展示中的FC-31的各项性能是相当优秀的,如其载弹量达到8吨,内部载弹量就达到2吨。同样以F-35A型战斗机作为对比,其总载弹量为8.1吨,内部载弹量为2.59吨。不过,这两者都没只有机腹的一个内置弹仓,并没有侧弹仓,在应用中也只能将AIM-9/120这种空空导弹及AGM-88/158精确制导炸弹进行混装,这也导致其空优的属性相对较弱。

此外,在2014年11月的央视报道中,还提到FC-31未来极有可能用于出口或作为舰载机进行使用,而网上也不乏FC-31作为舰载机的传言,甚至还流传过其前部双轮起落架的照片。不过。同样参照美F-35C型舰载机的改装经验,可以看到F-35C除加强了结构外(F-35C较A型增重近2.5吨),翼展面积同样增加近35%,整体改动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对于FC-31能否成为我国的隐身舰载机也还是需要进一步观察的。


FC-31是中航工业自筹资金搞出来的技术验证机,在珠海航展的展板上,有关方面给出了该机的官方数据:机长16.9米,翼展11.5米,机高4.8米,正常起飞重量17500千克,武器燃油全内置状态作战半径1250千米,携带外挂油箱时作战半径2000千米。

由于隐形的需要,FC-31的弹药和燃油必须内置,需要巨大的结构重量和内部体积。同时由于对机动性,特别是超音速机动的极高要求,又极大限制了飞机的体积和重量。又考虑到武器、电子装备、飞行员和保障设备、发动机、操纵系统的体积和重量是一定的,那么体积越小,正常起飞重量越轻的飞机,其载油系统就必定越小,作战半径必定越小。

面对如此困局,美国在研发F-35时,走了一条采用单发大推,以节省结构重量的技术途径,并用牺牲F-35空战性能的代价,以换取对飞机重量和体积的限制。而在FC-31上,中航工业却选择了结构重量较大的双发中推方案,却要其成为制空战斗机,这种情况下,牺牲的只能是机内载油量。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看歼轰-7。真实数据官方从未透露,但其外销型FBC-1的情况是相对公开的。FBC-1装备两台仿自「斯贝」的涡扇-9,作战发动机的推力与FC-31使用的RD-93同为9吨级,而且油耗低于后者。采用这种极省油发动机设计出来的FBC-1它的正常起飞重量约23吨,最大起飞重量30吨,机内油箱容量7500千克,其内油作战半径约1200千米,外挂3个副油箱时可达1800千米作战半径。但是FBC-1为了达到这样的作战半径付出的代价是其机动性能乏善可陈,虽然顶著个「战斗轰炸机」的头衔,但用飞行员的话来说,「它就是架轰炸机」。

由此可见,受发动机推力限制,FC-31要在目前的体型和发动机状态下达到中航工业所宣称的1250千米内油作战半径,极有可能变成FBC-1那样的战术轰炸机。


珠海航展展示宣传是1250公里,北京航展展示牌上官方宣称数据是1200公里,迪拜航展宣传是830公里

前两个数据是否有外挂副油箱数据没有说明,个人认为宣传成分较大。

最主要是歼-31的内部油料问题,歼-31空重水平进行同级别比较的话,单发的F-35A是13.2吨,其原型机阶段空重是12吨。三代半机型中采用双发布局的米格-29和台风空重都是11吨,这两个机型不考虑武器内置,而且内油大的台风也就4吨水平。所以个人认为,没有开挂的话,歼-31空重估计约在12-12.5吨比较合理。

但是这样一来,即使其携带4中2近的基本配置情况下,武器加飞行员应该在1.5吨左右。如此一来,不算内油歼-31静重量也在13.5-14吨。

这样一来,已知歼-31正常起飞重量17.5吨,最大起飞重量25吨。如此一来,留给歼-31正常起飞的最大油料空间也就只有3.5到4吨。即使歼-31学习了苏-27的秘籍,超载油箱(早期苏-27结构有问题,油带太多,难以满足大机动过载要求),正常起飞不加满油,那么理想状态下,歼-31内油也不会超过6吨。

但是,F-35A可以实现1080公里作战半径是因为其8.16吨的内油容量,以及单发F135发动机。歼-31想以6吨左右的内油和两台油耗量较高的RD93发动机实现1250公里的作战半径,无疑是痴人说梦。RD93系列燃烧偏富油,加力冒黑烟问题饱受诟病

相比较而言,迪拜航展公布的830公里作战半径更为现实。


歼-31(中国编号:J-31,代号:鹘鹰,英译:Gyrfalcon,英文:Shenyang J-31战斗机,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沈飞)研制的第五代单座双发隐形战斗机。

歼-31是针对国际市场需求研发的多用途战斗机,综合作战效能优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歼-31采用单座、双发、外倾双垂尾、全动平尾的正常布局,两侧布置大S弯进气道,并有内置弹舱。歼-31飞机具有高生存力:低雷达可探测性、低红外辐射特性、优异的电子对抗性能、低易损性设计;多任务能力:强大的目标探测和外部信息综合能力、优异的态势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超视距多目标攻击和大离轴角全向攻击格斗空战能力、对地和海面目标精确打击能力、适应复杂气象条件和广地域使用能力;优异的综合保障能力;高性价比

歼31战斗机:长16.9米,宽11.5米,高4.8米,乘员1人,翼展面积40平方米,空重12000—13500吨,最大起飞重量27000—28000吨,动力系统:2 ×RD-93加力发动机,加力系统:2 ×9500千克(93.1千牛,最大飞行速度1.8马赫,实用升限18000米,作战半径1250千米,翼载荷675千克平方米,推重比0.7,最大载弹量9吨,内置武器:4枚PL-12D中距主动空空导弹或2枚PL-12D+2枚500KG级精确制导弹药。最大载弹量>7000千克,最大载油量>7000千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