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yao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的确,《吐槽大会》真的只是「看起来」很得罪人。也就是说,录制之前,所有的段子都是跟被吐槽者反复沟通后的,保留下的是被吐槽者能接受的一部分。

我是一个很喜欢脱口秀类节目的人,国内国外都稍有涉猎,国内始终比较喜欢《暴走大事件》,后来《吐槽大会》开播,第一期做宣传的时候,我记得力度很大,据说是「思聪老公」投资并热捧的节目,王思聪的敢说敢怼是出了名的,所以我当时觉得这个节目应该尺度也不小。

但是!第一期请的是周杰,我还是蛮惊讶的,周杰这个人在我们多数人的印象中,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尔康」「表情包」,那紧接著,第二反应就应该是这么多年,网上传的各种他人品不佳,趁演戏占女明星便宜,脾气暴躁,跟人打架的负面新闻,总之,并不是一个很和蔼的人。这样的有些自负的人,能容忍其他人在公开场合对自己吐槽?况且还有那么多是名不见经传的小白?以至于,在看第一期的时候,我每时每刻都很紧张,总觉得他一个不开心,就会当场下来打人。但是,他没有,整场效果非常好,他有节目效果所需要的小生气,小情绪,不伤大体且给人感觉很真实。

轮到他上台的时候,他吐槽的也十分精彩,从自黑到黑别人,巧妙地反驳负面新闻,很自然,很搞笑,都快让我在心里重新认识他了,也让我觉得这个节目胆子真大,什么都敢说。

但是,当我看了几期之后,才知道,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台本上写好的,在上台之前已经反复跟当事人练习过了,也就是内容,尺度,怎么聊,早已经告知当事人,当事人在录节目是表现出的小生气,都是早已安排好的。

当时觉得那这个节目有点假啊,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也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的底线是不同的,人也应该互相尊重底线,搞得节目中打起来,就不好了吧。

但我真正意识到台本的重要性的,还是「咆哮帝」马景涛的功劳。

堪称灾难般的临场发挥。

图片源于网路

图片源于网路

图片源于网路

以及嘉宾们的「没眼看」。

图片源于网路

就连一向会活跃气氛的池子,都找不到合适的鼓掌点。

图片源于网路

隔著屏幕都能感觉到当时那种弄弄的尴尬。表示不开弹幕,看不下去。可见,如果这个节目要像很多人要求的那样真实,可能受到的骂声会比现在还多,哦不,应该早都播不下去了。

后来我又看到了一篇报道

图片源于网路

从这个报道就可以看出,不是周杰变了,他只是有一个好演员的基本素养,配合著节目,把属于他的一期演完,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个节目组的人员也在很努力的去尽量打造符合观众期待的节目效果。网上总是有人评说某几期《吐槽大会》吐的不痛不痒,看著不过瘾,你看人家美国的尺度很大,甚至公开吐槽总统,大家都很宽容。但是,我想说,国情不同,文化不同,you can you up .别说一直以光鲜亮丽的形象站在人们面前的明星,就算是普通人,让那么多人当众揭短都极有可能恼羞成怒,那我们为什么要求别人要无限容忍呢?节目组为了满足观众要求,尽量去请大咖,又竭尽全力地与明星沟通,试图做到尺度最大,我们应该感受到他们的努力,而不是无限diss节目不真实。

我们普通观众,往往就是看个乐呵,搞笑的段子,都是职业写手们编的,真实了,反而就没这么好看了。


我个人的理解:以自身的槽点来获得观众对他的新看法。 吐槽的对象和内容都是大部分人都很看不惯他的地方。越是看不惯就越拿那个点来吐槽,以玩笑的形式说出来,大家就会对你有一个新的理解了,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听风就是雨那样讨厌你。有了新的看法了。

我说的乱七八糟,逻辑也不咋清楚,勿喷(((*°▽°*)八(*°▽°*)))?
感觉这个节目洗白了很多人

李诞在《十三邀》中对话许知远时说过这个问题。

大意是越是成熟的艺人越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说出来大家笑笑就过去了。而且艺人不愿意提的东西也不敢吐,比如林丹出轨。


个人理解 洗白节目


压根不得罪人,基本上是反向洗白的套路。

上台的都商量好了。

明星上去,可以通过调侃自己一些无伤大雅的黑点,从而提高路人缘。

节目组获得收视率。

观众获得快感。

我觉得还挺好的呀。


看看原版的喜剧中心的吐槽大会 那才叫劲爆李诞他们模仿的这个已经是和谐过的了得罪人?不存在的!
谢。不痛不痒,看了很多期,节目还是不错。感觉如同鸡肋。得罪人?好多艺人都是来洗白的。吐槽尺度稍大一点,如宋方金,还被和谐。当然那是吐槽的场外嘉宾,节目组的台本今后会更加慎重。综艺节目要的是效果,在尽量不得罪人的情况争取更多流量。
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