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糧」這個詞成了現今健康膳食的代名詞,越來越多的人對粗糧青睞有加,粗糧對於人體的益處,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詳。

但是,粗糧是否多多益善?粗糧食用過量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研究表明:吃粗糧可以降低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所謂「三高」的發病率。粗糧中含有豐富的粗纖維素,可以促進腸胃蠕動,防止便秘、直腸癌的發生。

吃粗糧確實對人體是很有益處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吃越多越好,俗話說得好:物極必反!吃東西要有量,如果過多的食用粗糧,會給健康帶來危害。

粗糧食用過量危害多

1、加重胃腸道負擔,影響消化

大量進食粗糧,可能使胃腸道「不堪重負」,一次性攝入大量不溶性膳食纖維,容易加重胃排空延遲,可能造成腹脹、早飽、消化不良等。

特別是一些兒童和老人,還有一些胃腸道疾病患者,或胃腸功能較弱者,在進食大量粗糧後,出現上腹不適、噯氣、肚脹、食慾降低等癥狀,甚至還可能影響下一餐的進食。

2、導致營養不良

若吃過多粗糧,其中大量的單寧、植酸以及膳食纖維會影響鈣、鐵、鋅和蛋白質的吸收,造成蛋白質補充受阻、微量元素缺乏,進而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特別是對於特殊人群,如兒童、孕婦、老年人以及貧血患者,影響尤為顯著。

3、造成反酸

粗糧食用過多,會明顯延緩胃排空,引起胃反酸,各年齡段的人都可能發生反酸的癥狀。

過多的粗糧進入到胃裡面,可能導致食物積存。當胃裡有食物積存的時候,這些食物就會裹著胃裡的胃酸,反到食管里,造成反酸,對食管黏膜產生損害。

4、增加患胃腸道疾病風險

食用過多粗糧或其加工不夠軟爛,膳食纖維的機械摩擦會損傷胃黏膜。如果蛋白質類食物攝入不足,不能及時修復受損胃黏膜,則會進一步增加罹患胃腸道疾病的風險。

5、干擾藥物吸收

粗糧富含膳食纖維,可是,吃太多,過多的膳食纖維會干擾藥物吸收的作用,它可能降低某些降血脂葯和抗精神病葯的藥效。

6、引發肥胖

有些人誤以為吃粗糧對血糖、血脂的控制有幫助,於是拚命地吃粗糧,平時細糧吃三兩的人,粗糧可以吃上半斤,結果就造成能量攝入過多,引發肥胖。

7、導致發生低血糖反應

對糖尿病患者,一次性大量進食粗糧,可能導致發生低血糖反應。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很「脆」,往往因飲食、運動、藥物(包括胰島素)的改變或控制不當導致低血糖反應的發生。

有些糖尿病患者突然在短期內由低纖維膳食轉變為高纖維膳食,導致一系列消化道不耐受反應的同時,也會使含能量的營養素(如糖類、脂類等)不能被及時吸收而導致低血糖反應。這對於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尤應注意。

8、引發各種疾病

除了以上的不良反應,長期以粗糧作為主食,並單獨食用,還會引發各種其他疾病:例如:嬰兒發育遲緩、成人體重減輕、肌肉萎縮、易疲勞、貧血,免疫力降低、創傷和骨折不易癒合、病後恢復緩慢,當蛋白質嚴重缺乏時,還會出現營養不良性水腫,甚至發生休克。

正確吃粗糧的方法

挑好種類

小米、大黃米、黑米、蕎麥、燕麥營養素密集,又相對好消化。對一些表皮厚的粗糧,例如紅豆、綠豆、薏米等要嚴格控制量,即使少量吃也要煮得非常軟爛。山藥、南瓜、蓮藕、土豆、紫薯等澱粉類蔬菜也可以適當選擇。

控制好量

胃腸不好的人最好以細糧為主,粗糧為輔,粗細的搭配比例為4:6。每周食用3~4次即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每天最好吃50~100克粗糧。但胃腸不好的人攝入量以30~60克為宜。

提前浸泡或蒸煮軟化纖維

粗糧比細糧質地更密,烹飪前可以先浸泡,不但口感更好,還能促進消化吸收。其中各種粗糧對水的「抵抗力」差異很大,紫米、糙米之類只需要泡4小時左右即可,而雜豆表皮最緻密,泡豆時間應在12小時以上,最好能達到24小時。

另外,用蒸煮的方式能使膳食纖維軟化,改善口感的同時也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

吃粗糧要多喝水

因為粗糧中的纖維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後盾,才能保證腸道的正常工作。

搭配蛋肉營養更好

紅肉鐵、鋅等礦物元素,優質蛋白含量豐富,和粗糧一起吃,平衡膳食。粗糧和蛋、肉搭配還可讓攝入的蛋白質達到1+1>2的互補效果。

循序漸進吃粗糧

突然增加或者減少粗糧的進食量,會引起腸道的反應。對於平時以肉類為主的人來說為了幫助腸道適應,增加粗糧的進食量時,應該循序漸進,不可以操之過急。

注意:7類人群不宜吃粗糧

1、胃腸功能差的人群;

2、缺鈣、鐵等元素的人群;

3、患消化系統疾病的人群;

4、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5、體力活動比較重的人群;

6、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

7、老年人和小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