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egirl2.jpg  
《控制》原文書名「
Gone Girl」,「Gone」除字面上「失蹤」的意思以外,另外還有神奇、傑出、厲害之喻。書名選擇了「控制」二字,清楚的說明了當代男女關係中,其實愛情還是麵包的選擇是其次,如今在愛情、在婚姻所有一切美好想像都來自於強烈的壓迫,也就是控制。有了明確的「控制」、「權力分配」再來談愛情或麵包也不遲。

 

談-酷女郎

如果你仔細看看上篇在尼克部分的鉅視系統中所描述的「酷女郎」,你會發現那些活動未必是每個人都喜歡的活動,而是當時的男人希望女性去做、去喜歡這些行為,為的是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方便。男人們之所以「喜歡」酷女郎、「創造」酷女郎、「讚譽」酷女郎,其實就是種控制,這樣順從男性喜好的女性才是「對的」、「好的」、「完美的」、「值得追求」、「值得被愛的」,也就是父權主義中「理想」的女性該有的狀態,女性的特質是「被」建構出來的。所以愛咪去「表演」這個角色,而非認同這個角色。

相同的道理,唐代的女人追求豐腴、漢代的女人追求輕盈,女子無才便是德、女人應當要燒得一手好菜才能抓住男人的胃。而男人的個子就應該要比女人高、有賺錢養家的責任、男兒有淚不輕彈、要擅長修電腦最好兼會水電瓦斯。當整個社會、文化設下一個標準後,人們去追崇的同時卻很少去想是誰設下了這個標準?這個標準的得利者是誰?

All right你會說那是女人〝自己〞要去追尋的,但注意重點是當整個社會都有這樣的風氣時,多數的人會「從眾」。如果你不從眾、你如果與眾不同就可能受到不友善的對待。例如:以前的女人如果不善烹煮,就是不夠賢良會嫁不出去。

All right你又說那她可以選擇不要嫁阿!那麼請問婚姻的條件到底是什麼呢?難道不善烹煮的女人就沒有組成家庭的權力嗎?另外,在以前的社會中未嫁的女性就會被認為是不是修為不好啦、個性不好啦,在年齡慢慢增長的過程中還要被嘲弄為「老處女」、「老姑婆」。這明顯就是一種歧視,對不再年輕貌美、不再婚姻狀態中的女性的歧視。

而現代社會依舊存有這樣的價值觀-父權社會所認定女性「應有」的樣子。

同樣是候選人的妻子,

年輕貌美、不談時事、不談自己的觀點只關心丈夫只為丈夫而流淚的被說是甜美善良親和力強、最「旺夫」。


而想說個清楚、想根據事件為自己或為丈夫解釋的女人,越是說的邏輯清楚,反而會被貼上「干政」、「欠腳
(台語)」的標籤。說穿了在這社會中女性依舊被認為是男性的附屬品;有自我主張、能力好的女性就非得被嚴苛的批評(一言一行)與檢視(外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