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 汉朝为什么不承认汉惠帝,而是直接汉高祖,然后文景?

  汉朝是承认汉惠帝的,这段历史不同于明初的建文帝。从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里,都为刘盈立了本纪。

  只不过,刘盈在位的这七年时间里,朝政大权掌控在吕雉手中。加之刘盈寿短,24岁就郁郁而终。之后吕雉又垂帘8年。

  所以,刘盈的风头完全被吕后盖过。《史记》里干脆把两人合并为一纪,《汉书》倒是立了个“惠文帝纪”,但也是寥寥无几的几个字,笔者统计,不到一千字。所记载的也是极为得简略。

  以至于世人皆知汉初刘邦之后是吕雉,之后就是刘恒。刘恒成了西汉第二位皇帝。反倒是刘盈不被汉朝承认。

  刘盈是被汉朝承认的,因为在位短,权力被强势的吕雉把持,再加之“文景之治”这一块巨大闪耀旗帜,所以刘盈存在感低。而不被承认的是刘盈那几个儿子。

  总共是六个,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以及四个王。这些都不是嫡出。有可能生于宫女。刘盈的皇后是张嫣,她是刘盈亲姐的亲女,两人并没发生床笫之欢。自然没嫡子。

  诸吕之乱爆发,功臣派在内,刘氏子弟在外,其中以刘肥的儿子刘襄为代表。为夺取足够多的利益,功臣派率领发动政变,终结这一场叛乱,刘襄水打竹篮一场空。

  杀光吕家子弟,除掉刘盈儿子,史书是这样记载:

  大臣相与阴谋,以为少帝及三弟为王者皆非孝惠子,复共诛之

  既然是这样统一口径,汉文帝事后又没追究,自然是定性了。但依然记载于史书。

  所以,有时候又造成刘盈无子的假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