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主要国家的景气力道互有消长,但仍在稳健复苏的轨道上。如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统计的4月制造业指数为57.3,持续扩张但略低于上个月数据和预估值;欧元区的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56.2,出现13个月新低;4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为51.4,民间财新的制造业PMI为51.1,都略优于预期;日本4月制造业PMI终值为53.8,也较原预估些微乐观。

台湾经济亦在稳健扩张阶段。4月的制造业PMI为58.0,是连续第25个月扩张,业者对未来六个月的景气状况指数为63,维持正向;非制造业经理人指数(NMI)也来到55.6,连续第14个月扩张,对未来六个月的景气状况指数看法如批发业、资讯暨通讯传播业、教育暨专业科学业与零售业为乐观,运输仓储业持平,而住宿餐饮业、营造暨不动产业与金融保险业看法偏向保守。

资金面亦是相对宽松,美国联准会(Fed)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结束后,如预期并未调高利率,会后声明稿暗示,通膨虽已扬升,但并无加快升息速度的计划,也就是今年仍将维持三次升息,下一次应是在6月,根据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Fed在6月升息1码的机率达到97.5%。

欧洲央行(ECB)的货币宽松政策在9月到期后,可能采取缩减规模但延长期限的方式,主因在于欧元区4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核心CPI增幅都低于预期,经济成长也趋缓;台湾中央银行第1季的理监事会议事录透露,由于国内外经济前景不确定性、新台币汇率升值、民间投资、货币政策要维持一致性、邻近国家静观其变等因素,下半年才有可能升息。

外资连续卖超可能和6月A股入摩有关,再者,美中贸易战造成商业计划冻结,以及原材料价格走高使得终端产品售价调涨将引起消费者反弹,都是影响后续成长的问题,得继续追踪。

技术面,台股发展如同先前预期的「高不创高,低不破底」震荡整理走势,且这个现象将持续一段时间,这波修正,台湾加权指数陆续跌破月线、季线、半年线、年线,其中,月线、被称为「生命线」的季线、半年线已经下弯成为反压,惟代表长期趋势的年线仍扣抵去年约在9,800~10,000的指数,继续上升中,意味著纵有短期纷扰,长期多头不变。

指标股「电子三兄弟」中,大立光在3,000元整数关卡强劲反弹,4~5月的营收表现应仍平淡,有利空筑底的味道;台积电在法说会中下修第2季财测虽是利空,但调高资本支出,对长线仍是正面以待,近期将是消化不耐久盘释出的外资筹码的时机;鸿海表现最为弱势,除了淡季因素外,应与子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FII)可能在5月中下旬于A股挂牌,外资调整持股有关,主要卖压在本月可告一段落。

5月15日以前,绝大多数的公司第1季财报将公布完毕,变数减少;第2季为股东会旺季,各家挂牌企业常在会中释出营运绩效,未来展望,并决定股利分配,心态上偏多,股价基期较低的集团股或原物料股值得留意;其次,第3季则是密集除权息,台股目前的殖利率约4.3%,在全球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在指数修正后,逢低回补绩优企业,除股利外,也有差价可以期待。

(作者是资深证券分析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