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复杂的手势操作还是有用的···

太复杂了就失去便携和方便的意义了···

触摸屏之所以发展是因为键盘滑鼠太复杂


手势有几个弊端:
  1. 很多手势需要学习!很多手势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比如你拿两指拨动一个物体和拿一个指头拨动物体有差别吗?几乎没有!很多iOS用户至今不知道双击可以缩放地图。但是单手指手势却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因为它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2. 大多数手势是不可见的!按钮能邀请(invite)点击,未显示完成的列表和滚动条能邀请滑动,那什么样的界面,用户看了知道可以双指滑动?甚至三指,四指?

但是一旦手势学会了,效率会有一定提升。而默认手势需要整个交互行业一步步的给用户扫盲。就像20多年前,滑鼠的普及。


由间接的交互方式到直接的交互方式是人机交互的趋势啊,键盘滑鼠到触摸屏就是间接到直接的过程,减少了「人」与「机」之间的媒介,使操作更容易、更直接。 虽然现在手势操作还不完善,触摸屏的移动设备也不普及,但还是很有发展滴。 以后还会有更直接的交互方式(语音、感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一岁婴儿感知:杂志就是坏了的iPad》http://tech2ipo.com/29887/


如果很好的解决了怎么教会用户这些操作,还是看好的。

手势操作对于移动设备的意义,我理解,相当于快捷键对于pc的意义。就是说窗口、菜单、按钮类的提示,应该是优先存在的,对于深度用户,才会使用快捷键或手势操作,因为这些都是需要学习成本的。

如果一个操作只有手势而没有菜单、按钮操作方法,那么对于用户来说使用门槛过高。手势应该是基本操作方式上的增值体验。
不看好,相对来说看好语音输入和交互。 如苹果的SIRI,使输入变得非常简单,直接解放了拇指。发展的空间很大


当一个系列的产品的操作都可以用一种手势来进行,那么用户就会很自然的学习和习惯。

涵义明确,功能简单。 然而单单是为了一个产品去开发一套手势,那么会相当的舍本逐末。
这就跟黑莓键盘所带来的快捷键一样,单个键的招人喜欢,组合键的便捷不喜欢,手势操作的目的应该是便捷、直观,超出了这些感觉就没有了什么意义


感觉太抽象,触摸屏就很不错了。
如果是对于大屏幕的设备,个人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iPad。如果不用手势每一次切换应用都要去下部中间去按那个小按键,实在很麻烦。而用手机4指合拢就可以退出,4指向上推就可以任务切换,4指向左右推就可以在不退出应用的情况下去切换,多方便。但是如果是在小型的设备上,如iPhone等,就显著比较鸡肋了。
今天发现了搜狗的滑鼠操作.很简单的几个.我觉得好用.拿几个操作分别对应最小化.最大化.关闭什么的.windows也有快捷键嘛.所以还是很看好的.
看好,我觉得触摸屏非常方便,我已经很适应这种操作方式了
触屏非常方便,但在光滑的屏幕上操作起来不舒服,如果触屏的部分是软质地的,有弧度的,会好很多。
看好,手势很方便的,还 可以提高按键的使用寿命
其它的不清楚,iPad上的确实方便,虚拟和实体结合地很融洽

触控手势作为一种智能设备的输入方式以后会逐渐被更新与更人性的交互方式取代吧!比如声控、思维控制等。


很看好,手势交互,现在MIT和很多厂家都开始研究三维的手势操作了。手势操作的优势一目了然。以后肯定是手势、语音等等结合在一起的。
不看好。多累啊,你看聋哑人沟通的时候比划起来,还不如语音呢
手指太累!才用几个月触屏手机,就已经非常怀念我的Palm Centro,时不时拿出来把玩一下。
不看好,人本能都是追求简单傻瓜式的操作,点点戳戳拖动一下还好,复杂的大部分人都不会专门想学,例子就是最简单的windows系统,有多少的组合快捷键能被日常应用的。开发复杂多样的操作技巧反而是鸡肋
不看好。一个好的产品,不应该让用户去学习怎么操作。简单的几个操作是好的,要是追求多样的操作的话,没这个必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