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_4kl   

 

女儿三岁后,我变成一个很容易大吼大叫的妈妈。

 

我生性就是个脾气暴躁之人,女儿出生后,母爱的天性已把我修正为相对有耐心。然而,随著女儿年纪渐长,她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她开始凡事都有自己的意见,对事物的安排也有各种坚持,如果大人企图介入她的秩序,她会非常反弹,有时情绪一来,她会不可理喻地又哭又闹,任凭大人怎么做,她都不满意。

 

每当女儿开始「番」,我暴躁的天性就被引发出来,忍耐到极限的我,也爆发地对她大吼大叫。母女战争开始,我大吼,她大哭,她越哭,我越气,两人情绪相互纠缠,空气中的火药味弥漫。

 

每次大吼之后,女儿总是主动向我道歉,心情尚未平复的她会强忍泪水,哽咽地对我说:「妈咪,我想跟妳说对不起。」,还在气头上的我,常常等到女儿说了好几次对不起,才放下情绪与她拥抱和解。我一直以为女儿的「对不起」是知道自己错了,而我也总是仗著女儿会主动道歉,很少反省自己,在每一次失去耐性的时候,我只专注于自己的气血攻心,我以为只要大吼,她就能知道我真的生气。

 

翻开《大吼大叫的企鹅妈妈》的那天,我才刚因为女儿无理取闹而生气。当天晚上我打开电脑,亲子天下的邀稿信带来了这本线条简洁、色彩大片渲染的绘本,我卷动滑鼠,一页一页往下翻,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盲点。

 

《大吼大叫的企鹅妈妈》没有说教,它直白地从小企鹅的角度,描述孩子被妈妈吼叫时的内心状态。当我看到小企鹅面对妈妈生气时的表情,我才知道许多时候,孩子其实不知道我们为什么生气;当我看到小企鹅被妈妈的吼叫吓得全身四散时,我才知道当我们对孩子吼叫时,孩子感觉自己支离破碎了;当我看到只剩下两只脚的小企鹅急著想找妈妈,我才知道妈妈的爱对孩子如此重要,就算被妈妈伤害了也要在第一时间找回来;当我看到小企鹅最后发现妈妈已经找回他的躯干而且修补好了,我才知道所有的妈妈在吼叫后都好后悔,希望自己能弥补一切;最后,当我看到企鹅妈妈对小企鹅说:「对不起。」,我才知道该反省的是我,因为我从来没为自己的失控,向女儿道歉。

 

我一直以为自己的吼叫是在警告孩子的不当行为,我不知道其实我只是在气自己的无力。我从来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想,我忘了她们也需要发泄情绪。我失去分寸,我自以为对她吼叫就能解决问题。我的吼叫是一把刀,把孩子砍得遍体鳞伤。原来,我吼叫后的大哭其实是害怕失去妈妈的爱,她慌张、恐惧、心碎,正如小企鹅破碎的肢体,她强忍泪水所说的对不起,不是因为知错了,而是因为她深深爱著我,她是如此需要我的爱。

 

小企鹅给我上了一课。

 

隔天晚上,我抱著女儿一起看绘本。当女儿看到小企鹅被妈妈吼叫后,身体四分五裂地飞到外太空、大海中、丛林里、山顶、都市中,她呵呵笑了出来!她说:「当妈妈对我们吼叫的时候,我们的身体都飞走了!」,我也笑著问:「那怎么办?」,女儿说:「没关系,妈妈会把我们缝起来!」。

 

《大吼大叫的企鹅妈妈》不仅让我自省,也疗愈了孩子。它同理孩子受伤的心,借由小企鹅的破碎,让孩子从「原来别人也是这样啊!」获得安慰。而企鹅妈妈的对不起,提醒我必须向孩子道歉,我要学习更好的处理方式,而不是用伤害她来发泄情绪。妈妈的爱是孩子的一切,我要不厌其烦地向她保证:无论发生甚么事,永远不要担心失去妈妈的爱,妈妈永远爱妳。

 

教养孩子也是大人的修炼。一路上,我们仍会擦枪走火,在爱的指引下,我们一次次练习更好的处理方法,最重要的,在每次冲突过后,我们都要以最快速度让孩子回到我们的怀抱,而我们,要更用力地抱她。

 

《大吼大叫的企鹅妈妈》引导我,做了很深刻的自省。所有爸妈都应该带著孩子一起看,让我们换位思考,也让孩子从幽默中被抚慰。

 

 

* 欢迎分享原文连结。未经同意,请勿将本文内容任意转贴至其他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