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讀後感

記得多年之前聽過一個笑話,說政客的言論就像海濱浴場里美女的比基尼,總是隱藏重點展現誘惑。而寒假裡讀到的《人類簡史》,它的文字也如同美女的比基尼,極富感染力,透過文字,作者尤瓦爾 赫拉利藉由人類發展史的重大曆程,結合物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古生物學、人類學等學科,說明了某種歷史的法則、人生道理,被稱為歷史界的「奇書」。

這本書的語文生動活潑,翻譯通達曉暢,作者非常善於運用一些奇特的想像,讓一些毫不相干的人、物,跨越時空進行進行對話或活動,讀來讓人覺得新奇有趣,比如:

如果愛因斯坦模擬遠古人狩獵或採集的敏捷靈巧程度,前者必定是遠遠不及。

如果拿破崙三世聽說這些屬民的後代居然拿鋁做成拋棄式鋁箔,用來包三明治,帶剩菜,用完就丟,想必大驚失色。

如果現代的停屍間里突然出現一具智人的屍體,驗屍官根本不會發現有什麼不同。

還有很多經典名句:

我們這群人有種心病,只有金子能醫。(印第安人好奇西班牙殖民者為何偏好黃金時,後者如是答)

文化就像寄生蟲,人類是毫不知情的寄主。(歷史的發展是盲目的,它的發展不因人類的意志而轉移)

.......

文中像這樣的句子比比皆是,活潑睿智的文風一掃歷史著作的厚重晦澀感,讀來讓人愛不釋手。

這本書不僅語言有特色,書中的觀點更是讓人讓人腦洞大開:

1、農業革命是史上最大的騙局。

人類一開始是處在採集社會,每天就依靠采野果子,撿撿蘑菇,當然運氣好時也可能獵到一隻兔子,或者水邊捕到魚什麼的。後來因為某些原因,有可能是宗教的發展,人類進入到了農業社會,人類開始馴化小麥、水稻等作物,也馴養了狗等動物。人類的食物開始變得空前的豐富,人類的生活應該從此「愉快而飽足」,可在作者看來,這些不過是一場騙局。總的來說,他的理由有三:

第一,糧食產量提高的是總量,作為占人口大多的農民來說,他們得到的只是口糧,大部分餘糧都被社會的精英階層所佔有,所以糧食的空前豐富只是空歡喜一場,仍有很多農民吃不飽。哪怕能吃飽,因為人類的飲食變得只依賴少數幾種作物,當遇到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的時,人類面臨飢餓的風險大大增加。而在採集社會,食物來源很豐富,絕對不會因為某一種食物的缺乏而導致饑荒。並且就飲食結構而言,營養並沒有因此而變豐富,對身體也沒有更多益處。

第二,就人類的勞動量及對身體的影響而言,農業社會也是沒有益處可言的。人類的身體構造本不是為農業社會而生,人類的身體構造就適合爬爬樹,采采果子,而種植小麥水稻等則必須讓人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田間地頭,彎腰清理石頭,驅趕貪吃的鳥兒,蟲害;土地乾旱時要澆水灌溉,而大雨洪澇時又得操心怎麼不讓作物淹死。人類的活動範圍由原來的十幾公里、幾十公里,就縮小在了自己家門口的那片小小田地,人類經年累月的彎腰弓背,肩挑手提,膝蓋、腰椎、頸椎等身體部位都付出了學生的代價。人口也因為聚居而容易導致傳染病的傳播,而這在人口流動的採集社會也是不曾面臨的。

第三,就人類的暴力而言,人身安全並沒有比以前更有保障。種植各種作物需要土地,而如果有人搶走土地,就會遭到飢餓,所以在土地這件事情上不能妥協,因為土地而爆發衝突的現象時有發生。另外豐年的餘糧還要防犯盜賊。

所以農業社會可能整個社會帶來了福音,但對於一般人來說,對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來說,可能弊大於利,「愉快而飽足」就是一場幻影。

2、社會建立在虛構的事實之上。

什麼?社會居然是建立在虛構的事實之上?怎麼可能?來聽聽作者是怎麼說的。

作者認為,支持城市、國家的既不是人類自然的天性本能,也不是人際的交流關係,而是他們都相信著共同的虛構的故事。「虛構」是相對於事實而言的。遠古時期的智人和其它的動物一樣有著自己的語言。這種語言,在認知革命之前,無論是智人還是動物,都能大喊「小心,有獅子」,但是在誰知革命之後,只有智人才能夠說出:獅子是我們部落的守護神。「討論虛構的事物」正是智人語言最獨特的地方。然而,「虛構」這件事的重點不是在於讓人類能夠擁有想像,更重要的是「一起」想像,編織出種種共同的虛構故事。

比如現代的貨幣系統就是一種想像的現實。拿人民幣來說,就是一堆花花綠綠的紙幣,我們之所以拿著它能換到明天的早餐,漂亮的新衣服,換到汽車、房子,甚至是讓一群人為你勞碌賣命,那是因為賣米粉的店老闆相信它,服裝店的店員相信它,車行的工作人員、售樓部的小姐認可它,為你工作的人也需要它。最重要的是,銀行從來不拒絕它,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認它。假如有一天,國家下令廢止這套人民幣,發行一套其它的錢幣,那我們必定會毫不猶豫的拋棄它,轉而把同樣的熱情投入到新的錢幣。其實貨幣本身並沒有價值,大家使用它,只是因為在大家的「想像」中,它是有價值的。

書中亮點太多,但在這部浩瀚的人類發展史中,最觸動我的是第十四章。這個章節圍繞「為什麼近代是歐洲稱霸全球」進行了很多的闡述,科學技術與資本主義固然是主要原因,但歐洲的航海史為此添上了也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比較以前的帝國,它們「征服世界」,只是為了權力和財富,而歐洲帝國的航海拓殖,不僅是為了領土、財富,更是為了新知識。18、19世紀,幾乎每一趟從歐洲出發的軍事遠征隊都是必定有科學家、學者同行,1798年拿破崙進軍埃及時,就帶了大量學者,最終這些學者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學科,埃及學。而達爾文的演化論也是在這一時期英國皇家海軍派往美洲繪製海岸線的過程中發展形成的,不管是軍官、學者他們都承認「我不知道那裡有什麼」。就拿地圖來說,中世紀時期的的世界地圖畫得滿滿當當,好像世界的各個領域大家都很熟悉,隨著歐洲航海的推進,新大陸的發現,歐洲人承認了自己的無知,地圖上反而出現了大量的留白。

地圖上的空白就像一塊磁鐵,吸引著歐洲人前仆後繼。當歐洲人為他們的新發現欣喜不已,激動難抑的同時,亞洲也聽說了,但他們沒什麼興趣,還是繼續相信地球仍是圍著亞洲轉。

正是歐洲人這股新知識的渴求和探索,他們在這一時期不僅攫取了大量的財富,而且創立了許多新的學科,提出了許多新的學說,這些又反過來推動科技的發展,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讓歐洲在經濟、文化、科技領域遙遙領先,成就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霸主。

這段歷史只有短短500年,但就是這500年改變了世界的格局。今年微信上有一篇文章很火,講世界正在懲罰不讀書的人,其實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世界一直都在懲罰不讀書,不學習的人,包括國家。身處二十一世紀,身處全球 化浪潮中的我們,只有保持著一時要而對新事物的好奇之心,不斷的讀書和學習,才有可能不重蹈覆轍,立於不敗之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