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志祺七七

学测剩不到一百天,模拟考和段考接力出现的的考试组合餐,让许多学生都吃不消。这次志祺七七的「学生顶嘴」系列,就要来聊聊段考制度。

为什么学生需要段考呢?对于支持的人来说,像这种定期测验可以确认一下自己知道什么、不会什么,也可以知道自己的学习状况在大概落在哪个区间。

而且就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测验的确有助于记忆,而记忆也是知识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以选择题来说,如果各个选项设计得够好,也就是无法一眼就看出正确答案的选项设计,就可以让学生借由记忆的「提取历程」来强化对课题的理解,其实有助于巩固脑中的知识。

也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学了就忘,那就要定期要测验一下。但反对的人认为,段考考题大多是一些「抄考背」的僵化考题,还会考些枝微末节的内容,意义不大,只是让学生变成「解题工匠」。

▲▼短期记忆死记,考后学生也容易全忘光。(图/志祺七七youtube)

▲短期记忆死记,考后学生也容易全忘光。(图/志祺七七youtube)

以文科来说,现行的考题多为文意理解、注释背诵、形音义测验,换句话说,有一部分考题是靠短期记忆死记,但考后也容易「随风飘」。换句话说,段考就只是在比谁可以在短时间内,记住最多内容而已,意义不大。

综合支持和反对的理由可以发现,比起段考的存废,其实考题的质量似乎更该被讨论。前阵子彰化高商的国防科段考考题,就出现「校长是谁」、「主任教官是谁」的选择题,引来正反评价。校方受访时表示,这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准备压力,才准备的送分题。但也有人认为,像这种无法促进学生思考的考题,很明显是没有经过审慎设计的「劣质考题」。

段考作为一种测验工具,其实是在考题的设计上,的确有优劣之分,而且烂考题对于学生来说不只是无法提供思考,更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升学考试的考题内容多变,而且也会跟著社会脉动提出反思。也因此,校内的测验评量的设计,也要能引导学生练习批判反思,提早适应未来升学考试的考题,尽可能避免「有背有分」的出题方式。

然而老师平常的工作不只是教学而已,还得处理各种行政杂事,要出一份经过仔细设计的段考考题,其实花的时间可能超过一周。这也造成部分老师在蜡烛两头烧的情况下,只能急就章的生出考题。甚至为了批改方便、课堂讨论省时间,不得不出些能一眼看出标准答案的题型。

那比较好的考题长怎样呢?志祺七七以103年国文学测举例,下列四个选项中提到的的桃花,哪一个不是比喻美丽的女子?

▲▼志祺七七以103年国文学测举例较好的测验方式。(图/志祺七七youtube)

▲志祺七七以103年国文学测举例较好的测验方式。(图/志祺七七youtube)

正确答案是D。

这题之所以会是比较好的题型,主要是四个选项都不在过去三年的课文内容中,完全要仰赖句子前后文的意思对照,去推敲到底这个桃花是不是指「美丽女子」,完全就是看个人对修辞和文言文的掌握程度。

而志祺七七也提出较差的题型范例。从上面两种设计程度不同的考题,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只是测背诵能力的考题,其实无法真的测出学生的理解程度,而且得出的成绩恐怕也都该打上问号。

然而有些老师和学生,会把劣质测验工具测出的成绩,当作真实的学习成果,这可能导致大家继续用错的方式,试图想加强学生「成绩表现不够好」的地方。

事实上,评量工具有很多种,不只是纸笔测验。

▲▼评量工具有很多种,不只是纸笔测验。(图/志祺七七youtube)

▲评量工具有很多种,不只是纸笔测验。(图/志祺七七youtube)

志祺七七认为台湾的教育环境,以「升学考试领导教学」,算是在当前教育体制下无可避免的处境,那面对这样的状况,提升考题的品质这点,毫无疑问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了。

与其一个学期冲三次段考,但考题质量都普普,不如好好设计考题,一个学期考「1~2次」就好。那作为配套,学校也可以和老师一起研拟出能提升考题质量的方式。

比如说减少老师处理行政庶务的工作量,让老师更多设计考题的时间,考完后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检讨考题,引导学生讨论,比较能避免学生变成只追求正确答案的答题机器,回归到测验的初衷--「检验所学」。

▲▼避免学生变成只追求正确答案的答题机器,回归到测验的初衷。(图/志祺七七youtube)

▲避免学生变成只追求正确答案的答题机器,回归到测验的初衷。(图/志祺七七youtub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