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肇始期望扭转现时治疗为主导的模式,以预防为本,提供免费康健咨询,并有250元资助市民到网内医生接受进一步检验。

陈肇始期望扭转现时治疗为主导的模式, 以预防为本。

医疗成本不断上涨,市民要承担与日俱增医疗开支压力,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接受《巴士的报》专访时说,早前曾到荷兰取经,认为当地基层医疗发挥及预防,病人以自身为健康中心的理念很值得香港学习,而且护士角色是主导康健中心,港府会再培训针对社区医护知识的护士。

根据智经研究中心的资料,在16-17年间,香港基层医疗开支比率达75.1%,是全球之冠。陈肇始指出,过往香港都是以治疗为中心,希望有一个范式转移,扭转以治疗为中心,变成以预防为中心,每位市民都关心个人的健康,而不是有问题才寻求医治,相信可以纾缓不断上升的医疗开支压力。

陈肇始早前到荷兰取经, 了解当地基层医疗发展的情况。(政府资料图片)

所谓预防的体制,也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市民大众、未有患病而需要促进健康的人士;第二层是可能潜在高危人士,需要及早发现一些健康问题,以及时医治;第三层是可能是已病发的慢性病患者,预防并发症及再次入院。

陈肇始说,要有强大的基层医疗系统,每区有网络和联系作整体统筹,才可以发挥基层医疗的力量。她希望在9月葵青第一个地区康健中心落成后,可以尽快在其他17个区建立地区康健中心网络,巩固地区基层医疗服务,以产生一定成效。

不过,觅地并不容易,陈肇始透露,已在黄大仙和深水埗寻找到合适的地方,即将进行招标,未来几年会密锣紧鼓觅地,若不合适,则会先行租用,期望在2022年在全港18区推行。

觅地建康健中心并不易, 陈肇始说, 若无合适土地, 便以租用方式设立。(本网记者摄)

要在康健中心享用相关的服务,陈肇始说,只要登记成为会员,便可以享用。第一层预防,包括健康推广及教育活动,均为免费,而基本健康风险评估、护理咨询和药物指导等服务亦不收费。

至于有潜在高风险人士,便会进行慢性病健康评估及筛选,转介有慢性病风险的人士,由网络医生作进一步检查及诊断,政府会提供250元的资助,陈肇始说已初步了解过,应该可以足够应付一般的检查,但也要视乎有否其他额外的检测,而当局已邀请区内的医生加入成为网内医生。

第三层的慢性病患者,她表示,有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营养饮食咨询等,每次收费则为150元(详见附表)。

政府也致力推动中医药发展,2019年下半年会展开中医医院招标,2020选出营运机构,并于2024年底分段在将军澳开展服务,全方位推动中医、中药发展。当局欢迎不同机构合作营运,亦设有应变机制,确保在公私营合作之下,所有医疗服务不会因为营运机构的经营问题而受影响。

陈肇始指,会加快成立政府中药检测中心的永久大楼,利用先进的科技,并通过科研研发国际认可的中药与其产品的参考标准,透过技术转移加强中药业的品质控制,建立香港中药品牌。

陈肇始望建香港中药品牌。(政府资料图片)

针对市面出现声称念中药及非中药的口服产品,政府已展开修订《中医药条例》中成药定义的工作,以加强相关规管,并就中药师认证制度作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