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祖先從動物世界中勝出,再戰勝其他人屬。經過幾十萬年的進化,到現在擁有的核武能把地球炸爛好幾回。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人類征服地球是因為越來越聰明。為什麼最後勝出的是人類,而不是其他物種?這主要歸功於人類會發明和使用工具,以及複雜且抽象的思想的溝通能力。就像有句話說的,不是因為看見而相信,而是因為相信而看見。

人類學會用火後,提升了捕獵能力,同時用火烤熟食物,提升攝取食物營養的效率。同時團隊協作能力,讓人類可以捕殺比自身強悍很多的獵物。

團隊協作離不開溝通,人類的語言能表述抽象的事物和具體細節,這有助於人類面對事物的進行分析判斷。我們喜歡聊八卦就是原始生活遺留下的習慣,八卦可以讓人類更好的收集信息,很多八卦是以故事的形式存在,所以我們天生喜歡聽故事。

由此,人就慢慢開始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裡,我們稱之為文化。然而對於每一個想像的世界,都不會承認自己出於想像和虛構,認為是自然、必然的結果,比如印度的種姓制度

,以及最近流行的詞「階級固化」。不過另一面在於社會同時在不斷的變遷,比如現在女權主義的抬頭。所以存在即合理的觀念是對於固化思維的挑戰。

文字&金錢&帝國&宗教

在農業社會早期,大家溝通只能通過語言口口相傳,知識只存在於相互的大腦中,這樣會出現一種情況,因為人的記憶不穩固以及腦容量的有限,容易遺漏信息,傳播距離有限,口誤也降低了內容的完整性。所以需要新的工具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新工具就是文字。文字和紙的出現極大的提升了傳播的效率。知識的傳承和擴散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物質層面,人類馴化了小麥和狗子,建起了房屋,使得人類的生活方式有的徹底的改變,並且這種改變是不可逆的,從採集社會到農業社會後就不可能回到採集社會。並且有了私產的概念,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也變多了。這時候就需要暴力機構,如城邦,國家。

統治者為了方便統治,在生活中規範了人們的行為,比如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但是如果沒有一個想像構建的秩序,統治者依然無法統治人民。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就能讓統治者嚇到肝顫。所以需要製造出高於人類意志的神的存在,是神創造了世界,神是世界的主宰者,神帶來國泰明安,而君權神授,此為正統。

人類群居後形成部落和城邦,分工協作後相互間的以物易物已經無法適應複雜的物物交換,這樣就需要一個大家都認可的一般等價物。金錢就此誕生,作為大家都認可的交易媒介。信任是所有貨幣的基礎。金錢有兩大屬性,一個是交換,一個是儲蓄。而財富的累積,信貸的出現,讓有錢人自發投資完成一件大事成為可能。比如大航海。

如果只是依靠帝國的暴力機構來約束的社會秩序,隨著社會規模越來越大,會越來越脆弱,宗教的重要性在於讓這些脆弱的架構有了超人類的合法性。而一切都來自這種絕對的神聖最高權柄。宗教的特點在於普世性以及易傳播性。

工業革命後,生產力的提升及信貸體系的建立催生了資本主義的出現。哥倫布的大航海需要大量資本,有錢人集資資助大航海,大航海帶去各領域的科學家進行科研考察,推動科學進步,投資人靠發現新大陸後掠奪資源發財致富。達爾文正是在大航海中遊歷世界,研究出了進化論。

有錢人願意集資支持大航海,是為了發現新大陸後掠奪資源發財致富,而不是為了科學研究。但是科學研究在這樣的進程中不斷進步,造就船堅炮利,反過來更有利於對外擴張。科學推動生產力的提高,導致資本主義興盛,資本家藉助帝國的力量開啟全球的掠奪和殖民。比如,英國的大炮炸開中國的大門。

到了二十一世紀,由於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原子彈的爆炸,計算機技術的突飛,生物學的發展,航空航天的探索,人們開始相信長生不老成為可能,星際旅行也能實現。人們開始相信人類的無所不能。人文主義、消費主義盛行,主張自由平等、自我價值、注重善待自己、自我愉悅。傳統以家庭為單位的社會結構越來越弱化。大規模的戰爭也變得越來越不太可能出現,因為戰爭的代價變高,已經不再那麼有利可圖了。

但是現在的人類是否更加快樂呢。快樂是很主觀的感受,所以雖然物質水平提高了,但並不代表快樂的感受更多了。那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正如尼采所言,生活有意義,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飴,生活無意義,就算在順境中也度日如年。

作為人類,不可能脫離想像所構建的秩序,在肖申克的救贖中,摩根弗里曼在監獄中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但是當他真的出獄後,發現自己已經無法適應監獄外的生活,最終選擇了自殺。

我們從小到大被不斷灌輸各種價值觀,面對紛繁的世界。我們應該回到每個個體,要學會認識自己。不應該過分被外界的事物過度牽引著走,學會用心若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