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最近发展挺迅速的,高考录取分也逐年升高,考研报考人数很多,但是组建也才二十多年,实力在国内到底怎样水平?


用发展的动态的实事求是的眼光看待即可。

上海大学在上海之外的录取线年年攀升,在上海也是稳中有升。十多年前一些上海优质生源冲击复交失败,又不想离开上海的怀抱报了上大,装个逼头一抬不屑的说「个么上大,阿拉用来保底的」,看在是十几年前志愿填报不合理,容易出现复交冲击失败后直接滑档到上大的事实上,也就算啦。最倒胃口的是现在平行志愿年代,滑档早已成为历史,少数明明刚过上大录取线的上海考生,甚至很多分数都不够上大录取线的考不上的上海一般生源,吃不到葡萄还扯著嗓子嚷葡萄酸。我在校的时候知道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上海人面对上海大学学生无知的秀优越事情——但二工大之所以只能叫二工大不能扶正,是他们不知道上海工业大学就是上海大学的前身之一。我自己也遇到过一个专科的女生蜜汁自信,各种瞧不上上海大学,相当多的上海考生考试没赢过,装逼口嗨没输过。挠头,不要不相信上海人,毕竟一线魔都。但也不要真的相信上海人,魔都也有压根不接受外界信息还要拉著你恨不得茹毛饮血的原始人,他们的信息可能就固定在原始时代的,开口就是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前、我爸爸妈妈、我爷爷奶奶……如何如何,你用2019年的问题请他们穿越过来回答真是为难这群优秀的古人了。

当然,这个提问下还是有不少上海考生的回答在强调自己高考翻车啦、高考失误啦、发挥不正常啦之类的才来到上大,上大真是躺著也要为这群18岁的小资产阶级担负高考低分的责任。哪个学校没有把责任推出去的小朋友呢?清北以下的华五从来不缺考败来x的同学。这分分钟让我想起那张「我们农村人就是这个样子的」图片,套用辜先生的话讲,上海人眼中的乡下人是有形的,相当一部分上海人心中的自卑内卷化倾轧是无形的。这部分人永远不会接受自己失败者的一面,并且会极力推脱出去,即使他们刚过线,即使他们只能考上普通本科或专科,即使可能大学都没考上,也要高昂著头颅仿佛上大录取他是对其的侮辱。人这辈子,总归要学会一堂课——接受你自己真正的实力,失败者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在过去的那个时刻找回场子,口嗨而已,给自己留点面子吧。你要真厉害,上大是有插班生考试的,复旦交大等著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会哭哭啼啼的小赤佬驰骋不了上海滩。

吐槽有时间,正经就懒惰-_-||首先给后来人提供一点微小的经验,大二分流选专业慎选生物化学环境材料和机械土木,简称生化环材土机,问就是天坑专业,尤其是本人毕业的万金油机械专业,在校待遇差,工作后换行是大概率事件。


上大老学长来答,大家都在说学校含金量,而我想说说上大的情怀。多图多视频预警。上个月刚刚故地重游,感慨良多。

话不多说,先放一个我还没做完的视频。

(原谅我,时间真的不够用)

上海大学校园

上海大学是一个氛围非常年轻的大学,学校白天是开放式的,周边的居民都会来上海大学游玩散步,非常像一个大公园。

上大的地标是上大的图书馆,是上海大学原来校长钱伟长老先生亲自设计的。这是很多游客一定会合影的地方,也是上大学子梦开始的地方。

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上海大学的图书馆都非常美。

上大图书馆夜景

J楼是个神奇的楼。上大的教学楼是按照ABCDEFG这样排下来的,而J就代表著阶梯教室。

但J的魅力不在于阶梯教室。

提起上大,让我魂牵梦萦的是J楼天台的情怀。

D楼楼顶天台爱情

天台是无数故事的起点和终点,如果你想知道上大的故事,去了J楼的天台,你就打开了一本尘封的书。

通过这个神奇的地方,不同时代的上大学子得以穿过时间的隔阂,一起分享属于自己的故事。

J楼顶的涂鸦文化已经持续了十多年,甚至更久。上图最显眼的黄色涂鸦的位置,就是曾经我的作品的位置。

学生与学校互相博弈,每隔两三年,学校就会把天台粉刷一次,

刷的掉这些印记,刷不掉上大学子的情怀。

那些匿名的故事

在某个夏日的晚上,登上J楼天台,在手机微弱的光线照耀下,读一读那些陌生人熟悉的故事。

这才是学生时代的浪漫吧。

回到学校,坐在后排看著奋笔疾书的同学们,恍惚之中又像听到了老师在点名,旁边的同学在抢插线板,亦或是一个漂亮的女生温柔的问:同学,旁边有人吗?

上海大学西门,是学生的天堂。

两百多家饭馆,各地小吃可以让你吃一年不重样,吃喝玩乐样样全。

老上大学子可能会有点感伤,曾经的「黑暗料理街」已经不再黑暗,而变成了沿河景观带。

原视频找不到了,只能发一个链接了。

https://cc.adnonstop.com/index.php?r=ThreadNew/Showart_id=15687105pn=interphoto?

cc.adnonstop.com

上大有非常多的流浪猫,也有好多好心人,会买猫粮来喂它们,

甚至上大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期末考前来喂猫,「拜猫神」。

这里就是我与曾经养过的「大白」第一次邂逅的地方,

当时它已经浑身湿透,虚弱万分。幸好我及时带它去打针,救回一命。

养了半年后,后来被一个高中老师收养,长大后像狮子一样威风凛凛。

上大最著名的景点,莫过于「泮池观鱼」。

钱老亲自命名,也是游人必去的地方之一

此次重游,也拍了几张照片,作为纪念。

每年春夏,有很多人专门驱车前往,来泮池边的草地野餐,晒太阳,放风筝。

我则是抱著我那廉价的吉他,在树林的一角,弹两手我喜欢的情歌。

这个校园,到处都充斥著我的回忆。每一条小巷,每一个教学楼,都让我感受不到时间的流动。

当年做上大散打社团社长的时候,天天带著大家到处训练。直到今天,那些一切的一切,就像是昨天刚刚发生过一样。

散打社团英豪合影

那个年代手机像素太渣,也看出谁是谁,就不用打码了,哈哈。

照片里的朋友,也早已成为各行各业的翘楚人才,让我这师父无比欣慰啊。

如今,我还能将西门门口ATM的提示音倒背如流:

欢迎光临XX银行,警方提示,进门请上锁,请注意插卡口是否有异常情况。。。。(避嫌用XX代替)

插入银行卡,看著卡上生活费的余额,有时暗喜,有时沮丧。 最兴奋的时候,应该就是当特等奖学金打到账户里的那一天吧。

我们四个爹,偷偷在寝室养猫闺女。猫闺女喝茶水,吃我们泡面的香肠。被宿管发现以后我们东躲西藏。最后没办法,连骑自行车200公里,将猫送到另一个城市的朋友家。

回来以后腿酸到上不了楼梯,但我们从不抱怨。

一年一度的学院晚会,作为学生会文艺部当家的,我们把拖延症晚期的刘大导演「绑架」到DJ楼顶,逼著他写剧本。(刘大导演现在真的是导演了)

那些欢笑,那些回忆。填满了我20岁的青春。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

上海大学,是我的母校,是我梦开始的地方。一个学校、一座城,都将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你,让你成为那个不同于别人的人。

面临选择的同学们哟,欢迎你们来到上大,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好多私信我的朋友(?°3°?)对上大感兴趣的同学动动可爱的小手点个赞~谢谢了。


强答一波。倒不是因为本人是上大校友,而是家住上大隔壁、邻居是上大老师、每年校招会录取很多上大学生。

其他知友提到了上大的专业水平、国内排名等等。本人并不是特别了解。也有知友提到了上大获取资源的能力。这一点必须强调,由于上大为上海市属大学,而上海市政府真的是超级有钱,所以上大获取资源的能力甚至比上海市很多985高校要强太多,毕竟教育部要养活的高校太多。

言归正传,由于从事房企校招工作,我就从地产行业就业情况来分享下上大土木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由于国内至少60%以上的标杆房企总部都是在上海,且长三角都是房企业务的战略重心、深耕之地,所以上海每年能够消化掉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背景的学生。可能很多人一想到土木工程第一反应是同济大学,不错,绝对是地产行业人才输出的扛把子。但是一所同济大学根本无法满足众多房企的胃口。那么谁排第二呢?可能有些人想到的上海交大。但是交大土木工程更加侧重的是基建类的,如港口、机场、火车站等,且培养数量偏向精英化,在上海市场反而并没有形成气候。反而是上海大学才是更大的赢家

本人从事校招工作,几乎每年的管培生除了同济,排名第二的生源地就是上大。并且有心者可以关注一下上大每年秋季房企的宣讲会。几乎排名前五十的房企,至少一半都会去上大做宣讲会。可以看出上大的学生在房企巨大的需求面前也是香饽饽。地产行业可是国内收入最高的三大行业之一,由此可见上大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的就业前景。

PS:其实上海大学,最值钱的部分不是作为大学的部分,而是作为上海的大学。上海本身赋予了她国际化的视野、开放包容的环境、光鲜亮丽的外表以及毕业生良好的就业前景。


6月24日更新:我们得知今年的吉林省高考情况后,建议理科610分以下就不要报考上大了。我打听了一下我的母校天津大学在吉林省招生分数线,理科建议638以上报考天大。这样看来,分数线不差多少嘛(当然也是我没有深入的经验,想当然了,因为差一分就差不少名呢。理科638对应省排名1520名以内,而理科610对应省排名3900名以内)。复旦在吉林省建议不低于688分报考,好像对应省前100名以内(网上一分一段表目前只能查到679对应108名以内)。我的母校东北师大附中710分2人,690-700分9人,680分以上24人。

今天在吉林市招生,东北师大在我们隔壁。他们建议的分数是理科591以上报考东北师大。


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呼唤我们的精英教师、稀有教师、传说教师们来参与解答)回答一下。

上海大学在本地录取政策和外地录取政策极为不同,毕竟上海市录取率(注,不是单纯一本,是指整个高招)超过100%。即录不满。复旦交大因为有自主招生政策,实际上,按理论来说,只要过一本线,就有可能进这两所(实际还是有难度,但分数确实会比每年放出来的分数线低许多,参考回帖里的解答)。所以上大在本地招生不占优势。但是在外地分数线都较高,比如我做吉林省招生的,吉林省2018年分数线理科超一本线75分,文科超一本线53分,属于吉大分数线段位。

上大三学期制,春节前后有期中考试,有督导队,在宿舍、教室查学生上课的出勤,教授100%给本科生上课。让本科生深切体会生不如死(划掉)勤学苦练,我感觉还是很好的。

上大国际化做的很好,每年开设国际化小学期课程(可惜总在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期间开课,大二大三学生难以选择),还频繁邀请外国大佬来做报告,上周(2019年6月上旬)还请来了诺奖得主Kosterlitz跟学生深入交流。这对有意出国的学生十分有利,便于本科阶段就面对面跟专业相关大佬套瓷。

其他的问题我也不熟悉了,希望以自己的浅见给大家提供一个新视角,供大家对上大产生更为全面的印象吧!

上述个人浅见,有错误欢迎走过路过的版友指出!


作为一个18届江西考生,呆了一年了,也来说说我的想法吧。

总的来说,我认为来上大绝对不亏啊。虽然上大还没有qs16那么强,上大人一般自己也不好意思吹这个,自身实力咱还是清楚的。但是上大的好处依然十分多。

三学期制度,很多人说学的不深,但是大学里自学为主吧,三学期的紧迫感培养学习习惯很好,学校的学习氛围很浓。平常放假比较乱比较散,淡季旅游很方便,就是暑假短了点。主校区宝山校区,地铁,沃尔玛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一应俱全,生活很舒服。

大类招生这个东西其他学校也有,但是只有来了上大才知道什么是大类,这个类是真的大啊。理工大类,人文大类,经管大类三大类,大类学生大一都是在社区学院,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大类分流大二再去专业学院的,分流是平行志愿,分流成绩是40%高考成绩,50%大一成绩,10%综合测评,这样可以让你高考压线进也不用担心去啥不喜欢的专业,只要你大一努力,即使压线进,也能选择绝大部分专业,但是如果你不努力的话,高考压线可以让你被专业选,所以这个分流成绩设置实际上是给了低分数学生重新做人的机会,同时也打破了专业名额分省给的限制,我个人觉得还是很不错的。

上大的专业哪些比较好哪些比较差我不太清楚,毕竟我还有几天才到专业学院,不过目前看来,上大的专业,十分顶尖的不多,只有一个自定的双一流,不过大部分专业都中规中矩,不差,数学,机械,材料,力学,计算机这样的第四轮学科评估B类专业都还可以,据说数学啥的要冲击A-,我觉得希望很大。经管人文类我不太了解,不过社会学据说比较好,经管类的毕竟在上海,地理优势加成,也还不错的。

体会了一年的社区学院,课外培养还算可以,社团很多,优质社团不少,大一接触到一些学院的课外培养项目也挺多的,虽然比较麻烦但是还比较有意思。

住宿方面,上大宝山校区还不错吧,四人间,不过新世纪要改五人间了(宝山校区一直不够住,机自学院大三大四经常在延长住,比较麻烦),啥时候改不知道,19届新生应该是住不到,不过我到看样板房,真的不错,就是五人间可能一下不适应。新世纪是有热水的,大二分流大部分可能去另外两块住宿区,大部分洗澡间没热水,冬天得去浴室或者用洗澡神器,这一点我一开始也很烦。但是学长学姐都说问题不大,这个不应该是决定选学校的主要因素,综合讲上海大学的居住环境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我们被称为宝山第一人民公园。

校园绿化很好,树多,有一个池塘,很多锦鲤,学校还有一大堆鸽子,一两只孔雀,猫猫也很多,非常舒适。不过学校的建筑emmmm,除了最近几年扩建的东区,原来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清一色的白色,是有点不太好看 这也是我经常吐槽的地方。但是整体环境很好。

总得来说,上海大学还是很值得报考的。学校内部大部分学生都有一股向上的劲,大家对学校对自己的未来都是充满希望的,我觉得这一点在选学校是真的很重要。去年我报志愿,就是因为上大的前景很好,才毫不犹豫的来了上大,和一堆积极向上的同学在一起,你自己也会变成一个积极向上的人。而且来上大之后,自己都会飘起来,某些看起来分数线比我们高的211 985,上大人实际上都有点点觉得不如上大了 ,大家都对未来发展很看好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