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松:肝斑(黄褐斑)临床治疗验案

陆女,44岁,工人,1988年7月27日初诊。

近数月面部色素沉着,发展较快,请马继松老师诊之。细询其经量多且挟小块,经期腹痛颇甚,大便干,尿频急,淋沥涩痛,色深黄混浊,舌淡紫红,苔薄黄,脉细滑重按无力。平素嗜食辛辣甘肥,形瘦神旺,夜卧欠宁,乃阴虚又为湿热化火伤络致瘀,拟养阴清热,凉血化瘀:

生地、生首乌、生白芍、银花藤各20克

野菊花、鸡冠花、炒茜草、丹参各15克

焦栀、丹皮、紫葳花各10克

柴胡、熟军、生草各6克。

6帖。

复诊:色素沉着略淡,二便较畅,但身起红色痒疹,下肢尤多,此乃血热外泄也。去丹参、山栀、生草,加赤芍、紫草、白蒺藜各15克。6帖。

三诊:适值经至,量可块减。红疹渐退,痒亦大止,但胃纳欠佳,便溏泄,舌脉如前,上方去大黄、茜、紫草、紫葳花、易木贼草、僵蚕各10克,香附15克,苡米50克。6帖。

四诊:色素沉着渐退,面部已有华彩,要求效方迭进,以白芷10克易野菊花。6帖。

五诊:色将近正常,因南下打工,要求作成药。四诊方加薄荷10克,10帖共末,取夏枯草、益母草、白茅根各100克,煎浓汁泛丸每次10克,三餐饭后及卧前各服1次。国庆返芜见色素沉着已淡,不在意已觉察不出矣。

黄褐斑俗称肝斑,是颜面部位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中医对此认识极早,自《素问·至真要大论》首次提出“面尘”病名后,历代医家又相继提出许多病名,传今最多的为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的“黧黑斑”。

对本病的辨治,当代最著名的皮肤科专家、武汉市中医院徐宜厚主任医师提出应从肝(胆)脾(胃)、肾(膀胱)三经论治的学说,将该病分为肝郁血滞不华、脾虚痰湿凝聚、肾亏本色外露三型去辨治,收效颇佳。

马师根据治疗数十例此病的体会,认为此病多发于女性,且不少患者伴有经血紫黯或挟血块的症状,故指出从活血疏肝入手每可成功。他翻阅部分资料发现野菊花、鸡冠花、紫葳花有较好养颜美容之效,所憾野菊花过苦,紫葳花酸寒,脾胃不健或虚寒体质者不宜。陆女显系血热且纳可,故连续投之,故尔获效较佳。

另白僵蚕、白蒺藜、白芍、白芷均为清医赵学敏《串雅外编》所载金国宫女洗面要方八白散中的药物,当然亦有益于美容。但马师仍强调治此病应以辨证论治为要,不可凭一方一法而望侥幸成功。

(方六文整理)

· 本文摘自《闻过喜医辑》马继松、彭绍荣、刘燕玲等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