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有許多人確實有真才實學,甚至是大有建樹,卻沒什麼名氣,後人對他們鮮爲人知,以至於這些人被埋沒,李天霞就是其中之一,一個鮮爲人知的抗日英雄。

  李天霞是江蘇寶山縣人,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寶山區,他出生在一個富商之家,家裏在上海經營的有米行,從小李天霞就被衆多夥計圍捧,喜歡爭強好勝,是個紈絝子弟。

  1925年,18歲的李天霞報考黃埔軍校,當時錄取了1225人,李天霞的成績是第17名,看來他還真有點本事,一起考入黃埔三期的還有蔣介石的侄子、方先覺等人。

  這些人後來都成了國民黨的高官,李天霞在和紅軍的作戰中崛起,不過他的成名則是始於抗日,1937年8月,淞滬抗戰在上海打響,當時李天霞是第74軍第51師副師長。

  李天霞率部在京滬鐵路137號大橋防守,與日軍久留米師團血戰三天三夜,完成了掩護友軍的任務,這是李天霞第一次與日軍作戰,其戰鬥過程和結果還不錯,令人欣慰。

  同年12月,李天霞率部參加了“南京保衛戰”,對許多將領而言這是一場噩夢,甚至不戰而逃,51師在師長王耀武和副師長李天霞的指揮下,與2倍的日軍激戰5天5夜。

  日軍出動飛機、大炮對51師陣地狂轟濫炸,導致守軍損失慘重不得不撤退,其中李天霞撤退到西門的城樓上,繼續依託城牆防守,與日軍血戰七八個小時,直至接到撤退命令。

  在南京保衛戰中,李天霞是頑強抵抗的,沒有擅自撤退,這一點是很不錯的,最終在南京失陷前夕,李天霞跟隨51師剩餘的五千多人一起撤出了南京城,注意是撤退,而不是逃。

  此後李天霞還參加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並被升爲第29軍第40師長,後來因病前往桂林修養,在李天霞養病期間,抗日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第51師。

  1939年3月12日,第74軍長俞濟時和第51師師長王耀武,他們各自給李天霞發了封電報,意思是盼望李天霞迅速回到軍中,指揮抗日作戰,由此可以李天霞在抗戰中是起到了不小作用的。

  當時51師師長王耀武有病,李天霞回到軍中立即接替擔任了第51師師長,上任後他立馬帶着部隊前去攔截日軍的兩個師團,1941年3月,李天霞率部參加了著名的上高會戰。

  此戰李天霞的第51師獲得了“第一號陸海空軍武功狀元”,餘程萬的57師獲得的是第二號武功狀元,由此足見李天霞的抗戰之功,只可惜他不得蔣介石喜歡,1967年在臺病逝,終年60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