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在看《人類簡史》了,在最後作者提出什麼是幸福,幸福和快樂的本質;他提出,在一個有1000萬的富翁和一個工作的人員,他們的幸福感是一樣的;現在人的幸福有落差有一個造成的原因:信息化的變快,我們會不知覺的和其他的人比較,來感受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的幸福感降低了,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同樣的情況有:一個年輕的女人她生活在一個小村莊,裡面住的都是年紀老的,或者很小的,年齡和她相仿的很少,所以這個時候,她會不自覺的認為自己是最美麗的,從而充滿自信;

但我們現在的社會,我們每天看抖音,通過社交的APP知道其他人的生活,心理會產生一種比較,這種比較之後我們的幸福感會降低,我們會產生自卑的心理;這個我是同意的,其實美麗不一樣,每個人的美是不一樣的,有的人也許CHUBBY,但絕對不是,像電視或電影上面宣傳的一定要瘦,苗條這樣的美,也可以是在戶外徒步,很難找到路出來的時候的堅強這樣的;

這些是消滅美,獨特性的一種說法;

在書裡面還講述了一個觀點,這個觀點讓我很難接受:人類社會的進展其實在最後都是,智人的進化,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講是對的,但這個角度的闡述,讓我覺得絕望的點在於:它把我們獨特的個性或者獨特的價值磨滅了,有一種很冷漠的感覺;讓我突然覺得現在自己想考研,打扮得漂亮點都是沒有價值的;支撐人活下去的最大的動力就是價值~這個是從心裡學的角度上來講的一個觀點;假如之前看到的,社會的所謂的道德、我們應該遵守的底線都是虛無的,那對於我來講真的是一個價值觀的磨滅。我們智人在進化的過程中給我們留下的DNA里,有對於快樂獲得的記憶之一:對於家庭、部落的認可,當我們有和諧的家庭、部落環境,那我們是快樂的。這個觀點放在現在的社會上是成立的,當我們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其實自己可以從裡面得到快樂的,單身獲得快樂的感覺可能低於有幸福婚姻的人群,因為幸福婚姻的人群他們有多巴胺的分泌,這種激素的分泌會讓他們產生快感!

這個觀點好像是我認為的今天讀書發現的最為重要的觀點,因為我是一個人住的,在長期下班之後就一個人的生活,確實讓我覺得有良好的社交和家庭氛圍是我非常渴望的東西;在最後作者闡述了一個觀點,我們一直在研究社會的進程是怎麼樣的,我們在科隆以前的恐龍,長毛象,但沒有人來研究人的幸福是什麼樣的,我們怎樣來獲得幸福?是僅僅的通過鴉片這樣外界的介入?但是心靈得不得滋潤呀!所以這個是一個很值得去研究的話題!

物質的飛速發展,但現在卻沒有帶給我們相應增長的快樂,快樂除了基因的決定,還有沒有其他的可以調節的原因?有的話就是心態!

在今天的書里,還看到了一個觀點:當一台計算器有了自己的思維,那我們是不是給他人權?這個觀點有點像《西部世界》裡面的,AI他們自己擁有了思維模式,要為自己的自由、權利而爭取的時候,這個矛盾點就出現了,我們應該怎樣來看待這個問題!希望最後不要僅僅是打仗的鏡頭!我突然覺得冷漠是真的最傷人的因素,我們怕冷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