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都是足坛有名的记者和评论家。

首先谈一谈董路,他是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体育记者,媒体评论人,足球评论员,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电视主持和记者的岗位,现在董路是PP体育的足球解说员,成立了自己的乐播足球公司,打造了他的自媒体平台,平时也致力于中国青训,现在他又做了一个U8的足球项目「中国足球小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的足球天才,可以说,他正在踏踏实实地为发展中国足球努力,确实是刚毅之人。现在他也很少会发表对一些体育事件的看法或者批判了,因为这些都无益于中国足球的发展。

马德兴是著名的足球记者,以「敢于说话,敢说真话」著称,正是他的这种性格,他也因此丢掉了自己的公职,现在是体坛周报副总编辑。

李承鹏也是著名的记者和评论员,著有《甲A十年》,《中国足球内幕》。但是现在很少看见他对中国足球的言论了。


对这三人,本人多少有点了解,也都接触过。我也说几句。

三个人都是媒体人出身,这是共同点。另外,三个人都是非常热爱足球的,也都希望中国足球好,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彼此的水平和性格,决定了各自表达的方式和分寸。

但是,即使是媒体在移动端兴起前,其实也分平面和广电两个系统。简单一点说,平面就是报纸和杂志,也就是以文字和图片形式报道新闻,广电就是电视和广播,以影像和声音传播新闻。平面媒体里面,主要就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两类。广电系统相对多一点,有出镜记者,有解说员,主持人,有幕后文字编导等等。不同门类专业出身都不同,像平面的文字记者,学的是新闻采访,靠笔杆子吃饭,电视台的解说员其实大多是播音主持专业,靠嘴皮子和颜值吃饭,很多文字的都靠文字编导。所以,广电系统的文字编导其实跟平面的文字记者有点像,也靠笔杆子吃饭。顺便提一个人黄健翔,其实他是个解说员,严格意义上,并不是记者。

马德和大眼都是平面文字记者,两个人基本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体坛周报毕竟曾经牛得一塌糊涂,大眼虽然也在像足球这类专业的体育报纸发稿件,但基本以评论为主,是特约的专栏作家。论文字功底,李承鹏要强过马德,大眼虽然也是一线记者出身,但后来基本以体育评论人的身份闻名了。这些年,大眼又慢慢从体育评论人的角色转变到公知了,另外还出书了,所以,大眼更确确讲应该算是个公知或者作家。马德则基本还算纯粹的体育记者,或者说是知名体育人。

马德和大眼两个人是两类人。马德最让人佩服的地方是敬业,为了一条新闻,比年轻人更拼更执著。据说当年在海埂,球队封闭训练,一般记者都悻悻而归,马德可以上树观看训练,就为了验证一个消息。这种精神跟卓伟的跟拍记者有著一拼。大眼最大的有点是好学而且善于思考。每次出去采访身边都带著书,其他记者在车上打牌,他都是看书。两个人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巨大差异,所以彼此也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其实,大眼在这个圈子里是非常敢说,也很有正义感的人,虽然爆料的东西不见得每次都对,但绝大部分肯定都是有根据的,这点倒是有媒体人的正义感。相比之下,马德情商更高,至少比大眼高,他干好本职工作,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不容易得罪人。

董路现在的角色也可以说是知名体育人。他做过采访,他写过评论,他当过解说,所以他的角色要复杂得多。可以肯定的是,论做采访的敬业,他肯定比不过马德,论文字水平,他肯定比不过大眼,他比马德和大眼强的地方是他的解说。另外,董路也算挺敢说的人,他的尺度肯定比马德大,但还没大眼那么狠。毕竟,大眼已经跳开足球和体育的范畴,在公知的道路上狂奔了,董路终归还是坚守足球和体育。

这些年看过来,个人认为这三个人其实都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媒体人,也都对得起媒体人这三个字。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球队个人甚至地域的好恶,但这三个人基本都恪守了媒体人客观公正的原则。这几年,董路的解说看得多了,网上很多人的谩骂其实在我看来都有点过了,真没看见董路在解说的时候有明显的倾向性,基本都还是很客观的。至少比BTV的那几个人强太多了,不像他们偏向性那么强护犊子那么明目张胆。有些人听著董路的话可能刺耳,个人觉得这是他地域特点的语言习惯。

最后说一句,三个人毕竟都是媒体人,不是专业足球运动员或者教练员出身。所以,再专业也肯定有个度,差错甚至是不专业的地方是难免的。所以,读者和观众比较的时候,别拿他们跟专业远动员出身的解说比(专业运动员也会犯错不专业的错),要拿他们跟全国的足球和体育媒体人比,这个领域,他们三位绝对都是非常专业的,也都是顶尖的。


先说说李大眼吧,成都商报体育部主任出身,文章相当犀利,嬉笑怒骂,调侃打趣无所不能,文章读起来相当过瘾,貌似还揭露过一些足坛打假黑幕,个人比较喜欢他。可惜后来去竞选人大代表,被掌了嘴,然后逐步就淡出了,时不时还要被自干五攻击。一枚人才有些可惜,不应该跨界太宽,扯著蛋了。

至于马德兴,印象最深的就是地中海上空飘逸的那几缕发丝。然后李承鹏还给这货封了一个「上书房行走」的称号,人品之类的可见一斑。客观的说,体坛周报最火的时候,也有他的功劳,但那时候估计人纯粹些,貌似也自省过堕落也是身不由己。

至于董路,网红吧,深谙网路混迹的规则,语不惊人死不休什么的,哗众取宠什么的,都可以放他身上。但现在足坛也没人了,也就他懂些足球,也就这样了吧,反正钱没少挣,骂没少挨。整个足坛不仅踢球的人才凋零,评论员亦是如此。


董路是迎合球迷做的最好的。博客时期,他就是各种不得罪人,观点不犀利,能照顾各方情绪的一名评论人。微博时代以后,他更是顺应时代潮流,与球迷做各种解读和评论,这与其他足球人高高在上,不屑于对一个动作,一个瞬间的解读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赢得球迷的好感。得球迷者得天下,董路做到了。

马德兴就是一名把记者做到极致的人。

最后说李承鹏,李承鹏的犀利观点,能甩开董路十个马德兴。他凭借著自己在足球界的声望,好像还做过湖南卫视超级女生的评委。

当年李承鹏在做足球评论的时候,独领风骚,无人能出其右!

后来大眼李承鹏开始走出足球界,做了一名公「知」,他的观点依然犀利,可这种犀利,负面效应也很大。

然后就不能多说了


董路。

董路的解说水平各有看法,不做评价,时常冒出金句比如45度炸,在网路上非常有人气和喜感。现在从事青训活动,算是彻头彻尾的足球人。

李承鹏。

早年从事体育记者非常犀利,能一眼看中问题,足球评论也有力准确,业务能力很强。转当公知后一度受到膜拜,但是爆出一边怒斥强拆一边给强拆房地产商代言、地震救灾摆拍故意误导网友 等恶劣事件后,形象急转直下,之后偶尔在一些小节目小商演里做做嘉宾评委,淡出了观众视野。

马德兴。

资深足球记者,业务能力一般,评论文章几乎是正确的废话,少有几篇出彩的报道,这是大媒体记者的通病。现在在微博常常靠蹭广州恒大热度来激起网友互骂保持关注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