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要知道,托尔斯泰本身就是半部俄国史,其次,你要知道,托尔斯泰终生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他的美学意象是什么。

好了,如果你不知道,接下来,我给你讲讲,你就知道为什么托尔斯泰是当之无愧的文豪。

01

阿斯塔波沃,距离莫斯科以南300里处的一个僻静荒凉的车站,旅客们匆匆上下,远去,或者归来。

亚斯纳亚.伯利亚纳庄园,一位老人再也无法忍受被禁锢的生活,他从床上坐起,举著蜡烛书写,留下一封给妻子的信件:

「我一直为我的生活与我的信仰不一致而痛苦......我再也不能在曾经的环境中继续活下去了。而我现在做的,正是我这样年纪的老人通常所做的事:离开,独自宁静地度过此生最后的时日。」

他举著蜡烛,安安静静下楼,叫醒了医生和马夫。

他平静的说:「我马上就要走了,永远的离开。」

他踏上了一段不同以往的旅程,而阿斯塔波沃,见证了他的终点。

这位年迈的作家身体不适,在此站下车,一周后,他逝世在站长家中,这个俄罗斯的偏僻一偶彻夜未眠,世界各地的媒体,仰慕者云集于此,举国上下爆发了大规模的集会,罢工,演讲,甚至是革命宣言.......

不久后,这个车站,这个小村庄,更名为:列夫.托尔斯泰。

02

火车,总是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穿梭。看著窗外一闪而逝的景色,便很容易把自己代入到托尔斯泰的故事中,黯然销魂的别离,出人意表的相遇,以及哀怆无力的悲剧。

如果逆著时光逐个拜访,你会看到对托尔斯泰有著磁石般魔力的亚斯纳亚对他的深远意义。

11岁的哥哥尼古拉,曾告诉5岁的托尔斯泰说,他知道一个秘密,能够让所有人幸福的秘密,这个秘密写在一根绿色的木棒上,小绿木棒埋在峡谷边缘,道路旁的森林里。只要得到这个秘密,所有人都相亲相爱,没有病痛,没有忧愁,没有人对任何人心怀不满。

然而尼古拉死了,这个秘密也随之而去,但是,这个童稚、天真的故事,却成了托尔斯泰深邃的哲学象征。

03

「太阳把三等车厢烤了整天,聂赫留朵夫逃到车尾平台上,而在这一整天的全部记忆中,鲜活的浮现在他记忆里的,是第二位死刑犯英俊的面容......谁是凶手,为何打仗,为什么结婚,为什么而活......」(摘自《复活》)

托尔斯泰的一生就是这样,不断的给读者,也给自己,出上一道道难题。

他难倒了国家,难倒了君主,难倒了教皇,他猛烈批评国家的运行方式,让整个统治阶级的良心不得安宁,他在《复活》中对教会百般嘲讽,让安东尼主教在祭坛上宣布将他革除教门。

甚至百年后,托尔斯泰的百年祭辰在世界各地举行,俄罗斯当局也刻意冷漠了这位在当今看来依然不合时宜的反体制作家。

04

是什么让这位英雄一般的人物遭遇如此尴尬的处境,从他青年时代就开始的日记可以看出,是他天生的对权威的蔑视。

在求学时期,他受不了夯长无趣的课程,干脆在课堂上画起讽刺教育的漫画,手在桌子上偶尔挪动,营造出自己在做笔记的假象。(摘自《日记》)

他需要的,是精辟得不得增添一字一句的智慧,不是照本宣科的课程。他开始逃课,他被惩罚,他被关进漆黑的禁闭室,反思自己的不当。在禁闭室里,他如变魔术一般,从靴子里拿出蜡烛,在一起被惩罚的同学中模仿起一板一眼的教授们。

他有两门课程没有通过,自然没有拿到学位,空荡荡的走出了校园,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他从没后悔过,在诸多场合中,他甚至都颇为自得的说,「我很高兴,我的余生从未和传统、正当的教育有丝毫瓜葛」。

05

虽然他称自己的青年时期是阵阵疾风扫荡的沙漠,但这并不是标志著托尔斯泰没有智慧上的野心,他孤独的头脑一直处在狂热的状态:

他寻觅并探索了种种学说,他是斯多葛主义者,故意折磨自己的肉体;他是伊壁鸠鲁主义者,纵欲享乐,以满足自己巨大的感官需求;他相信著灵魂转世,但他又坠入了虚无主义之中。

他打磨著自己心智,不断打磨,无止尽的打磨著,他自己也知道,这样的沉思常常让他陷入空虚,他自己说,「这时常妨害我,给我带来危害」,但同时,这些又是他的艺术的不尽源泉。

托尔斯泰毫无疑问的知道,自己要写一部巨著,关于历史,关于人性,关于爱,就在他生活走上正轨时,这本书诞生了,他说,我渐渐感觉到,一种思想正在脑中成型,只有一部史诗才能表现。

《战争与和平》无疑是放在任何时代都能称上伟大的小说,这部鸿篇巨著,处理著人性的浪潮,同时,它也是一部民族的隐秘史诗,把历史从宏观事物上缩放,让你看到那个时代下不同人格对环境的不同选择。

06

小说大获成功,收入源源不断,本该享受这一切的托尔斯泰,却在一次旅行中感受到了死亡,与自己必死的命运相遇,让他感受到生命本生并不值得他活下去。

在阿尔玛扎斯旅店,他看见死亡的幻影,他害怕从沙发上起来,害怕驱赶走睡意,他厌倦了窝在屋中,但强烈的绝望让他不能出门一步,他想远离房间,远离折磨他的一切,然而死神的声音一直在他脑海回荡,「我在这,我终将来到,我就在这......」

这一次直视死亡旅行,对托尔斯泰造成了重大的改变,这一转变使他舍弃了一切成就,一切所有,一切所爱。

这也对之后的作品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则说:「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伸冤就在开篇,自杀在结尾,这本书有著无比黑暗的氛围,更多的暴力、厌世,和阴沉,完全不像《战争与和平》结尾中那样充满希望的旭日。

他越发为自己存在的意义所困扰,《安娜.卡列尼娜》完成后他越发沮丧,在别人对他谈论这本书时,他会假装不记得这本书。

他急于找到生命的答案,他发自内心的求索,不愿意接受生命是无意义的想法,终于,在灵魂将要枯竭时,托尔斯泰在晚年让灵魂复活。

什么是意义?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毫无价值?什么是贫富?托尔斯泰在《复活》中讨论的问题,至今依然存在,至今也切中要害。

他就是这样,不断陷入麻烦,不断制造麻烦,不断与自己抗争,不断与权威抗争, 永远与世界格格不入。

他的安葬之处,在亚斯纳亚,在峡谷边缘道路旁的森林里,哥哥曾告诉他这里藏著让全人类幸福的秘密,他是否找到了那根小绿棍?看到了上面的秘密?上面写著什么?

其实,当我们翻阅他的作品时便早已发现,这个秘密,就是爱,爱才能解决所有争端,即便托尔斯泰和任何人相比,都没有爱人的能力。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这在《哈泽—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至此又因《复活》的发表,指责他反对上帝,不信来世,于1901年以俄国东正教至圣宗教院的名义革除他的教籍。这个决定引起举世的抗议,托尔斯泰却处之泰然。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而写《致沙皇及其助手们一文》;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给人民自由并废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对日俄战争。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对革命的到来表示欢迎,但却不了解并回避1905年革命。而在革命失败后,他又反对沙皇政府残酷杀害革命者,写出《我不能沉默》一文。

托尔斯泰创造了史诗体小说。历史的事实融合著艺术的虚构,奔放的笔触揉和著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独白,变化万千,蔚为奇观。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突破小说的「封闭」形式,波澜壮阔,像生活那样无始无终。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还在于刻画微观世界。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托尔斯泰的艺术力量是真实的,它突出表现在性格塑造上。如实地描写人物内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只写其突出的一面或占优势的一种精神状态。不隐讳心爱人物的缺点,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闪现的微光。不粉饰,不夸张,不理想化或漫画化,总是借助真实客观的描写,展示其本来面目,从而于平凡中见伟大,或者相反,于平凡的现象中显示其可怕。描绘性格的发展和变化,自然浑成而不露斤斧痕迹。托尔斯泰,1908年。托尔斯泰的风格主要特点是朴素。力求最充分最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虽然在艺术上要求严格,却不单纯以技巧取胜,不追求形式上的精致,也不回避冗长的复合句,而只寻求最大的表现力。晚年的时候,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简洁,不写感受的整个过程,只写心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环节;有时采取戏剧的方法,通过行动和对白来表现。不写性格的顺序发展过程,而写突然事故引起的决定性转变。在结构上,为了表现人物的醒悟,常常采用倒叙的方法;为了集中,长篇小说也不再用多线索,而用单线索逐渐展开的方式。在语言上,则力求质朴简练和浅显易懂,接近民间故事。


托尔斯泰之于俄罗斯,确是一个巨人般的存在。除了文学上有目共睹的杰出成就,他在许多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俄国人的生活。作家茨威格写道:「托尔斯泰代表的不是他自己,他代表的是所有俄国人民,因为他与整个俄国同呼吸,共命运。」有传记作者写道,托尔斯泰一生不懈探索,难以跟上他的步伐,是许多与他同时代的人的共同感受。

托尔斯泰的一生中,文学创作其实只占据了生命的一部分,他更多的兴趣都投入到自我精神、社会改良的探索上。比如说在婚前,他有感于农民子弟教育极度缺乏,水平低下,曾自己贴钱开办过学校,一生仅有两次出国,都是为了赴欧洲考察教育学习取经。写完《战争与和平》后,托尔斯泰经历了一场著名的精神危机——「阿尔扎马斯的恐怖」:梦见自己给农民绞死了。他在自省中写了《疯人日记》重新审视俄罗斯大地上遍布的苦难。

因直面俄罗斯严重的贫富差距,农民的困苦,他自感罪恶羞耻,在《我信仰什么》中写道:「过去对我来说美好而高贵的每一件事——抱负、名望、教育、财富、复杂而考究的生活方式、食物、衣服和礼仪举止——都已成为不好而肮脏的。」托尔斯泰开始尽可能简化个人生活:吃素,戒烟,放弃了最爱的打猎,穿著那身人们最熟悉的农民粗布罩衫,农活样样精通。

可以说他被称之为文豪不仅仅是因为作品中庞大的背景构架,复杂而不纷乱的人物关系,看似不那么「奇葩」的故事情节中却孕育著生活中的真实,更重要的在于他不断的通过文章反思自己、反思当时的社会、政府以及自己所处的阶级,直面并且分析解析所见所感的痛苦。这种深邃本身,贯穿所有作品始终,这才是被人誉为文豪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豪是一个通用的流行词,并不是特定属于某个人的称谓。顾名思义,土豪是形容钱多的人,文豪就是形容著作等身、文学成就巨大的作家朋友们的。作为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的代表,托尔斯泰是当之无愧的大文豪,甚至有不明出处的十大文豪排名,经常把托尔斯泰老爷爷放在第一位。

托尔斯泰的写作成就极其辉煌,《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忏悔录》《伊凡·伊里奇之死》《哈泽·穆拉特》《复活》《论俄国革命的意义》《黑暗的势力》等等,长篇、中篇、短篇、剧本、文论各种作品上百部,塑造了很多经典的文学角色,比如卡列尼娜、尼古拉·罗斯托夫、哈泽·穆拉特、聂赫留朵夫……,很多词句也成为广为流传的名句,在这里我也要烂俗的引用一句《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他笔下,每篇作品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俄罗斯和世界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达到顶峰。

但是托尔斯泰之所以成为文豪,写得多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他个人对世道人心的关注和在作品中传达出的价值关怀。他对现实非常之关注,对世界作出的描绘非常之精准,《战争与和平》对俄法战争的展现,《安娜·卡列尼娜》在社会变迁中对个体的深刻理解。除了这些,还有对人性的洞察,和对自我的深刻反思,在《忏悔录》中这位天才道德家以残忍的狂热和无情的冷峻,对自己灵魂进行发掘。

在我们普通读者面前,托尔斯泰就是一座巍峨的高山,并不会随著时代的变化和各种各样新奇的写作形式的出现而褪色,每次读起来都是一次灵魂的荡涤。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此人之所以被世人称作文豪,主要就是因为三部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这在《哈泽—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

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当时正在深刻地影响著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

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也是极其显著的,它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本的教义体系产生怀疑,他不会像一般教徒一样思考信仰问题。但是,托尔斯泰也并没有完全走向欧洲的个人主义的启蒙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思考常常游离于二者之间,有时像一个教徒,有时像一个人本主义者。

托尔斯泰在世界观激变后,于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离家出走。这种意图在他80至90年代的创作中颇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后几年,他意识到农民的觉醒,因为自己和他们的思想情绪有距离而不免悲观失望;对自己的地主庄园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尔斯泰主义者和他的夫人之间的纠纷更使他深以为苦。[5] 在托尔斯泰离家之前,他与妻子的决裂程度人人皆知。一天晚上,夫妻二人又闹不和。之后,托尔斯泰的妻子曾跪下恳求托尔斯泰为她再读一遍早年时代丈夫为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散文,以找回当初的甜蜜,但是托尔斯泰当时已死了心。最后,他于1910年10月28日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11月7日(阳历11月20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看过。有名无著。托尔斯泰写的人物不能家喻户晓,但作品和作者的名声很响,官方宣传得力。

论写作的技术,和我们的金庸对比,差十万八千里。金庸叫有名有著,写虚构的都能写这么好,写不虚构的会更好。写的人物家喻户晓,叫著;读者找著读,叫名。


托翁被称为文豪,确实名至实归。他虽因去世,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这位享誉世界的大文豪被普遍认为是十九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复活三部巨作,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据说尚有一名:阿·托尓斯泰?他们都是文豪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