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盆友,走亲访友要带的新年礼物都准备好了吗?

给小朋友送只小猪佩奇、给长辈带盒脑※金以外的东西、给朋友选束鲜花……美好的礼物不需多贵重,重要的是那份情意。

礼物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很早,据说其雏形是上古时代原始部落对部落首领的纳贡。

曾经,礼物也留下过不好的印记,比如东汉的梁冀、清朝的和珅,这几位纳贿收礼的“水平”很高,高到了收礼的规模大、档次高,让自家负责传话的门房都能从中抽成、发家致富。

那些行贿的财物,本身已经湮没于历史长河中,只留下一些丑陋的痕迹。不过,更多的则是美好的礼物,并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佳话。

爱你,就是愿你吃好喝好

究竟什么才是美好的礼物?

首在于“美”,既包括礼物本身之美,也包括赠送之人对收礼之人的美好祝福。

这一点,从魏晋时代民间充当年节礼物的“五辛盘”开始,到了宋代发展成了“年盘”,总之就是希望收礼之人春节吃好喝好还能祛病免灾,这种于礼物内寄托美好祝愿的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

五辛盘即在盘中盛上五种带有辛辣味的蔬菜(葱、蒜、韭菜、油菜、香菜),作为凉菜与饼同食,可杀菌驱寒。

这不是溯源君最爱的春饼吗!

在我国,长辈赠给晚辈的礼物,常常是食品或者书籍以及衣物之类,其中的美好也是符合这种美好祝愿的,只为让晚辈吃好一点穿暖一点。寻常的物件里面,藏的是嘘寒问暖的质朴情怀。

这方面鲁迅做的非常妥帖,郁达夫的孩子,他送过围巾绒衫,自己的侄儿,他送过饼干衣物。鲁迅的细心与问暖,在送礼方面体现得很明显,比如对方最近生活困顿,鲁迅送给对方孩子的就是刚出炉的烧饼,适逢对方的孩子生病,鲁迅送的就是西药药片,这份心意本身就是美的。

过年好!送您半条鱼干

礼物中的这种美并非是单向的,由于接受赠予者,常常有回礼的缘故,所以,美也常常可以在送礼和回礼之间传递。

正史资料记载,明朝的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过生日,他的俩学生赵永和鲁铎结伴来给他送礼,由于这俩学生当时收入比较有限,因此礼物令人印象深刻:一个人送手帕,一个人送鱼干,而且那个鱼干还是半条,是鲁铎吃剩下的。

这俩学生送的东西委实是“薄”礼,“薄”到了这件事都被写进了《明史》里面。不过李东阳很高兴,欣然收了礼物,立即命人把吃剩下的鱼干当场煮了作为加菜,又自掏腰包买了酒,款待两位穷弟子吃饭,于是师生三人高高兴兴吃喝一顿。

对于当时三人吃饭的场面,《明史》描述时只用了两个字:“极欢”。说白了,李东阳看中的是礼物背后的美,并且实实在在享受到了这种美。

火线送礼 不收回礼

美好的礼物,要义根本在于“好”。

礼物的目的,在于增进感情,并非你吃我吃,而是你好我好。

这方面,清朝的袁枚曾经创造过一个火线送礼坚决不收回礼的经典战例——

按照李伯元《南亭四话》的说法,袁枚的老师尹继善擅长作诗而且作诗速度飞快,属于立等可取型,他经常与袁枚唱和,比赛高下,其唱和速度快到飞起,让袁枚也自叹不如。

有一年的除夕夜,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袁枚突然派人骑快马火速送来一份春节礼物给尹继善,这份礼物其实是袁枚作的一首诗:

知公得句便传笺,

倚马才高不让先。

今日教公输一着,

新诗和到是明年。

意思就是,我知道老师你很速度,但是今天我要让你输我一次,现在已经半夜时分马上就到春节了,我现在送你一首诗,你就是现在写诗来对付我,也只能是明年的事了。

袁枚的快乐建立在不要回礼之上,他在这首诗背后的狡黠笑容,想必也是温暖纯真的吧。

撰文 |石 雱

编辑 |李睿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