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中成藥在治療常見疾病中有獨特的療效,很多人也會選擇在家中備用一些中成藥,以備不時之需,尤其是對付一些常見的小毛病,不僅方便,還能解決問題。但哪些藥可以備用,又能對付哪些疾病,您是否都清楚呢?小編今天就和您一起聊聊家庭常用的內科中成藥,只分享一次的喲!

傾情分享:家庭常用內科中成藥大全!


  • 感 冒 藥

1.銀翹片

【組成】金銀花、連翹、薄荷、荊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葉、蘆根、甘草。

【功用】辛涼解表,清熱解毒。

【適應證】用於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咳嗽口乾,咽喉疼痛。

【使用方法】口服。1 次4~8 片,1 日2 次。

【相似藥物】維C 銀翹片(含西藥馬來酸氯苯那敏、對乙酰氨基酚、維生素C)。

2.雙黃連口服液

【組成】金銀花、黃芩、連翹,輔料爲蔗糖、香精。

【功用】疏風解表,清熱解毒。

【適應證】用於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症見發熱、咳嗽、咽痛。

【使用方法】口服。1 次20 毫升(2 支),1 日3 次。小兒酌減或遵醫囑。

3.小柴胡顆粒

【組成】柴胡、黃芩、姜半夏、黨蔘、生薑、甘草、大棗。輔料爲蔗糖。

【功用】解表散熱,疏肝和胃。

【適應證】用於外感病,邪犯少陽證,症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食慾不振、心煩喜嘔、口苦咽乾。可以有效地治療發熱,對食慾不振、口苦咽乾、噁心、嘔吐等可以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

【使用方法】開水沖服。1 次1~2 袋,1 日3 次。

4.抗病毒口服液

【組成】板藍根、藿香、連翹、蘆根、生地黃、鬱金、石膏、石菖蒲、知母。

【功用】清熱祛溼,涼血解毒。

【適應證】用於風熱感冒,流感。

【使用方法】口服,1 次10 毫升,1 日2~3 次(早飯前和午飯、晚飯後各服1 次)。

【禁忌】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

  • 止 咳 藥

1.橘紅片

【組成】化橘紅、陳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蘇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蔞皮、浙貝母、地黃、麥冬、石膏。

【功用】化痰,止咳。

【適應證】用於咳嗽痰多,痰不易咯出。

【使用方法】口服。1 次6 片,1 日2 次。

2.蛇膽川貝口服液

【組成】蛇膽汁、川貝母。輔料爲:杏仁、薄荷腦、苯甲酸鈉、蔗糖、蜂蜜。

【功用】祛風止咳,除痰散結。

【適應證】用於肺熱咳嗽,痰多,氣喘,胸悶,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

【使用方法】口服。1 次10 毫升,1 日2 次。

3.急支糖漿

【組成】魚腥草、金蕎麥、四季青、麻黃、紫菀、前胡、枳殼、甘草。

【功用】清熱化痰,宣肺止咳。

【適應證】用於外感風熱所致的咳嗽,症見發熱、惡寒、胸膈滿悶、咳嗽咽痛。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見上述症狀者。

【使用方法】口服。成人1 次20~30 毫升,1 日3~4 次;兒童1 歲以內1 次5 毫升,1~3 歲1 次7 毫升,7 歲1 次10 毫升,7 歲以上1 次15 毫升,1 日3~4 次。

【禁忌】孕婦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4.川貝枇杷露

【組成】川貝母、枇杷葉、半夏、桔梗、薄荷腦。

【功用】鎮咳祛痰。

【適應證】用於感冒引起的咳嗽。

【使用方法】口服,1 次10~20 毫升,1 日3 次。

5.通宣理肺丸

【組成】紫蘇葉、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黃、甘草、陳皮、半夏(制)、茯苓、枳殼(炒)、黃芩。輔料爲賦形劑蜂蜜。

【功用】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適應證】用於風寒感冒咳嗽,症見咳痰不暢,發熱惡寒,鼻塞流涕,頭痛無汗,肢體痠痛。

【使用方法】口服,1 次8~10 丸,1 日2~3 次。

【禁忌】孕婦禁用。

  • 祛 暑 藥

1.藿香正氣膠囊(水)

【組成】藿香、紫蘇葉、白芷、厚朴、大腹皮、生半夏、陳皮、蒼朮、茯苓、甘草。

【功用】解表化溼,理氣和中。

【適應證】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溼滯或夏傷暑溼所致的感冒,症見頭痛昏沉、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胃腸型感冒見上述症狀者。

【使用方法】口服。1 次2~4 粒,1 日2 次。水劑1 次5~10 毫升,1 日2 次,用時搖勻。

【注意事項】水劑含乙醇(酒精)40%~50%,服藥後不得駕駛飛機、車、船,不宜從事高空作業、機械作業及操作精密儀器。

2.十滴水

【組成】樟腦、乾薑、大黃、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輔料爲乙醇。

【功用】健胃,祛暑。

【適應證】用於因中暑而引起的頭暈、噁心、腹痛、胃腸等不適。

【使用方法】口服。1 次2~5 毫升,兒童酌減。

【禁忌】孕婦忌服。

3.人丹

【組成】薄荷腦、肉桂、甘草、兒茶、木香、冰片、桔梗、樟腦、小茴香、草豆蔻、丁香羅勒油。

【功用】祛風健胃。

【適應證】用於消化不良,噁心嘔吐,暈船,輕度中暑,酒醉飽滯。

【使用方法】口服或含服。1 次0.1~0.2 克。

【禁忌】嬰幼兒、孕婦禁用。

4.仁丹

【組成】冰片、薄荷腦、陳皮、丁香、豆蔻、兒茶、甘草、廣藿香葉、木香、肉桂、砂仁、檀香、硃砂。

【功用】清暑開竅。

【適應證】本品用於傷暑引起的噁心胸悶,頭昏,暈車,暈船。

【使用方法】含化或用溫開水送服,1 次10~20 粒。

傾情分享:家庭常用內科中成藥大全!

  • 脾 胃 藥

1.保和丸

【組成】山楂(焦)、茯苓、半夏(制)、六神曲(炒)、萊菔子(炒)、陳皮、麥芽(炒)、連翹。

【功用】消食,導滯,和胃。

【適應證】用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不欲飲食。

【使用方法】口服。1 次8 丸,1 日3 次。

【禁忌】孕婦忌服。

2.大山楂丸

【組成】山楂、六神曲(麩炒)、麥芽(炒)。輔料爲蜂蜜。

【功用】開胃消食。

【適應證】用於食積內停所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脹悶。

【使用方法】口服。1 次1~2 丸,1 日1~3 次。小兒酌減。

3.香砂平胃丸

【組成】蒼朮、陳皮、厚朴( 姜制)、木香、砂仁、甘草。

【功用】健脾燥溼。

【適應證】用於胃脘脹痛。

【使用方法】口服,1 次6 克,1 日1~2 次。

4.香砂養胃丸

【組成】白朮、陳皮、茯苓、半夏(制)、香附(醋制)、枳實(炒)、豆蔻(去殼)、厚朴(姜制)、廣藿香、甘草、木香、砂仁。

【功用】溫中和胃。

【適應證】用於胃陽不足,溼阻氣滯所致的胃痛、痞滿,表現爲胃痛隱隱、脘悶不舒、嘔吐酸水、嘈雜不適、不思飲食、四肢倦怠。

【使用方法】口服,1 次9 克,1 日2 次。

【禁忌】孕婦、糖尿病患者禁用。

5.四君子丸

【組成】黨蔘、白朮(炒)、茯苓、炙甘草。

【功用】益氣健脾。

【適應證】用於脾胃氣虛,胃納不佳,食少便溏者。

【使用方法】口服,1 次3~6 克,1 日3 次。

6.香砂六君子丸

【組成】含木香、砂仁、陳皮、制半夏、黨蔘、白朮、茯苓、炙甘草。

【功用】益氣健脾,化痰和胃。

【適應證】脾虛氣滯,消化不良,噯氣食少,脘腹脹滿,大便溏泄。

【使用方法】口服,1 次6~9 克,1 日2 次。

7.理中丸

【組成】黨蔘、白朮(土炒)、炙甘草、炮姜。輔料爲煉蜜。

【功用】溫中散寒,健胃。

【適應證】用於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胸滿腹痛,消化不良。

【使用方法】口服。大蜜丸1 次1 丸,1 日2 次。小兒酌減。

【禁忌】泄瀉時腹部熱、脹、痛者忌服。

8.附子理中丸

【組成】附子(制)、黨蔘、白朮(炒)、乾薑、甘草。輔料爲蜂蜜。

【功用】溫中健脾。

【適應證】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

【使用方法】口服。大蜜丸1 次1 丸,1 日2~3 次。

  • 通 便 藥

1.麻仁潤腸丸

【組成】火麻仁、苦杏仁(炒)、大黃、木香、陳皮、白芍。輔料爲賦形劑蜂蜜。

【功用】潤腸通便。

【適應證】用於腸胃積熱,胸腹脹滿,大便祕結。

【使用方法】口服。1 次1~2 丸,1 日2 次。

【禁忌】孕婦忌服。

2.蓯蓉通便口服液

【組成】肉蓯蓉、何首烏、枳實(麩炒)、蜂蜜。

【功用】潤腸通便。

【適應證】用於老年便祕,產後便祕。

【使用方法】口服。1 次1~2 支(10~20 毫升),1 日1 次,睡前或清晨服用。

  • 安 神 藥

1.棗仁安神顆粒

【組成】酸棗仁(炒)、丹蔘、五味子(醋炙)。輔料爲糊精。

【功用】補心安神。

【適應證】用於失眠,頭暈,健忘。

【使用方法】開水沖服。1 次5 克,臨睡前服。

2.柏子養心丸

【組成】柏子仁、黨蔘、炙黃芪、川芎、當歸、茯苓、制遠志、酸棗仁、肉桂、醋五味子、半夏曲、炙甘草、硃砂。

【功用】補氣,養血,安神。

【適應證】用於心氣虛寒,心悸易驚,失眠多夢,健忘。

【使用方法】口服。1 次6 克,1 日2 次。

3.天王補心丹

【組成】生地黃、五味子、當歸身、天冬、麥冬、柏子仁、酸棗仁、人蔘、玄蔘、丹蔘、白茯苓、遠志、桔梗。

【功用】陰虧血少。

【適應證】症見虛煩心悸、睡眠不安、精神衰疲、夢遺健忘、不耐思慮、大便乾燥、口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數。現代常用於治療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臟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複發性口腔炎、蕁麻疹等有上述症狀者。

【使用方法】口服。1 次9 克,1 日2 次,或遵醫囑。

【禁忌】忌食辛辣腥物,虛寒病人不宜服用。

  • 清 熱 藥

1.黃連上清丸

【組成】黃連、姜制梔子、連翹、蔓荊子(炒)、防風、荊芥穗、白芷、黃芩、菊花、薄荷、大黃(酒炙)、黃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

【功用】清熱通便,散風止痛。

【適應證】用於頭暈目眩,暴發火眼,牙齒疼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耳痛耳鳴,大便祕結,小便短赤。

【使用方法】口服。1 次3~6 克,1 日2 次。

【禁忌】孕婦和脾胃虛寒者禁用。

2.牛黃上清丸

【組成】人工牛黃、薄荷、菊花、荊芥穗、白芷、川芎、梔子、黃連、黃柏、黃芩、大黃、連翹、赤芍、當歸、地黃、桔梗、甘草、石膏、冰片。輔料爲賦形劑蜂蜜。

【功用】清熱瀉火,散風止痛。

【適應證】用於頭痛眩暈,目赤耳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燥結。

【使用方法】口服。1 次4 克,1 日2 次。

3.牛黃清心丸

【組成】人工牛黃、當歸、川芎、甘草、山藥、黃芩、苦杏仁(炒)、大豆黃卷、大棗(去核)、白朮(炒)、茯苓、桔梗、防風、柴胡、阿膠、乾薑、白芍、人蔘、六神曲(炒)、肉桂、麥冬、白蘞、蒲黃(炒)、人工麝香、冰片、水牛角濃縮粉、羚羊角、硃砂、雄黃。輔料爲蜂蜜。

【功用】清心化痰,鎮驚祛風。

【適應證】用於風痰阻竅所致的頭暈目眩、痰涎壅盛、神志混亂、言語不清及驚風抽搐、癲癇。

【使用方法】口服。1 次3~6 克,1 日2 次,小兒酌減。

4.牛黃解毒丸

【組成】人工牛黃、雄黃、石膏、大黃、黃芩、桔梗、冰片、甘草。輔料爲蜂蜜。

【功用】清熱解毒。

【適應證】用於火熱內盛引起的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

【使用方法】口服,1 次3 克,1 日2~3 次。

【禁忌】孕婦禁用。

5.清熱解毒口服液

【組成】石膏、金銀花、玄蔘、地黃、連翹、梔子、甜地丁、黃芩、龍膽、板藍根、知母、麥冬。輔料爲蔗糖、糖精鈉、橘子香精、穀氨酸鈉、苯甲酸鈉。

【功用】清熱解毒。

【適應證】用於熱毒壅盛所致的發熱目赤,煩躁口渴,咽喉腫痛。

【使用方法】口服,1 次10~20 毫升,1 日3 次。

【禁忌】孕婦忌服。

6.六神丸

【組成】本品是由麝香等藥經適宜的加工製成的小水丸。

【功用】清涼解毒,消炎止痛。

【適應證】用於爛喉丹痧,咽喉腫痛,喉風喉癰,單雙乳蛾,小兒熱癤,癰瘍疔瘡,乳癰發背,無名腫毒。

【使用方法】口服。1 日3 次,溫開水吞服。1 歲每服1 粒,2 歲每服2 粒,3 歲每服3~4 粒,4~8 歲每服5~6粒,9~10 歲每服8~9 粒,成年人每服10 粒。另可外敷在皮膚紅腫處,取丸十數粒,用冷開水或米醋少許,盛於湯匙中化散,塗搽四周,每日數次,保持潮潤,直至腫退爲止。如紅腫已出膿或已穿爛,切勿再敷。

【禁忌】孕婦忌服。運動員慎用。

7.二妙丸

【組成】蒼朮(炒)、黃柏(炒)。

【功用】清熱燥溼。

【適應證】用於溼熱下注所致的白帶,陰囊溼癢。

【使用方法】口服。1 次6~9 克,1 日2 次。

8.龍膽瀉肝丸

【組成】龍膽、柴胡、黃芩、梔子、澤瀉、木通、車前子、當歸、地黃、炙甘草。

【功用】清肝膽,利溼熱。

【適應證】用於肝膽溼熱所致的頭暈目赤,耳鳴耳聾,耳腫疼痛,脅痛口苦,尿赤澀痛,溼熱帶下。

【使用方法】口服。1 次3~6 克,1 日2 次。

9.安宮牛黃丸

【組成】牛黃、水牛角濃縮粉、麝香、珍珠、硃砂、雄黃、黃連、黃芩、梔子、鬱金、冰片。

【功用】清熱解毒,鎮驚開竅。

【適應證】用於熱病,邪入心包,高熱驚厥,神昏譫語,中風昏迷及腦炎、腦膜炎、中毒性腦病、腦出血、敗血症見上述症狀者。

【使用方法】口服。1 次1 丸(3g),1 日1 次;小兒3 歲以內1 次1/4 丸,4~6 歲1 次1/2 丸,1 日1 次,或遵醫囑。

傾情分享:家庭常用內科中成藥大全!

  • 補 虛 藥

1.六味地黃丸

【組成】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輔料爲煉蜜。

【功用】滋陰補腎。

【適應證】用於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痠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

【使用方法】口服。水蜜丸1 次6 克,1 日2 次。

2.麥味地黃丸

【組成】熟地黃、山茱萸(制)、山藥、茯苓、牡丹皮、澤瀉、麥冬、五味子。

【功用】滋腎養肺。

【適應證】用於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乾,眩暈耳鳴,腰膝痠軟。

【使用方法】口服。水蜜丸1 次6 克,1 日2 次。

3.桂附地黃丸

【組成】肉桂、附子(制)、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輔料爲蜂蜜。

【功用】溫補腎陽。該品爲黑褐色的大蜜丸或小蜜丸,味甜而帶酸、辛。

【適應證】用於腎陽不足,腰膝酸冷,夜尿頻多。

【使用方法】口服。大蜜丸1 次9 克,1 日2 次。

4.十全大補丸

【組成】黨蔘、白朮(炒)、茯苓、炙甘草、當歸、川芎、白芍(酒炒)、熟地黃、炙黃芪、肉桂。輔料爲蜂蜜。

【功用】溫補氣血。

【適應證】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心悸氣短,頭暈自汗,體倦乏力,四肢不溫,月經量多。

【使用方法】口服。水蜜丸1 次6 克,1 日2~3 次。

【禁忌】孕婦、糖尿病患者禁用。

5.補中益氣丸

【組成】炙黃芪、黨蔘、炙甘草、白朮(炒)、當歸、升麻、柴胡、陳皮。

【功用】補中益氣,昇陽舉陷。

【適應證】用於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的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便溏久瀉、肛門重墜。

【使用方法】口服。1 次9 克,1 日2~3 次。

6.生脈飲

【組成】人蔘、麥冬、五味子。輔料爲蔗糖、防腐劑(苯甲酸鈉)。

【功用】益氣,養陰生津。

【適應證】用於氣陰兩虧,心悸氣短,自汗。

【使用方法】口服,1 次10 毫升,1 日3 次。

7.歸脾丸

【組成】黨蔘、白朮(炒)、黃芪(炙)、茯苓、遠志(制)、酸棗仁(炒)、龍眼肉、當歸、木香、大棗(去核)、甘草(炙)。

【功用】益氣健脾,養血安神。

【適應證】用於心脾兩虛,氣短心悸,失眠多夢,頭昏頭暈,肢倦乏力,食慾不振。

【使用方法】用溫開水或生薑湯送服。水蜜丸1 次6 克,小蜜丸1 次9 克,大蜜丸1 次1 丸,1 日3 次。

8.參苓白朮丸

【組成】人蔘、白朮(麩炒)、茯苓、山藥、薏苡仁、蓮子、白扁豆、砂仁、桔梗、甘草。

【功用】健脾,益氣。

【適應證】用於體倦乏力,食少便溏。

【使用方法】口服。1 次6 克,1 日3 次。

9.複方阿膠漿

【組成】阿膠、人蔘、熟地黃、黨蔘、山楂。

【功用】補氣養血。

【適應證】用於氣血兩虛,頭暈目眩,心悸失眠,食慾不振及貧血。

【使用方法】口服,1 次20 毫升,1 日3 次。

好 書 推 薦


傾情分享:家庭常用內科中成藥大全!

《家庭必備中成藥使用手冊》

本書是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涉及的102中成藥的使用指導。主要面向普通百姓。全書共分四部分,上篇爲總論,主要介紹國家制定基本藥物目錄方面的相關內容以及中成藥、中藥飲片等使用方面的相關知識。中篇按照基本藥物目錄順序,依次介紹每種中成藥的相關知識。下篇是介紹102種基本藥物對常見病的治療。附錄爲按中成藥的漢語拼音和筆畫索引。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教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何清湖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健康教育中醫藥基本內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