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爱吃甜食,昨天在日式面包店买到抹茶红豆面包,超开心!

亲爱的N1:

说到欧洲这波热浪,真的是一言难尽。我家白天还好,门窗紧闭吹电扇,不算难熬,但晚上很两难。没风的日子,开电扇鱼先生睡不好(因为我家的电扇蛮强力的,有点大声);不开电扇,我睡不好,注定只有一个人能睡好。跟一些在德国的朋友讲到买电扇的事,大家都有同样的心态:刚开始热的时候,大家觉得熬一下就过去了,不用买。等到热一段时间,觉得真的不能不买时,电扇早已被抢购到缺货。熬了两三周,又想著可能再热一周就结束,还是别买好了……好多内心戏啊~~。

说到德国产检,我真的有好多话要说(抱怨),还是一句老话,大家真的要珍惜台湾的医疗啊!!

首先,德国人向来是东西能用就不替换新的,医疗器材也是。这个诊所有两个诊间,我还记得,第一次去检查时,在A诊间,医生照了超音波,看看是否确定怀孕。她指著萤幕上的小点说有,但无法听有没有心跳,因为机器坏了!之后有时在B诊间照超音波,不过没办法给我们照片,因为列印功能坏了!(医生叫鱼先生自己用手机照ORZ)很神奇吧?这种诊所在台湾早被打入黑名单吧?

在德国,整个孕期公保共支付三次腹部超音波。我们前两次的扣打,都因为当天,或是隔天要做其他检查,医生就说不用照了(因为专门做检查的机构,仪器更好。)不过小鱼儿很不给面子,每次照超音波,不是一直动,就是手遮著脸,或是侧过身,完全不让我们有机会清楚地看到她。(有这么害羞吗??)截至目前为止,我连一张好的超音波照片都没有!

跟荷兰不同的是,这里的产检不会因为其他的检查项目而跳过一次,而是例行的产检照常,自己再跟专门做检查的中心,约做其他的检查项目。产检项目中,羊膜穿刺和妊娠糖尿病检测,让我印象很深刻。

在台湾,羊膜穿刺是大龄妈妈必做的产检项目,我也觉得理所当然。因此,当医生提到德国颈厚度检查要自费时,我们选择不做,因为做羊膜穿刺结果最肯定。当下医生脸色有点怪,但没说什么。后来我们查了很多资料,知道羊膜穿刺有风险,跟医生讨论是否改做非侵入性的基因检测时,才从医生的语气得知,她不是很赞成做羊膜穿刺检查,即便这是公保给付项目之一。而台湾妊娠糖尿病检测,要空腹喝高浓度的糖水,事前爬文,很多妈妈们都说很难下咽,让我有点紧张。不过护士给我的卫教单上,只要求,早餐要在检测前一个小时吃完,不需要空腹8小时。检查时,护士还问我要橘子还是柠檬口味?我问她那个比较好喝,她说比较多人选柠檬,我也就跟著选柠檬。结果,味道不错,喝起来像柠檬汽水,我咕噜咕噜一口气喝完,心中的大石头也才放下。

为什么医生不赞成做羊膜穿刺呢?这跟德国以「自然疗法」为主轴的信念有关。平时如果感冒、发烧这种小病,医生根本不会开药,而是给「假单」,让你在家休息,不用上班,少则3天,多则5天(没错,等于休息9天。)因此,很多人也认为,如果真的生出唐宝宝,也是命中注定,而不去做太多的人工干预。这种信念立意虽好,但衍生出的另一个「你问我答,你不问我也不说」的习惯,让身为新手爸妈的我们很不适应。

起初的几次产检,医生在例行的检查做完之后,会补上,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我们没问题,就是四周后再见。一次、两次这样,我们开始觉得有点怪,因为医生完全没有嘱咐要注意哪些事,或是什么时候要做哪些检查?后来,我们试著上网找资料(鱼先生还会问他在义大利的妇产科医师友),来询问医生,这时医生会详细的回答。我们才学到,这里的潜规则是,「你问我答,你没问我也不多说。」很明显地,我们是外国人+新手爸妈,医生连这样都不会多说,让我觉得好惊讶!这种医生在台湾,生意应该很冷清吧?

幸好,整个的怀孕过程,我没有太多不舒服,所以,抱怨归抱怨,也是一关一关过,现在只等著过一段时间,小鱼儿决定何时和大家见面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